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33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护膜贴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包括吸气腔、吹气腔、吸盘外壳、吸盘板、负压表和滑台气缸,吸盘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吹气孔和吸气凸柱,吸气凸柱上设有吸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设置有吸气和吹气两个气路,使得吸取机构在吸取防护膜和放下防护膜时,避免了吸气和吹气过程互相影响的情况;且第一吹气孔的位置高于吸气孔的位置,使得吸取机构在吸取防护膜,吸气孔可以和防护膜贴紧,避免出现吸取防护膜不牢固的情况;吸取机构在放下防护膜时,第一吹气孔和防护膜有一定的距离,避免了吹气时因第一吹气孔与防护膜太近而产生负压的情况。近而产生负压的情况。近而产生负压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膜贴膜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产品在制造完成后通常是在电子产品的高光面粘贴防护膜,对电子产品高光面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以防止灰尘附着在电子产品的高光面上,还可以避免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在电子产品的高光面上粘上指纹或造成划痕。
[0003]由于防护膜比较薄并且带有背胶,粘贴防护膜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人工贴合的效率比较低,因而电子产品防护膜贴膜设备常被用于电子产品防护膜的粘贴。
[0004]现有电子产品防护膜贴膜设备设有防护膜吸取机构,现有防护膜吸取机构上设有吸气孔,当吸取机构吸取防护膜到达指定位置后,利用吸气孔直接吹气将防护膜放下,但因现有防护膜吸取机构上的吸气孔较小,防护膜又薄又软,吹气时会出现吹气孔对应的位置因气流原因被吹离吹气孔,但吹气孔的周围会因此产生负压,从而贴在吸取机构上,导致防护膜会出现放不下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包括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滑台,所述缸体上固定连接有基板,所述滑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机构,所述吸盘机构包括卡接连接的吸盘外壳和吸盘板,所述吸盘外壳的一面与所述滑台气缸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吸盘板的外周面卡接连接,所述吸盘外壳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吸盘外壳靠近所述吸盘板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吹气室,所述第一凹槽内位于所述第一凸棱外的部分形成第一吸气室,所述吸盘板靠近所述吸盘外壳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二凸棱,所述第二凸棱的内部均设有第二吹气室,所述第二凹槽内位于所述第二凸棱外的部分形成第二吸气室,所述第一凸棱与所述第二凸棱的数量和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一凸棱与所述第二凸棱相抵紧,所述第一吹气室和所述第二吹气室形成吹气腔,所述第一吸气室和所述第二吸气室形成吸气腔;
[0008]连通所述吸气腔的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吸气腔的一端均连接有吸气接口,连通所述吹气腔的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吹气腔的一端均连接有吹气接口;
[0009]所述吸盘板远离所述吸盘外壳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一吹气孔和多个吸气凸柱,所述第一吹气孔均贯穿所述吸盘板,所述第一吹气孔均与所述吹气腔相连通,所述吸气凸柱内均设有贯穿所述吸气凸柱和所述吸盘板的吸气孔,所述吸气孔均与所述吸气腔相连通,所
述吸气孔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吹气孔的位置。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吸盘外壳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吸盘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螺纹孔均设有一通气螺栓,所述吸盘外壳和所述吸盘板通过所述通气螺栓固定连接。
[00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通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伸入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通气螺栓的底面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或与所述吸盘板的底面齐平,所述通气螺栓上设有第二吹气孔,所述吸气孔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吹气孔的位置。
[00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吸盘外壳远离所述吸盘板的一面设有负压表,所述吸盘外壳上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负压表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吸盘外壳固定连接。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负压表上设有吸气压力检测口,所述吸气压力检测口与一所述吸气接口连通。
[001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吸气和吹气分别设置有两个气路,使得吸取机构在吸取防护膜和放下防护膜时,避免了吸气和吹气过程互相影响的情况;且第一吹气孔的位置高于吸气孔的位置,使得吸取机构在吸取防护膜,吸气孔可以和防护膜贴紧,避免出现吸取防护膜不牢固的情况;吸取机构在放下防护膜时,第一吹气孔和防护膜有一定的距离,避免了因第一吹气孔与防护膜太近,吹气时出现吹气对应的位置因气流原因被吹离,但吹气对应位置的周围会因此产生负压,从而防护膜贴在吸盘板上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8]图3是吸盘机构的仰视图;
[0019]图4是吸盘外壳的立体图;
[0020]图5是吸盘外壳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1]图6是吸盘外壳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吸盘外壳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吸盘板的立体图;
[0024]图9是吸盘板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5]图10是吸盘板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是吸盘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

吸气腔;2

吹气腔;3

吸盘外壳;31

第一凹槽;32

第一凸棱;33

通孔;34

第一螺纹孔;35

第三螺纹孔;4

吸盘板;41

第二凹槽;42

第二凸棱;43

第一吹气孔;44

吸气凸柱;45

吸气孔;46

第二螺纹孔;5

吸气接口;6

吹气接口;7

通气螺栓;71

第二吹气孔;8

负压表;81

吸气压力检测口;9

滑台气缸;91

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
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9]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0]如图1

11所示,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包括滑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膜吸取机构,包括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滑台,所述缸体上固定连接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机构,所述吸盘机构包括卡接连接的吸盘外壳和吸盘板,所述吸盘外壳的一面与所述滑台气缸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吸盘板的外周面卡接连接,所述吸盘外壳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吸盘外壳靠近所述吸盘板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吹气室,所述第一凹槽内位于所述第一凸棱外的部分形成第一吸气室,所述吸盘板靠近所述吸盘外壳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二凸棱,所述第二凸棱的内部均设有第二吹气室,所述第二凹槽内位于所述第二凸棱外的部分形成第二吸气室,所述第一凸棱与所述第二凸棱的数量和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一凸棱与所述第二凸棱相抵紧,所述第一吹气室和所述第二吹气室形成吹气腔,所述第一吸气室和所述第二吸气室形成吸气腔;连通所述吸气腔的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吸气腔的一端均连接有吸气接口,连通所述吹气腔的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吹气腔的一端均连接有吹气接口;所述吸盘板远离所述吸盘外壳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一吹气孔和多个吸气凸柱,所述第一吹气孔均贯穿所述吸盘板,所述第一吹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仲群刘金福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泰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