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36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引流灌肠装置,包括收集袋、灌肠管、挤压件和推注器,收集袋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接口,第一接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肛门置入部,收集袋的顶部设置有肛周贴合部,收集袋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接口,排料会通过肛门置入部直接流进收集袋中统一收集,通过肛周贴合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紧密贴合有效的防止排料溅出收集袋将床单污染,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异味污染治疗室内部的空气,从而减少院内感染风险,由于排料是通过肛门置入部流入收集袋中,排料排出时不会接触到患者肛周皮肤,因此能够防止排料刺激肛周皮肤而浸渍发红、破溃、疼痛、红疹等,避免反复擦洗导致的皮肤破。的皮肤破。的皮肤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灌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灌肠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0003]危重患者易发生腹泻且次数多,大便多呈黏稠糊状及稀水样并含有较多细菌,且临床ICU中常存在高频次灌肠,极大的增加了患者不适,增加粪便与肛周接触次数,极易刺激肛周皮肤,引起浸渍发红、破溃、疼痛、红疹等,加上反复机械擦洗,极易导致皮肤破溃。
[0004]公告号CN 217286632 U公开了一种灌肠引流装置,包括Y型三通管,三通管的各端通过引流管分别连接有灌肠装置、冲洗装置、收集装置,引流管上均设有管夹,所述灌肠装置包括灌肠管,灌肠管的近端部设有气囊,气囊控制球通过细管连接到气囊,并设于灌肠管中部,所述的冲洗装置包括冲洗袋、冲洗管、以及冲洗管上设有的管夹,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瓶体以及连接头。该装置的收集装置设置在引流管的下端,通过引流管进行收集极易从引流管周边溢出。不仅污染床单,而且更换时易造成异味在空气中弥散,增加院内感染风险。本技术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引流灌肠装置,能够避免排料从引流管周边溢出。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引流灌肠装置,包括收集袋、灌肠管、挤压件和推注器,所述收集袋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肛门置入部,所述收集袋的顶部设置有肛周贴合部,所述收集袋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灌肠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的内部,所述灌肠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挤压件连接所述推注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灌肠管的内部设置有防逆流阀。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与推注器间设置有渗液回流收集件。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排料会通过肛门置入部直接流进收集袋中统一收集,通过肛周贴合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紧密贴合有效的防止排料溅出收集袋将床单污染,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异味污染治疗室内部的空气,从而减少院内感染风险,由于排料是通过肛门置入部流入收集袋中,排料排出时不会接触到患者肛周皮肤,因此能够防止排料刺激肛周皮肤而浸渍发红、破溃、疼痛、红疹等,避免反复擦洗导致的皮肤破溃。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主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收集袋;2、灌肠管;3、挤压件;4、渗液回流收集件;5、推注器;6、第一接口;7、绑带;8、肛门置入部;9、肛周贴合部;10、第二接口;11、排气孔;12、防逆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2所示,一种引流灌肠装置,包括收集袋1、灌肠管2、挤压件3和推注器5,收集袋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接口6,第一接口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肛门置入部8,收集袋1的顶部设置有肛周贴合部9,收集袋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接口10,灌肠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接口10的内部,灌肠管2的另一端通过挤压件3连接推注器5。
[0019]一实施例中,收集袋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7,绑带7可以将收集袋1和肛门置入部8固定在患者身上。
[0020]较佳的,挤压件3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11,排气孔11主要用于将灌肠液中间存有的气体排出,以及患者体内进行排气时使用。
[0021]一实施例中,灌肠管2的内部设置有防逆流阀12,防逆流阀12用于防止排料回流至灌肠管2造成污染。
[0022]较佳的,挤压件3与推注器5间设置有渗液回流收集件4,渗液回流收集件4用于回收倒流的灌肠液。
[0023]使用时,将灌肠液抽入推注器5中,随后使患者呈现灌肠姿势,由医护人员将肛门置入部8送入患者肛门内部,收集袋1上的肛周贴合部9按压贴在患者肛门周围,使收集袋1开口处和患者皮肤密封,防止排料漏出污染床单传出异味,随后将收集袋1两侧的绑带7绑在患者身上,将收集袋1和肛门置入部8固定在患者身上,可先放少量液体通过灌肠管2和肛门置入部8进入患者体内,祛除体内的气体,体内的气体通过灌肠管2和挤压件3上的排气孔11排出,随后将推注器5的一头插入挤压件3的一端,使用推注器5将灌肠液推入灌肠管2中,通过灌肠管2和挤压件3将灌肠液慢慢推入患者体内进行灌洗,随后关闭防逆流阀12,防止收集袋1中的排料流入灌肠管2中造成污染,灌洗出的排料将会通过肛门置入部8流进收集袋1中统一收集,通过肛周贴合部9和肛门周围皮肤的紧密贴合有效的防止排料溅出收集袋1将床单污染,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异味污染治疗室内部的空气,从而减少院内感染风险,并且,由于排料是通过肛门置入部8流入收集袋1中,排料在排出时,不会接触到患者肛周皮肤,因此能够防止排料刺激肛周皮肤而浸渍发红、破溃、疼痛、红疹等,避免反复擦洗导致的皮肤破溃。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灌肠装置,包括收集袋(1)、灌肠管(2)、挤压件(3)和推注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接口(6),所述第一接口(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肛门置入部(8),所述收集袋(1)的顶部设置有肛周贴合部(9),所述收集袋(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接口(10),所述灌肠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10)的内部,所述灌肠管(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挤压件(3)连接所述推注器(5)。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雪婷苏洁陈露陈晨张月李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