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药器和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33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溶药器和手柄及净化气源输出系统,所述溶药器包括:套管,软胶活塞,以及硬胶填充锥;所述套管顶端连接有凸出的中空接头,所述套管底端两次连接有两片对称的固定翼,所述固定翼下表面凸起两条对称的圆弧形定位检测条;所述软胶活塞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软胶活塞外表面有凸起的三条密封环,所述软胶活塞为空心且低端有四条导气槽与之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溶药器和手柄及净化气源输出系统,在套管的内部设置软胶活塞和硬胶填充锥配合手柄及净化气源输出系统便于代替现有的手动操作的方式,可以在医院的住院部医护人员手动进行药物的配制时,降低药物污染,减少手部酸胀,能够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时的便捷性。的便捷性。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药器和手柄


[0001]本技术涉及溶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药器和手柄。

技术介绍

[0002]溶药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主要利用溶药器连接针头抽取或者注入药液和药粉混合。
[0003]现有的溶药器在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拉动溶药器的拉杆对药物进行抽取和注入,但是对于医院的住院部中,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配制大量的注射药物对患者进行使用,在工作中会因为工作人员的手部和空气会对药物造成二次污染,以及长时间的手动推拉溶药器拉杆会导致手部出现酸胀的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溶药器和手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提供了申请号为:202220492382.4,名称为《一种净化气源输出系统》的技术专利,以及申请号为202220492133.5,名称为《一种过滤型配药手柄》的技术专利;其提供了包括:动力气源气泵,气体储存罐,气源过滤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可拆卸安装溶药器的过滤型配药手柄。
[0006]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部分问题,例如:溶药器与过滤型配药手柄不够牢固和稳定;在工作中溶药器套管内软胶活塞向前移动时,会出现侧向反转导致配药失败,药液排出不完整,或者收缩时软胶活塞与套管顶端出现粘连情况,在配药时因为采用空气动力推拉软胶活塞更迅捷,导致软胶活塞不能完全清理套管内壁药物残留等诸多问题。
[0007]鉴于以上诸多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摸索实践最终得到本技术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溶药器,包括
[0009]套管,所述套管为中空,所述套管的顶端连接有中空接头,且所述的中空接头与所述套管的中空连通;
[0010]软胶活塞,所述软胶活塞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
[0011]硬胶填充锥,所述硬胶填充锥安装于所述软胶活塞的底部,所述套管底端两侧有对应展开的固定翼,所述固定翼的数量为两片,两片所述固定翼对称连接于所述套管的底端,所述固定翼下表面分别有凸起的圆弧形定位检测条,两个所述凸起的圆弧形定位检测条对称连接于两片所述固定翼的表面,所述软胶活塞前端为锥形,与所述套管前端形成小角度轻微偏差,且所述套管顶端角度大于所述软胶活塞前端锥形角度,所述软胶活塞为中空,且中间空心部分前后不贯通;所述软胶活塞后端有四条对称凹陷的导气槽,且与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软胶活塞外壁有三条凸起的密封环,与所述套管内壁贴合,所述硬胶填充锥前端锥头角度小于所述软胶活塞的前端角度;所述硬胶填充锥安装在所述软胶活塞的内部,且所述硬胶填充锥安装在所述软胶活塞内部时硬胶填充锥顶端与所述软胶活塞内空顶端形成缓冲间隙。
[0012]一种手柄,所述溶药器安装于所述手柄前端,所述手柄末端与净化气源输出系统相连接,所述手柄经过净化气源输出系统推动所述溶药器内部的软胶活塞前后移动工作。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溶药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溶药器,在配药时,通过套管与软胶活塞的角度偏差避免粘连,通过软胶活塞与硬胶填充锥形成的缓冲间隙能将套管内药液完全排出,因软胶活塞设置有三条密封环能够很好的让其在套管内平稳移动,且能够很好的清理套管内壁的残留。在套管的内部设置软胶活塞和硬胶填充锥配合,让其在一个密闭的空间进行配药作业,使得在配药时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溶药器和手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的溶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所示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

1为图3所示的后视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所示的软胶活塞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

1为图4所示的软胶活塞侧视示意图;
[0022]图4

2为图4所示的软胶活塞横切面图;
[0023]图5为图2所示的硬胶填充锥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
[0025]1、溶药器,2、套管;
[0026]201、中空接头,202、计量刻度线,203、固定翼,204、定位检测条,
[0027]3、软胶活塞,
[0028]301、导气槽,302、密封环,303、软胶活塞心;
[0029]4、硬胶填充锥,
[0030]401、锥头,402、十字连接杆,403、推板;
[0031]5、手柄,501、按钮;
[0032]6、净化气源输出系统,7、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0034]第一实施例
[0035]以下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3

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溶药器和手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一种溶药器1,包括:
[0037]套管2,所述套管2的顶端连接有中空接头201;且所述的中空接头201与所述套管2的中空连通;
[0038]所述套管2外壁上印有计量刻度线202,计量刻度线202便于使用时显示药量的多
少;
[0039]所述套管2底端有两片对称展开的固定翼203;所述固定翼203便于使用在手柄5安装时起到固定作用;
[0040]所述固定翼203的底面有分别凸起的圆弧型定位检测条204,所述定位检测条2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检测条204对称连接于两片固定翼203的表面;所述定位检测条204的使用便于在手柄5安装时起到定位检测的作用。
[0041]软胶活塞3,所述软胶活塞3设置于套管2的内部,且两者紧密贴合;在外力的作用下软胶活塞3可以在套管2内前后移动;
[0042]硬胶填充锥4,所述硬胶填充锥4安装于于所述软胶活塞3的底部,且安装后两者不在分离。
[0043]所述溶药器1安装于手柄5的前端,且可以拆卸更换;
[0044]所述手柄5中端侧面设置有操作按钮501;所述手柄5后端通过连接软管7与净化气源输出系统6相连接,所述操作按钮501可以控制净化气源输出系统6内部的电气元件对手柄5进行充气和抽气。
[004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溶药器1和手柄5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6]当所有部件连接好后便可开始配药,按下按钮501中的前进按钮,净化气源输出系统6内的净化空气经过连接软管7和手柄5,进入溶药器1底部,推动内部软胶活塞3向前移动,排除溶药器1内的空气或者药液。按下按钮501中的收缩按钮,净化气源输出系统6通过连接软管7和手柄5把溶药器1底部的空气抽出,使软胶活塞3向后移动,然后溶药器1抽取药液或者空气;再按下前进按钮,便可以排出溶药器1内的药液进行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为中空,所述套管的顶端连接有中空接头,且所述的中空接头与所述套管的中空连通;软胶活塞,所述软胶活塞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硬胶填充锥,所述硬胶填充锥安装于所述软胶活塞的底部,所述套管底端两侧有对应展开的固定翼,所述固定翼的数量为两片,两片所述固定翼对称连接于所述套管的底端,所述固定翼下表面分别有凸起的圆弧形定位检测条,两个所述凸起的圆弧形定位检测条对称连接于两片所述固定翼的表面,所述软胶活塞前端为锥形,与所述套管前端形成小角度轻微偏差,且所述套管顶端角度大于所述软胶活塞前端锥形角度,所述软胶活塞为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罗旭张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汇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