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28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框架,两个连接框架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第一托板包括第一底板和三面围合第一底板并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包括与连接框架相连的第一安装侧板和连接两个第一安装侧板的后侧板,第一底板远离后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前侧板;第一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沿第一安装侧板延伸的凹槽,凹槽的一端与后侧板相贴合,凹槽的另一端远离前侧板;连接框架包括上连杆,上连杆上设置有两个向下延伸的支脚,支脚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第一托板上的凹槽使运输过程稳固可靠,有效保障了通过原液转移专用车运输的生物样本的安全。的生物样本的安全。的生物样本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


[0001]本技术涉及推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样本冷库是用于存储各种组织、血液、细胞、器官、DNA、RNA、生物体液或经初步处理过的生物样本的冷库,为转化医学、精准医疗提供重要作用,冷库中需要使用推车对生物样本进行转移运输,而常见的推车结构单一,在推车启停阶段输送的物体容易从推车上滑落,装载不稳定,对生物样本的安全造成了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稳定运输生物样本。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框架,两个所述连接框架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包括第一底板和三面围合第一底板并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与连接框架相连的第一安装侧板和连接两个第一安装侧板的后侧板,所述第一底板远离后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前侧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沿第一安装侧板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与后侧板相贴合,所述凹槽的另一端远离前侧板;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上设置有两个向下延伸的支脚,所述支脚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组件。
[0006]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框架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上连杆的扶手杆,所述扶手杆位于远离前侧板的一端。
[0007]优选的是,所述扶手杆向斜上方倾斜。
[0008]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托板包括第二底板和三面围合第二底板并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板。
[0009]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与连接框架相连的第二安装侧板和连接两个第二安装侧板的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前侧板。
[0010]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侧连板,所述侧连板与上连杆和支脚相连。
[0011]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通孔。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3]本技术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框架,两个连接框架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第一托板包括第一底板和三面围合第一底板并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包括与连接框架相连的第一安装侧板和连接两个第一安装侧板的后侧板,第一底板远离后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前侧板,使结构更加稳固,第一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沿第一安装侧板延伸的凹槽,便于将安放生物样本的托盘放入,托盘底部的凸起嵌入凹槽内,使托盘安放更加稳固,即使快速推动原液转移
专用车或突然急停托盘也不会滑落,运输更加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的立体图;
[0016]附图2为本技术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的立体图;
[0017]附图3为本技术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的立体图。
[0018]其中:1、第一托板;11、第一底板;12、第一安装侧板;13、后侧板;14、前侧板;15、凹槽;151、通孔;2、第二托板;21、第二底板;22、第二安装侧板;23、挡板;3、第三托板;4、连接框架;41、上连杆;42、支脚;43、滚轮组件;44、侧连板;5、扶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如附图1

附图3所示为本技术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框架4,两个连接框架4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托板1、第二托板2和第三托板3。第一托板1包括第一底板11和三面围合第一底板11并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包括与连接框架4相连的第一安装侧板12和连接两个第一安装侧板12的后侧板13,第一底板11远离后侧板13的一侧具有向下弯折的前侧板14,使第一托板1的强度更高。第一底板11的两侧具有沿第一安装侧板12延伸的凹槽15,凹槽15的一端与后侧板13相贴合,凹槽15的另一端远离前侧板14,安放生物样本的托盘两侧底部具有向下的凸起,托盘置于第一托板1上时凸起嵌入凹槽15内,使托盘安放更加稳固,即使快速推动原液转移专用车或突然急停托盘也不会滑落,运输更加平稳可靠,保障生物样本的安全。凹槽15的底部加工有通孔151,避免托盘的凸起与凹槽15底部之间出现真空而导致托盘取出困难。
[0022]连接框架4包括上连杆41,上连杆41上连接有两个向下延伸的支脚42,支脚42的底部安装有滚轮组件43,便于推动原液转移专用车。连接框架4之间具有连接两个上连杆41的扶手杆5,扶手杆5位于远离前侧板14的一端。扶手杆5向斜上方倾斜,处于方便使用者抓握的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使用。连接框架4包括侧连板44,侧连板44与上连杆41和支脚42相连,使连接框架4的结构更强。
[0023]第二托板2包括第二底板21和三面围合第二底板21并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包括与连接框架4相连的第二安装侧板22和连接两个第二安装侧板22的挡板23,挡板23靠近前侧板14,挡板23处于推动原液转移专用车运行时的前侧方向,避免第二托板2上的生物样本从前方滑动。
[0024]本技术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托板上的凹槽使运输过程稳固可靠,有效保障了通过原液转移专用车运输的生物样本的安全。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框架,两个所述连接框架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包括第一底板和三面围合第一底板并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与连接框架相连的第一安装侧板和连接两个第一安装侧板的后侧板,所述第一底板远离后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前侧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沿第一安装侧板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与后侧板相贴合,所述凹槽的另一端远离前侧板;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上设置有两个向下延伸的支脚,所述支脚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本冷库原液转移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上连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雪孟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微舟甯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