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48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两面均固定连接有耐温层,所述基层包括底胶层,所述底胶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层,所述底胶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带层,所述连带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网状纤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基层内的网状纤维线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从任意一处被撕开拉动时,通过网状纤维线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受到拉力进行分散,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泡棉牵引作用变小,便于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更加顺畅地撕开,避免了撕离动作过大带动泡棉脱离出现皱褶,使得泡棉更好地与显示模组贴合。使得泡棉更好地与显示模组贴合。使得泡棉更好地与显示模组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


[0001]本技术涉及离型膜
,具体为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

技术介绍

[0002]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黏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离型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泛应用于电子胶粘剂、印刷线路板、手机等领域,其独特的低表面张力使其自身不易附着其他材料,例如,市面上大多数的平板的屏幕都是液晶屏幕,其液晶屏幕均以显示模组为主,在显示模组上设置有起到缓冲作用的泡棉,该泡棉一般带有离型膜。
[0003]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7736894U的“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包括PET基材层和成型在所述PET基材层两侧的聚乙烯PE层,所述聚乙烯PE层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起的网格状纹理结构,将所述双面网纹离型膜与泡棉的胶层贴合会卷绕后,会在泡棉的胶层上形成凹陷,泡棉在粘贴过程中容易能有效地将残留的空气完全排除,使泡棉完美得贴平,所以本技术能避免泡棉气泡现象的发生,提高产品使用稳定性。
[0004]现有技术中,离型膜与泡棉贴合较为紧密,导致离型膜在撕离过程中,部分离型膜与泡棉粘黏较大,拉力不均从而使离型膜黏合较紧部分带动泡棉脱离出现皱褶,进而导致泡棉无法与显示模组完美地贴合,从而影响产品的显示,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离型膜与泡棉贴合较为紧密,导致离型膜在撕离过程中,部分离型膜与泡棉粘黏较大,拉力不均从而使离型膜黏合较紧部分带动泡棉脱离出现皱褶,进而导致泡棉无法与显示模组完美地贴合,从而影响产品的显示,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两面均固定连接有耐温层,所述基层包括底胶层,所述底胶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层,所述底胶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带层,所述连带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网状纤维线。
[0007]优选的,所述耐温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粘黏块,所述粘黏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粘黏胶层。
[0008]优选的,所述粘黏胶层的外壁中心设置有收缩槽。
[0009]优选的,所述粘黏块的一侧设置有网纹槽。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中,通过利用基层内的网状纤维线使得本技术在从任意一处被撕开拉动时,通过网状纤维线使本技术受到拉力进行分散,使得本技术对泡棉牵引作用变小,便于使用者对本技术进行更加顺畅地撕开,避免了撕离动作过大带动泡棉脱离出现皱褶,使得泡棉更好地与显示模组贴合。
[0012]2、本技术中,通过粘黏块和网纹槽的设置,使得本技术通过多组粘黏块与泡棉表面之间进行多点接触连接,从而使得后续在进行撕离时,避免本技术与泡棉之间产生过大拉扯力,造成泡棉与粘黏面脱离复粘造成气泡产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的基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的粘黏块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耐温层;2、基层;21、连带层;22、底胶层;23、网状纤维线;24、防静电层;3、粘黏块;31、粘黏胶层;4、收缩槽;5、网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照图1

3所示: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包括基层2,基层2的两面均固定连接有耐温层1,通过耐温层1的设置,降低了本技术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基层2包括底胶层22,底胶层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层24,防静电层24为树脂和抗静电剂的复合物,树脂可以是热塑性树脂,也可以是热固性树脂,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抗静电剂,这样构成的防静电层防静电效果好,同时抗静电效果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基本无变化,底胶层2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带层21,连带层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网状纤维线23,耐温层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粘黏块3,粘黏块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粘黏胶层31,粘黏胶层31的外壁中心设置有收缩槽4,粘黏块3的一侧设置有网纹槽5。
[0020]其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利用基层2内的网状纤维线23使得本技术在从任意一处被撕开拉动时,通过网状纤维线23使本技术受到拉力进行分散,使得本技术对泡棉牵引作用变小,便于使用者对本技术进行更加顺畅地撕开,避免了撕离动作过大带动泡棉脱离出现皱褶,使得泡棉更好地与显示模组贴合,通过粘黏块3和网纹槽5的设置,使得本技术通过多组粘黏块3与泡棉表面之间进行多点接触连接,从而使得后续在进行撕离时,避免本技术与泡棉之间产生过大拉扯力,造成泡棉与粘黏面脱离复粘造成气泡。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利用粘黏块3表面的粘黏胶层31使本技术与泡棉之间进行粘黏,使得本技术通过多组粘黏块3与泡棉表面之间进行多点接触连接,从而使得后续在进行撕离时,避免本技术与泡棉之间产生过大拉扯力,造成泡棉与粘黏面脱离复粘造成气泡,通过利用基层2内的网状纤维线23使得本技术在从任意一处被撕开拉动时,通过网状纤维线23使本技术受到拉力进行分散,使揭离处周围受到网状纤维线23的带动下进行预先受力脱离,随着撕离动作的持续,使得本技术对泡棉牵引作用变小,便于使用者对本技术进行更加顺畅地撕开,避免了撕离动
作过大带动泡棉脱离出现皱褶,使得泡棉更好地与显示模组贴合。
[002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网纹离型膜,包括基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2)的两面均固定连接有耐温层(1),所述基层(2)包括底胶层(22),所述底胶层(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层(24),所述底胶层(2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带层(21),所述连带层(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网状纤维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网纹离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传刚孙世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佳和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