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及国标直流充电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84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能对DC端子的后端及电缆整体进行冷却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及国标直流充电枪。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冷却座、设在所述冷却座内的至少二根包胶DC端子及封盖于所述冷却座后端的后盖,所述冷却座内设有前冷却腔、外设有与所述前冷却腔连通的进液管接头,所述包胶DC端子的中部设有包胶层、后端设有绝缘衬套,所述后盖后端设有与所述前冷却腔连通的后冷却腔,所述包胶层和绝缘衬套置于所述前冷却腔和后冷却腔之间,所述后盖后端一体延伸有与所述后冷却腔连通的出液管接头,所述后盖前端设有与所述冷却座密封连接的端面密封圈。端面密封圈。端面密封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及国标直流充电枪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DC端子以及充电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要求要做的更高,相应的动力电池容量要做的越来越大,需要提升充电功率实现快速充电。目前电动汽车基本通过提升充电电流来提升充电功率,而大电流充电势必会让充电端子产生大量的热量,随然端子温度持续升高,充电过程会触发温度保护导致不能充电,严重的会发生燃烧,因此大功率充电过程中对充电温度的控制尤为重要。
[0003] 目前普遍采用水冷的方式对电动汽车充电枪(或称电动汽车充电插头)内的DC端子进行降温。传统水冷结构主要是在壳体内直接形成冷却水流路,将DC端子置于冷却水流路内,具体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8603847 U”、名称为“一种可水冷DC插头端子以及充电枪”或授权公告号为“CN 217882074 U”、名称为“一种国标水冷充电枪结构”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第一个专利在壳体外设置一进一出的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第二个专利是壳体外设置二进二出的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来提高进水和出水的流量。虽然第二个专利相对第一个专利冷却效果有较大的提升,但这二个专利的冷却结构均只能对DC端子的中部位置进行冷却,无法对DC端子的后端及电缆整体进行冷却,冷却位置较局限。而温升最大的恰是DC端子后端与电缆的连接处,因此传统冷却结构还不能完全无法满足大电流或超大电流的充电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DC端子的后端及电缆整体进行冷却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及国标直流充电枪。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冷却座、设在所述冷却座内的至少二根包胶DC端子及封盖于所述冷却座后端的后盖,所述冷却座内设有前冷却腔、外设有与所述前冷却腔连通的进液管接头,所述包胶DC端子的中部设有包胶层、后端设有绝缘衬套,所述后盖后端设有与所述前冷却腔连通的后冷却腔,所述包胶层和绝缘衬套置于所述前冷却腔和后冷却腔之间,所述后盖后端一体延伸有与所述后冷却腔连通的出液管接头,所述后盖前端设有与所述冷却座密封连接的端面密封圈。
[0006]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接头上连接有冷却管,外部的电缆穿过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包胶DC端子连接,所述电缆的绝缘层与所述冷却管之间形成有出液通道。
[0007] 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层前端通过第一密封槽设有第一密封圈、后端通过第二密封槽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包胶DC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冷却座密封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绝缘衬套密封连接。
[0008] 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衬套后端设有与外部
的电缆密封连接的第三密封圈、对应所述第三密封圈前方设有止位密封圈。
[0009] 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前端一体成型有伸入所述前冷却腔的进液柱、对应所述进液柱的后端设有安装槽,所述进液管接头前端一体成型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安装柱、且所述安装柱上设有第四密封圈。
[0010]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层后端设有定位凸起部,所述冷却座的前冷却腔内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部定位配合的定位槽。
[0011] 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座内设有与前冷却腔连通的进液旁路,所述进液旁路前端设有与所述进液柱定位配合的定位凹槽。
[0012]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DC端子前端设有卡槽,所述冷却座前端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扣。
[0013]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采用XLPO(交联聚乙烯)制成。
[0014]一种国标直流充电枪,包括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枪头上安装有上述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且所述包胶DC端子上设有与所述枪头密封连接的第五密封圈。
[0015]本技术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及国标直流充电枪优点如下:1、可对包胶DC端子的中部、后端及电线整体进行冷却,从而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能满足大电流或超大电流的充电需求;2、冷却结构与DC端子形成总成,方便与充电枪的装配及后续维护;3、通过多密封件组合,实现对DC端子总成的整体密封。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的爆炸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的剖视图,显示包胶DC端子与冷却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的剖视图,显示进液管接头与冷却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冷却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进液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包胶DC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包胶DC端子的剖视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绝缘衬套的剖视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国标直流充电枪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技术的水冷循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0029]参照图1

12所示,技术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包括:冷却座1、插接在所述冷却座1内的二根包胶DC端子2及封盖于所述冷却座1后端的后盖3。所述后盖3通过一组螺丝32与冷却座1紧固。所述冷却座1内设有前冷却腔4,所述冷却座1外设有与所述前冷却腔4连通的进液管接头5。在理想情况下,所述进液管接头5通常设置在所述冷却座1后端的后盖3上,并通过螺丝紧固,以方便接线,同时体积最小,但根据需要所述进液管接头5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冷却座1的其它位置(如上方、下方、正面或背面等)。所述包胶DC端子2的中部设有包胶层6,所述包胶DC端子2后端设有绝缘衬套7,所述包胶层6通过包胶工艺包裹于所述包胶DC端子2外,所述绝缘衬套7套在所述包胶DC端子2后端、且前端与所述绝缘衬套7密封连接。所述后盖3后端设有与所述前冷却腔4连通的后冷却腔8,所述包胶层6和绝缘衬套7置于所述前冷却腔4和后冷却腔8之间。所述后盖3后端一体延伸有与所述后冷却腔8连通的出液管接头9,所述后盖3前端设有与所述冷却座1密封连接的端面密封圈10。
[0030]优选的,所述出液管接头9外套有冷却管11,外部的电缆12穿过所述冷却管11与所述包胶DC端子2电连接,所述电缆12的绝缘层与所述冷却管11之间形成有出液通道13,所述冷却管11的另外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座(1)、设在所述冷却座(1)内的至少二根包胶DC端子(2)及封盖于所述冷却座(1)后端的后盖(3),所述冷却座(1)内设有前冷却腔(4)、外设有与所述前冷却腔(4)连通的进液管接头(5),所述包胶DC端子(2)的中部设有包胶层(6)、后端设有绝缘衬套(7),所述后盖(3)后端设有与所述前冷却腔(4)连通的后冷却腔(8),所述包胶层(6)和绝缘衬套(7)置于所述前冷却腔(4)和后冷却腔(8)之间,所述后盖(3)后端一体延伸有与所述后冷却腔(8)连通的出液管接头(9),所述后盖(3)前端设有与所述冷却座(1)密封连接的端面密封圈(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接头(9)上连接有冷却管(11),外部的电缆(12)穿过所述冷却管(11)与所述包胶DC端子(2)连接,所述电缆(12)的绝缘层与所述冷却管(11)之间形成有出液通道(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层(6)前端通过第一密封槽(14)设有第一密封圈(15)、后端通过第二密封槽(16)设有第二密封圈(17),所述包胶DC端子(2)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15)与所述冷却座(1)密封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17)与所述绝缘衬套(7)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双出型水冷DC端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衬套(7)后端设有与外部的电缆(12)密封连接的第三密封圈(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黎欢乐何映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易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