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组件、单体电池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79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单体电池和电子设备,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上开设有极柱安装孔;极柱,极柱包括极柱本体以及连接部;极柱本体穿设于极柱安装孔,相对于盖板本体的第一侧露出盖板本体;极柱本体与连接部连接,连接部设置于盖板本体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相对侧;延伸部,用于连接电极组件所引出的极耳;延伸部与连接部在盖板本体的延伸方向上搭接配合以形成搭接区域;在搭接区域中,延伸部和/或连接部沿厚度方向设置有薄弱区,延伸方向与厚度方向相互垂直。延伸部与连接部通过搭接使得在厚度方向上重叠,从而降低极柱和延伸部整体的高度,减少极柱和延伸部占用电芯的空间,有更大的空间布置电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量密度。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板组件、单体电池和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单体电池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基本上都是由极柱将电流从壳体内部导到壳体外部,大多数的导流形式都是通过极耳与连接片进行超声焊接,然后连接片和顶盖的极柱进行激光焊接,最后通过极柱导出到电芯壳体外部。
[0003]现有技术中,极柱的底板受限于工艺因素面积不能做大,极柱和极耳的焊接需要通过连接片转接,极耳在与连接片焊接过程中由于高频振动极易产生金属异物,影响电芯的安全性能,且容易造成极耳破损,影响电芯的良率,而且连接片与极柱进行激光焊接时,由于激光焊接受限于光纤的直径和功率,激光焊印的面积相对较小,过流的实际面积较小,造成电芯在大电流下发热严重;另外,由于极柱、连接片和极耳的连接结构的不合理,导致连接结构占用较大空间,电芯的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电芯空间利用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单体电池和电子设备。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开设有极柱安装孔;极柱,所述极柱包括极柱本体以及连接部;所述极柱本体穿设于所述极柱安装孔,相对于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一侧露出所述盖板本体;所述极柱本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对侧;延伸部,用于连接电极组件所引出的极耳;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延伸方向上搭接配合以形成搭接区域;在所述搭接区域中,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连接部沿厚度方向设置有薄弱区,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相互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或所述连接部包括铆接件,所述铆接件位于所述搭接区域处,所述延伸部和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铆接件铆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件包括铆接本体和铆接部,所述铆接本体固定在所述连接部或所述延伸部上,所述铆接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延伸部在所述搭接区域分别具有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搭接区域还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搭接件相对应,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一搭接件形成所述连接部的薄弱区;和/或,所述延伸部在所述搭接区域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二搭接件相对应,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佩佩陆天奇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鄂尔多斯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