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60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包括配制箱和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箱包括混合箱、设置在混合箱顶部上表面的注药机构、注水机构和透气孔、设置在混合箱正面两侧的背负机构、设置在混合箱一侧底端的控制面板,设置在混合箱另一侧的出药口、安装在混合箱内部底端的动力机构、设置在混合箱内部的溶液液位传感器;所述注药器包括连接出药口的输药管、链接输药管末端的注药机构、连接注药机构中部的助力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灌巢,具有便于携带、可以辅助配置药剂、控制配制浓度、调控喷洒速度、降低喷药孔堵塞几率、在保证快速实现巢灌的同时又能节约药剂、防治效果好、见效快的优点。见效快的优点。见效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喷洒
具体为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

技术介绍

[0002]红火蚁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属于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火蚁属。红火蚁于2000年左右入侵我国,现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危害极其严重。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红火蚁具有明显的种群竞争优势且繁殖力高,传播途径多,扩散速度快,对人有很强的攻击性,人被其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斑、红肿、痛痒、变粗畸形,或发高烧、疼痛、休克,严重者会死亡;此外,红火蚁还对农作物、林木,其它动物以及农村或城市的公共设施造成严重危害。
[0003]红火蚁防治的历史证明,红火蚁的根除和防治相当困难,目前红火蚁的主要防治方法仍是化学药物防治,且目前防治中使用的防治装置基本分为粉状药剂防治装置和液态药剂防治装置,而现有粉状防治装置和液态药剂防治装置大多采用在红火蚁巢周围喷洒防治药粉或药剂,只能对蚁巢表面的红火蚁进行杀灭,对蚁巢内部的红火蚁除治并不彻底,需要反复多次进行除蚁,造成大量药物浪费,同时浪费工作人员大量劳动力;而采用药液灌巢法不仅可以对蚁巢表面的红火蚁造成杀伤,同时对蚁巢内部的红火蚁以及蚁后造成杀伤;但在使用药液灌巢法处理单个蚁巢时;需要先将药剂按照其商品使用说明配制成规定浓度的药液,在施药时,要以活蚁巢为中心,先在蚁巢外围近距离淋施药液,形成一个药液带,再将药液直接浇在蚁丘上或挖开蚁巢顶部后迅速将药液灌入蚁巢,使药液完全浸湿蚁巢土壤并渗透到蚁巢底部,根据蚁巢大小确定药液用量,保证充分湿润全部蚁巢;目前,没有专门用于灌巢的装置,工作人员都是通过水桶向蚁巢中倒入药液来实现灌巢,但这种操作费工费力,并且在灌巢过程中由于蚁巢内通路较小,一次性用水桶直接倾倒大量药液难以直接进入蚁巢内部而向四周流失,造成药剂浪费、同时防治过程中需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在配制药剂过程中,通常靠配制人员“感觉”来把控药剂量与注入水量,没有精确的配制计量,导致配制药剂浓度超标或未达标,造成药剂浪费或灭杀效果差强人意。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具有便于携带、可以辅助配置药剂、准确控制配制浓度、可以调控喷洒速度、降低注射管上喷药孔堵塞的几率、在保证快速实现巢灌的同时又能够稳定将药剂快速注入蚁巢内部、节约药剂、防治效果好、见效快的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包括配制箱和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箱包括混合箱、设置在混合箱顶部上表面的投药机构、注水机构和透气孔、设置在混合箱正面两侧的背负带、设置在混合箱一侧底端的控制面板,设置在混合箱另一侧的出药口、固定安装在混合箱内部底端
的动力机构、设置在混合箱内部的溶液液位传感器;所述注药器包括可拆卸连接出药口的输药管、可拆卸链接输药管末端的注药机构、固定连接注药机构中部的助力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投药机构包括液态仓和投入口、设置在液态仓内部的原液液位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液态仓底端与混合箱联通的药物电磁阀、设置在投入口顶部的密封盖。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注水口、设置在注水口中部的进水流量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注水口底端与混合箱联通的进水电磁阀。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内部设置有过滤芯、底部设置有密封电磁阀。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混合箱底端的放置仓、固定安装在放置仓内部的搅拌电机和抽液泵、固定连接搅拌电机输出端且位于混合箱内部的搅拌杆、固定连接混合箱底端与抽液泵进口的进液管、固定连接抽液泵出口与出药口的连接管、设置在连接管中部的出液流量传感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内部设置有计时器、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旋钮、显示屏、警报器;所述原液液位传感器、药物电磁阀、进水流量传感器、进水电磁阀、密封电磁阀、搅拌电机、抽液泵、出液流量传感器和溶液液位传感器均电性连接至控制面板。
[0012]进一步的,注药机构包括螺纹连接输药管末端的插管、铰链接插管上端的释放握把、均匀分布在插管下端的喷洒孔、设置在插管下端内壁的带孔密封条、固定连接带孔密封条上端与释放握把下端的连接丝、固定连接带孔密封条与插管底端内壁的复位弹簧。
[0013]进一步的,助力杆外壁设置有防滑垫。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投药机构、注水机构和溶液液位传感器,可以实现精确控制药剂原液的注入量、稀释液水的注入量,达到控制配置药剂浓度,同时实现对配置总药剂量进行监控;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可以对注入混合箱内部的药剂原液和稀释液水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对药剂输出提供动力,还可以监测输出药剂的用量,避免造成药液的浪费;通过设置在混合箱正面两侧的背负带,可以使工作人员在使用时,通过两个背负带将装置背在背上,方便工作人员的携带;通过设置助力杆,便于使用者使力,将插管置入红火蚁巢穴内部;通过设置释放握把、连接丝、带孔密封条、复位弹簧,可以实现在将插管置入红火蚁巢穴内部过程中,分布在插管下端的喷洒孔内部由带孔密封条进行密封,避免在插管置入红火蚁巢穴内部过程中土壤进入插管内部导致喷洒孔堵塞;在插管进入后通过手动握紧握把在连接丝作用下使带孔密封条上升,将带孔密封条的孔对准插管的喷洒孔,实现药剂释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轴侧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正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侧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俯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沿图4中A

A线剖面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注药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配制箱;11、混合箱;12、投药机构;121、液态仓;122、投入口;123、原液液位传感器;124、药物电磁阀;125、密封盖;13、注水机构;131、注水口;132、进水流量传感器;133、进水电磁阀;14、透气孔;141、过滤芯;142、密封电磁阀;15、背负带;16、控制面板;17、出药口;18、动力机构;181、放置仓;182、搅拌电机;183、抽液泵;184、搅拌杆;185、进液管;186、连接管;187、出液流量传感器;19、溶液液位传感器;2、注药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包括配制箱(1)和注药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箱(1)包括混合箱(11)、设置在混合箱(11)顶部上表面的投药机构(12)、注水机构(13)和透气孔(14)、设置在混合箱(11)正面两侧的背负带(15)、设置在混合箱(11)一侧底端的控制面板(16),设置在混合箱(11)另一侧的出药口(17)、固定安装在混合箱(11)内部底端的动力机构(18)、设置在混合箱(11)内部的溶液液位传感器(19);所述注药器(2)包括可拆卸连接出药口(17)的输药管(21)、可拆卸链接输药管(21)末端的注药机构(22)、固定连接注药机构(22)中部的助力杆(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药机构(12)包括液态仓(121)和投入口(122)、设置在液态仓(121)内部的原液液位传感器(123)、固定安装在液态仓(121)底端与混合箱(11)联通的药物电磁阀(124)、设置在投入口(122)顶部的密封盖(1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机构(13)包括注水口(131)、设置在注水口(131)中部的进水流量传感器(132)、固定安装在注水口(131)底端与混合箱(11)联通的进水电磁阀(1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4)内部设置有过滤芯(141)、底部设置有密封电磁阀(1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火蚁巢内药剂注射喷施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赵雪晴谌爱东尹艳琼李向永陈福寿张红梅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