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698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于对机器人的换热需求单元换热,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循环回路和壳体,所述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收容于内腔,所述壳体具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壳体还具有换热需求单元容纳腔,所述换热需求单元容纳腔用于容纳机器人的换热需求单元,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换热需求单元容纳腔能够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热管理系统能够满足高温环境下的散热需求。明热管理系统能够满足高温环境下的散热需求。明热管理系统能够满足高温环境下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的
,尤其是一种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成熟,近年来各种智能机器人、机器狗产品不断发布概念产品或开始批量上市。智能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界面、控制单元、运动部件和供电电池模块是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在工作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出,则会使该功能模块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发生损毁。
[0003]相关技术中,采用强制风冷散热或者表面自然冷却。但是当环境温度高或者散热需求大时,就难以满足高功率密度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机器人高温环境下的散热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于对机器人的换热需求单元换热,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循环回路和壳体,所述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收容于内腔,所述壳体具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壳体还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于对机器人的换热需求单元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循环回路和壳体,所述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收容于内腔,所述壳体具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壳体还具有换热需求单元容纳腔,所述换热需求单元容纳腔用于容纳机器人的换热需求单元,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换热需求单元容纳腔能够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旁,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风道具有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风道进口连通,所述风道出口朝向所述换热需求单元容纳腔,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通风口和所述风道进口之间;所述换热需求单元容纳腔包括电池单元容纳腔、控制单元容纳腔、运动单元容纳腔和交互单元容纳腔,所述风道的数量至少为一条,至少一条所述风道与所述电池单元容纳腔能够连通,至少一条所述风道与所述控制单元容纳腔能够连通,至少一条所述风道与所述运动单元容纳腔能够连通,至少一条所述风道与所述交互单元容纳腔能够连通;所述电池单元容纳腔、所述控制单元容纳腔、所述运动单元容纳腔和所述交互单元容纳腔中的至少两者连通,或者,所述电池单元容纳腔、所述控制单元容纳腔、所述运动单元容纳腔和所述交互单元容纳腔相互不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节流装置依次串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风阀,所述第一风阀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风阀用于控制所述通风口的导通或截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回风通道和回风口,所述回风通道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换热需求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尹斌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