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879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成形方法,包括分别建立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所述第一模型为壳体模型,第二模型为双通道点阵芯体模型;第一模型包括外壳、冷流体通道出入口、热流体通道出入口和分流隔板;对第一模型进行适应性处理;将第二模型与适应性处理后的第一模型组合为双通道点阵换热器三维模型;将双通道点阵换热器三维模型进行剖分,得到剖分文件;采用剖分文件进行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得到带有基板的双通道点阵换热器;将双通道点阵换热器与基板分离后,得到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成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增材制造
,涉及一种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液氧煤油发动机推进剂储箱增压的重要部件。传统换热一般为铣槽结构,通常采用机械加工+钎焊工艺制备方法,制备流程长,质量可靠性差,且换热效率低。
[0003]基于参数化函数建模的极小曲面点阵结构,建模过程简单、数据量小、曲面过渡平滑,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节点等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此外还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体积比,孔隙连通性好,散热性能优良,是一种理想的换热结构,满足了航天发动机大型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下,高效、轻质的换热需求,但目前传统工艺无法实现极小曲面点阵结构的制造。
[0004]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技术的不断发展突破了制件对零件形状的影响,可不受构件的复杂程度和材料难加工性能的影响,直接制备出形状复杂、尺寸精度高、组织致密、性能稳定的金属构件,可以实现极小曲面点阵结构换热器的整体成形。
[0005]然而,极小曲面点阵结构由三维曲面点阵单胞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建立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所述第一模型为壳体模型,第二模型为双通道点阵芯体模型;第一模型包括外壳、冷流体通道出入口、热流体通道出入口和分流隔板;对第一模型进行适应性处理;将第二模型与适应性处理后的第一模型组合为双通道点阵换热器三维模型;将双通道点阵换热器三维模型进行剖分,得到剖分文件;采用剖分文件进行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得到带有基板的双通道点阵换热器;将双通道点阵换热器与基板分离后,得到双通道点阵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模型进行适应性处理的方法包括:调整第一模型的所有外形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呈45
°
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模型进行适应性处理的方法包括:当外壳、冷流体通道出入口和热流体通道出入口的外形面均为对称回转曲面时,外壳、冷流体通道出入口和热流体通道出入口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呈45
°
以上,以实现双通道点阵换热器自支撑成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双通道点阵换热器三维模型进行剖分的方法包括:将双通道点阵换热器三维模型中,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所对应的部分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剖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点阵换热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型所对应的部分所用工艺参数包括:线间距为0.10mm,光斑直径为70~90μm,铺粉层厚为0.04,相位角67
°
;上表皮:激光功率为100~150W,扫描速度为500~700mm/s;下表皮:激光功率为150~200W,扫描速度为2300~2500mm/s;其他部分:激光功率为290~300W,扫描速度为950~970mm/s;第二模型所对应的部分所用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为230~250W,扫描速度为990~1010mm/s,线间距为0.10mm,光斑直径为50~70μm,铺粉层厚为0.04,相位角67
°
;第二模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欢庆王丁雯彭东剑白静蔡佳欣曹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