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培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33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细胞培养板,包括框架,框架的内部悬空设置有培养槽,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面板,培养槽顶面贴合有薄膜;该种细胞培养板,通过设置有培养槽与面板,培养槽与面板之间可相对转动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培养板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仪器设备
,具体为一种细胞培养板。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板是一种生物学用具,是用于培养细胞或者细菌的一种常用工具,其形状、规格和用途多样,常见的如:平底、U形底以及V形底,其还包括多个固定的培养孔,按孔可分为6孔、12孔、24孔、48孔、96孔;
[0003]作为常用的生物医学研究用具,细胞培养板在使用时有时并不会将所有实验孔洞用到,但培养孔多为固定式结构,开启后即使是未使用到的培养孔不但容易遭到污染,还造成了浪费,也不够严谨,另外,细胞培养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不同操作之间来回转换,包括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周转,细胞培养板容易受到温度的冲击,影响培养效果;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细胞培养板,以解决上述装置使用时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容易受到温度冲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时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容易受到温度冲击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胞培养板,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悬空设置有培养槽,所述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培养槽顶面贴合有薄膜,所述培养槽嵌入设置于面板的内部,所述培养槽与面板铰接;
[0007]所述框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热的底座。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采用导热系数为0.002

0.004w/m.k的真空绝热板材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面四角均设置有突起,突起为圆柱体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面板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培养槽嵌入设置于凹槽当中。
[0011]优选的,所述培养槽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面板顶面凹槽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柱嵌入设置于面板顶面凹槽侧壁当中,所述连接柱与培养槽转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培养槽的转动角度范围为180
°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为表面粗糙的橡胶柱。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种细胞培养板,通过设置有培养槽与面板,培养槽与面板之间可相对转动180
°
,未使用的培养槽其开口朝下,且开口受到薄膜的保护,能够保持其内部的洁净环境,使用时按需将培养槽翻转至开口朝上的状态,并一次将所需使用到的培养槽揭膜开启,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同时翻转的培养槽与未翻转的培养槽之间有明显差别,亦能够减少看花眼的情况,使用更加方便。
[0016]2、其次,该种细胞培养板,通过设置有底座,隔热的底座能够有效支撑框架以及培养槽,底座为热的不良导体,因而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底座的热传导系数低,热量传
导速率慢,在不同环境中转换时能够保障培养槽内的温度环境稳定,从而降低温度对培养槽的冲击,以保障培养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培养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底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框架1、培养槽2、薄膜201、连接柱202、面板3、底座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至2,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3]实施例1:一种细胞培养板,包括框架1,框架1的内部悬空设置有培养槽2,框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面板3,培养槽2顶面贴合有薄膜201,培养槽2嵌入设置于面板3的内部,培养槽2与面板3铰接;
[0024]框架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热的底座4;
[0025]框架1与面板3的配合对培养槽2进行支撑及限位,保证培养槽2的稳定,培养槽2相对面板3可转动,未使用的培养槽2其开口朝下,且开口受到薄膜201的保护,能够保持其内部的洁净环境,使用时按需将培养槽2翻转至开口朝上的状态,并一次将所需使用到的培养槽2揭膜开启,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同时翻转的培养槽2与未翻转的培养槽2之间有明显差别,亦能够减少看花眼的情况,使用更加方便;
[0026]隔热的底座4能够有效支撑框架1以及培养槽2,底座4为热的不良导体,因而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能够保持培养槽2内部温度的稳定,从而降低温度对培养槽2的冲击,以保障培养效果。
[0027]实施例2:参考说明书附图2

4可得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0028]底座4采用导热系数为0.002

0.004w/m.k的真空绝热板材制成;
[0029]底座4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其热传导系数低,热量传导速率慢,在不同环境中转换时能够保障培养槽2内的温度环境稳定;
[0030]底座4的底面四角均设置有突起,突起为圆柱体结构;
[0031]底座4于不同的仪器设备之间转换时其与放置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小,热传导面的降低有效的减少了热量的传导,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
[0032]面板3的顶面开设有凹槽,培养槽2嵌入设置于凹槽当中;
[0033]面板3表面凹槽用于容纳培养槽2,通过面板3对培养槽2进行遮挡,使培养槽2被隐藏于凹槽当中,既能够减少污染,同时使用时不易出现混淆的情况;
[0034]培养槽2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2,面板3顶面凹槽侧壁开设有凹槽,连接柱202嵌入设置于面板3顶面凹槽侧壁当中,连接柱202与培养槽2转动连接;
[0035]在连接柱202的导向作用下使培养槽2转动过程更加稳定,保证培养槽2位置的准确,同时避免培养槽2与面板3脱离;
[0036]培养槽2的转动角度范围为180
°

[0037]培养槽2翻转180
°
后其一侧壁抵接于面板3顶面凹槽侧壁,通过面板3顶部凹槽对培养槽2进行限位,使其保持竖直向上的状态,便于滴加试剂;
[0038]连接柱202为表面粗糙的橡胶柱;
[0039]连接柱202与培养槽2之间通过摩擦力达到固定的效果,同时连接柱202质地柔韧,使培养槽2可实现拆卸,便于根据所需进行更换,节约资源同时便于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培养板,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部悬空设置有培养槽(2),所述框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面板(3),所述培养槽(2)顶面贴合有薄膜(201),所述培养槽(2)嵌入设置于面板(3)的内部,所述培养槽(2)与面板(3)铰接;所述框架(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热的底座(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采用导热系数为0.002

0.004w/m.k的真空绝热板材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底面四角均设置有突起,突起为圆柱体结构。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满江黄志祥张玲清张婷庞贝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爱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