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52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旨在解决当前难以一次性完成对锂云母浮选,导致锂云母浮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罐体和管道,罐体内部呈上下结构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通过罐体一侧管道连通,罐体底部设有第一残渣出口管道,罐体位于第一残渣出口管道四周设有若干支撑滑轮,罐体顶部设有盖体,盖体上设有传动机构,盖体位于传动机构一侧设有进料口,罐体下端一侧设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罐体内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对锂云母浮选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体化操作,避免了锂云母浮选过程中重复操作,难以一次性完成对锂云母浮选的问题,使锂云母浮选效率提高的优点。高的优点。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


[0001]本技术涉及锂云母
,尤其涉及一种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

技术介绍

[0002]宜春钽铌矿对于尾矿中的锂云母采用浮选的方法进行回收,浮选药剂为椰油伯胺,该方法得到的锂云母精矿产品中Li2O含量一般为3.5%左右,后续利用锂云母精矿进行碳酸锂提取要求锂云母精矿Li2O含量达到4.5~5.0%。因为锂云母精矿Li2O含量越高,高温消化过程处理锂云母精矿所需的化学药剂耗量将越小,这样将减小碳酸锂生产企业的药剂综合处理负荷和环境排放压力,降低碳酸锂生产企业碳酸锂生产成本。
[0003]现有的技术中锂云母浮选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锂云母进行一次粗选、二次精选的浮选过程,然而在对锂云母一次粗选、二次精选的过程中需要重复操作,难以一次性完成对锂云母浮选,导致锂云母浮选效率低,因此如何提出一次性完成对锂云母浮选的原料混合罐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以解决当前难以一次性完成对锂云母浮选,导致锂云母浮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包括罐体和U型管道,所述罐体内部呈上下结构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通过罐体一侧U型管道连通,所述罐体底部设有第一残渣出口管道,所述罐体位于第一残渣出口管道四周设有若干支撑滑轮,所述罐体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盖体位于传动机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下端一侧设有出料管。
[0006]优选地,所述U型管道进口端设于上腔体上端,所述U型管道出口端设于下腔体下端,所述U型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出料管位于U型管道另一侧设于下腔体上端。
[0007]优选地,所述上腔体底部设有第二残渣出口管道,所述第二残渣出口管道进口端连接上腔体底部,出口端延伸至罐体外,所述第一残渣出口管道设于下腔体底部,所述第二残渣出口管道与第一残渣出口管道呈左右位置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接于盖体顶部,所述电机一侧设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电机底部输出端固设有轴杆,所述轴杆内部为空心状,所述轴杆与电机底部连接处设有空腔组件,所述空腔组件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机出口端连通,所述轴杆延伸段设有两组搅拌柱。
[0009]优选地,所述空腔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外壳通过轴承固定于轴杆顶部,所述轴杆位于外壳内部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外壳位于进气孔水平位置连接有进气管。
[0010]优选地,两组所述搅拌柱分别位于上腔体和下腔体内部,所述搅拌柱上呈等间距
排列有出氧孔,所述搅拌柱上的出氧孔与轴杆内部所述空心连通,所述下腔体内部位于搅拌柱上方轴杆上固接有逆流阀。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通过在罐体内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对锂云母浮选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体化操作,从上腔体进行第一步粗选,浮选的锂云母然后从U型管道导入下腔体进行二次精选,避免了锂云母浮选过程中重复操作,难以一次性完成对锂云母浮选的问题,使锂云母浮选效率提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有空腔组件,包括外壳、轴承、进气孔相互配合,空气压缩机把空气通过进气管流进空腔组件内,从进气孔流进轴杆内部空心,然后再从搅拌柱上的出氧孔流出,使电机驱动轴杆运行的同时带动空气进入罐体内,使氧气从出氧孔排出时转动使锂云母因为阳离子轴杆捕收剂氧化更好的漂浮在顶面上,浮选效率提高。
[0014]3.本技术通过在下腔体内部位于搅拌柱上方轴杆上固接有逆流阀,放置已经经过一侧浮选的锂云母从下腔体通过轴杆内部空心逆流进上腔体内,提高锂云母浮选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泡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传动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空腔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罐体;2、第一残渣出口管道;3、支撑滑轮;4、盖体;5、传动机构;6、上腔体;7、下腔体;8、出料管;9、U型管道;10、阀门;11、第二残渣出口管道;
[0020] 501、电机;502、轴杆;503、空腔组件;504、进气管;505、搅拌柱;506、出氧孔;507、空气压缩机;508、逆流阀;
[0021] 5031、外壳; 5032、轴承; 5033、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一种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参见图1至图4,包括罐体1和U型管道,罐体1内部呈上下结构设有上腔体6和下腔体7,上腔体6和下腔体7通过罐体1一侧U型管道连通,罐体1底部设有第一残渣出口管道2,罐体1位于第一残渣出口管道2四周设有若干支撑滑轮3,罐体1顶部设有盖体4,盖体4上设有传动机构5,盖体4位于传动机构5一侧设有进料口,罐体1下端一侧设有出料管8。
[0024]具体的,U型管道9进口端设于上腔体6上端,U型管道9出口端设于下腔体7下端,U型管道9上设有阀门10,出料管8位于U型管道9另一侧设于下腔体7上端,在锂云母上腔体6进行第一步粗选,浮选的锂云母然后从U型管道9导入下腔体7进行二次精选,避免了锂云母浮选过程中重复操作。
[0025]进一步的,上腔体6底部设有第二残渣出口管道11,第二残渣出口管道11进口端连接上腔体6底部,出口端延伸至罐体1外,第一残渣出口管道2设于下腔体7底部,第二残渣出
口管道11与第一残渣出口管道2呈左右位置设置,通过设置第二残渣出口管道11与第一残渣出口管道2方便排出废料。
[0026]再进一步的,传动机构5包括电机501,电机501固接于盖体4顶部,电机501一侧设有空气压缩机507,电机501底部输出端固设有轴杆502,轴杆502内部为空心状,轴杆502与电机501底部连接处设有空腔组件503,空腔组件503上设有进气管504,进气管504与空气压缩机507出口端连通,轴杆502延伸段设有两组搅拌柱505,通过设有传动机构5,电机501运行带动轴杆502上两组搅拌柱505通过转动,避免了锂云母浮选过程中重复操作,难以一次性完成对锂云母浮选的问题,使锂云母浮选效率提高。
[0027]值得说明的是,空腔组件503包括外壳5031,外壳5031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轴承 5032,外壳5031通过轴承 5032固定于轴杆502顶部,轴杆502位于外壳5031内部设有若干进气孔 5033,外壳5031位于进气孔 5033水平位置连接有进气管504,通过设有空腔组件503,包括外壳5031、轴承 5032、进气孔 5033相互配合,空气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U型管道(9),所述罐体(1)内部呈上下结构设有上腔体(6)和下腔体(7),所述上腔体(6)和下腔体(7)通过罐体(1)一侧U型管道(9)连通,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第一残渣出口管道(2),所述罐体(1)位于第一残渣出口管道(2)四周设有若干支撑滑轮(3),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盖体(4),所述盖体(4)上设有传动机构(5),所述盖体(4)位于传动机构(5)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1)下端一侧设有出料管(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道(9)进口端设于上腔体(6)上端,所述U型管道(9)出口端设于下腔体(7)下端,所述U型管道(9)上设有阀门(10),所述出料管(8)位于U型管道(9)另一侧设于下腔体(7)上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6)底部设有第二残渣出口管道(11),所述第二残渣出口管道(11)进口端连接上腔体(6)底部,出口端延伸至罐体(1)外,所述第一残渣出口管道(2)设于下腔体(7)底部,所述第二残渣出口管道(11)与第一残渣出口管道(2)呈左右位置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云母浮选用原料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成柳钟奕平欧阳伟黄庆华梁冬平林世纪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市永煌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