一种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8843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预定尺寸建立曲塔模型、预制相应部件;步骤二、浇筑曲塔支撑底;步骤三、在曲塔支撑底上布设多个竖向支撑杆;步骤四、在多个竖向支撑杆上端制作倒锥形塔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通过在竖向支撑杆的上方环形阵列支撑横杆组成倒锥形支撑面,在锥形支撑面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多个同心圆环,在竖向支撑杆的上方环形阵列至少一层横木,在倒锥形安装面上铺设封顶板材,提高了封顶板材拼接的严密性,制作成结构稳定的倒锥形塔顶,此外,倒锥形塔顶的中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绑扎在封顶板材上,进一步加强了倒锥形塔顶的稳定性。顶的稳定性。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曲
,具体为一种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制曲是酱油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直接关系到酱油品质的优劣和出品率的高低。制曲的目的是给米曲创造最佳条件,使其大量生长繁殖,并分泌和积累大量的酶类,而酱油制曲所需的大量的米曲霉通常是种曲提供的,因此,种曲制造是酱油制曲的前提。
[0003]为了扩大生产的规模,现有的制曲环境通常由多个制曲塔组成,制曲塔大部分为柱状塔,内径大,高度高,内部配套安装有相应的制曲设备,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制作,封顶结构则采用钢管拼接组合,再在钢管上搭设封顶板材的方式来制作,上述制作方式容易导致板材之间的接缝不严密,影响制曲塔的密封性。此外,由于板材和钢管的接触面积较小,板材的稳定性也不够,影响整个塔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预定尺寸建立曲塔模型、预制相应部件;步骤二、浇筑曲塔支撑底;步骤三、在曲塔支撑底上布设多个竖向支撑杆;步骤四、在多个竖向支撑杆上端制作倒锥形塔顶。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还包括步骤(11):绘制塔底、塔身、塔顶的图纸;步骤(12):根据步骤(1)中塔底、塔身、塔顶的尺寸制作曲塔的BIM模型。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包括步骤(21):在建设场地处划定曲塔支撑底范围,标注好曲塔支撑底高度;步骤(22):按照步骤(21)划定的范围和标注的高度进行浇筑。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还包括步骤(31):利用全站仪弹出塔身的中心线和塔顶的边线;步骤(32):根据步骤一建立的曲塔模型在曲塔支撑底上布设竖向支撑杆。
[00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竖向支撑杆按照环形阵列的方式,阵列成多个尺寸从小到大的同心圆环,且所述竖向支撑杆的高度从内到外依次增大。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还包括步骤(41):在竖向支撑杆的上方环形阵列支撑横杆,多个支撑横杆组成倒锥形支撑面,且各个支撑横杆和位于其下方的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步骤(42):在锥形支撑面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多个同心圆环,各个同心圆环和支撑横杆以及竖向支撑杆连接;步骤(43):在竖向支撑杆的上方环形阵列至少一层横木,相邻横木之间相互穿插,共同组成一个倒锥形安装面;步骤(44):在倒锥形安装面上铺设封顶板材,制作成倒锥形塔顶。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同心圆环和横木之间设置有支撑木方,所述支撑木方的上下两端分别和同心圆环和横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倒锥形塔顶中部设有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高度和塔顶高度相同,钢筋的高度高于倒锥形塔顶高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钢筋向外延伸,并和倒锥形塔顶边缘固定连接,进而将封顶板材压紧固定。
[0015]进一步地,所述钢筋和封顶板材之间设有支撑木方,所述支撑木方和钢筋、封顶板材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通过在竖向支撑杆的上方环形阵列支撑横杆组成倒锥形支撑面,在锥形支撑面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多个同心圆环,在竖向支撑杆的上方环形阵列至少一层横木,在倒锥形安装面上铺设封顶板材,提高了封顶板材拼接的严密性,制作成结构稳定的倒锥形塔顶,此外,倒锥形塔顶的中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绑扎在封顶板材上,进一步加强了倒锥形塔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的流程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倒锥形塔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2

支撑横杆,3

同心圆环,4

横木,5

封顶板材,,6

钢筋混凝土柱,7

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请参考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一种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预定尺寸建立曲塔模型、预制相应部件;步骤二、浇筑曲塔支撑底;步骤三、在曲塔支撑底上布设多个竖向支撑杆;步骤四、在多个竖向支撑杆上端制作倒锥形塔顶。
[0023]步骤一还包括步骤(11):绘制塔底、塔身、塔顶的图纸;步骤(12):根据步骤(1)中塔底、塔身、塔顶的尺寸制作曲塔的BIM模型。具体而言,在步骤(11)中,首先根据曲塔的尺寸分别绘制曲塔底部尺寸图、筒体内表面展开图、以及筒体顶盖尺寸图,在步骤(12)中,按照绘制好的尺寸建立BIM模型,在模型中进行放样,绘制曲塔模型。
[0024]步骤二包括步骤(21):在建设场地处划定曲塔支撑底范围,标注好曲塔支撑底高度;步骤(22):按照步骤(21)划定的范围和标注的高度进行浇筑。具体而言,在步骤(22)中,首先对地基表面的杂物进行清除,并对地基进行湿润。接着将浇筑范围划分成多个浇筑区域,同时进行浇筑,一次性浇筑完毕。最后对浇筑层进行振捣、找平、压平。
[0025]步骤三还包括步骤(31):利用全站仪弹出塔身的中心线和塔顶的边线;步骤(32):根据步骤一建立的曲塔模型在曲塔支撑底上布设竖向支撑杆。具体而言,步骤(31)中利用全站仪进行投中放线,弹出制曲塔筒仓的中心线以及倒锥结构的边线,并在中心线及边线上用红色三角形油漆进行标记示意。步骤(32)中根据图纸上支撑立杆的排版方式,现场根据定位放线点及排版尺寸,进行支撑立杆搭设,确保支撑立杆布置满足要求。立杆从曲塔支撑底范围中心处按照同心圆环3的方式依次布设,且高度从内到外依次增大。
[0026]步骤四还包括步骤(41):在竖向支撑杆的上方环形阵列支撑横杆2,多个支撑横杆2组成倒锥形支撑面,且各个支撑横杆2和位于其下方的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步骤(42):在锥形支撑面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多个同心圆环3,各个同心圆环3和支撑横杆2以及竖向支撑杆连接;步骤(43):在竖向支撑杆的上方环形阵列至少一层横木4,相邻横木4之间相互穿插,共同组成一个倒锥形安装面;步骤(44):在倒锥形安装面上铺设封顶板材5,制作成倒锥形塔顶。
[0027]具体而言,在步骤(41)中,支撑横杆2的其中一端朝向曲塔支撑底的中心,另一端向曲塔支撑底外边缘延伸,支撑横杆2的的长度和倒锥形塔顶的斜线长度一致,且排布角度和倒锥形塔顶的斜线一致。相邻支撑横杆2之间具有间隙。在步骤(42)中,多个同心圆环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圆环,也可以采用圆弧绑扎的形式制作。多个同心圆环3分别和支撑横杆2、竖向支撑杆绑扎连接。在步骤(4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根据预定尺寸建立曲塔模型、预制相应部件;步骤二、浇筑曲塔支撑底;步骤三、在曲塔支撑底上布设多个竖向支撑杆;步骤四、在多个竖向支撑杆上端制作倒锥形塔顶;步骤五、向倒锥形塔顶浇筑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还包括步骤(11):绘制塔底、塔身、塔顶的图纸;步骤(12):根据步骤(1)中塔底、塔身、塔顶的尺寸制作曲塔的BIM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步骤(21):在建设场地处划定曲塔支撑底范围,标注好曲塔支撑底高度;步骤(22):按照步骤(21)划定的范围和标注的高度进行浇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步骤(31):利用全站仪弹出塔身的中心线和塔顶的边线;步骤(32):根据步骤一建立的曲塔模型在曲塔支撑底上布设竖向支撑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曲塔倒锥形结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竖向支撑杆按照环形阵列的方式,阵列成多个尺寸从小到大的同心圆环,且所述竖向支撑杆的高度从内到外依次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陈仁忠钟迪辉陈祥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雅建建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