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吞吐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吞吐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移动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大。在过去的十年中,用户对移动数据流量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我们需要大量的频谱资源来保证日常数据的正常传输。然而,无线频谱资源是有限的,在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下,亟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网络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实现移动数据的高速率传输,从而达到有效增加网络容量,满足用户体验需求的目的。
[0003]为了缓解频谱资源稀缺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可以在同一频段使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接入多个网络。比如,可以在毫米波段同时部署5G NR
‑
U(非授权频段新空口,New Radio in Unlicensed band)和WiGig(无线千兆比特,Wireless Gigabit),用户可以在毫米波段选择接入5G网络或WiGig网络。然而,同一频段内的多种无线接入技术通常会竞争传输机会,导致频段内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吞吐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吞吐量模型、第二吞吐量模型以及目标约束条件;所述第一吞吐量模型为目标用户集合在目标频段接入第一网络的情况下对应的吞吐量模型;所述第二吞吐量模型为所述目标用户集合在所述目标频段接入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对应的吞吐量模型;所述目标约束条件包括:用户接入类型约束条件、带宽约束条件、吞吐量约束条件;基于所述第一吞吐量模型、所述第二吞吐量模型以及所述目标约束条件确定第一吞吐量以及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一吞吐量为所述目标用户集合中的第一用户集合在所述目标频段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情况下对应的吞吐量,所述第二吞吐量为所述目标用户集合中的第二用户集合在所述目标频段接入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对应的吞吐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吞吐量模型包括第三吞吐量模型和第四吞吐量模型;所述确定第一吞吐量模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对应的第三吞吐量;将所述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对应的第三吞吐量进行累加,得到第一吞吐量模型;所述确定第二吞吐量模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对应的第四吞吐量以及第五吞吐量;将所述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对应的第四吞吐量进行累加,得到所述第三吞吐量模型,将所述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对应的第五吞吐量进行累加,得到所述第四吞吐量模型;其中,针对所述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该用户对应的第三吞吐量为该用户按照第一接入机制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情况下对应的吞吐量;该用户对应的第四吞吐量为该用户按照第一接入机制接入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对应的吞吐量;该用户对应的第五吞吐量为该用户按照第二接入机制接入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对应的吞吐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约束条件,包括:基于接入点的类型以及接入机制确定至少一种用户类型;基于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型确定用户接入类型约束条件;所述接入点的类型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和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所述接入机制包括:所述第一接入机制和所述第二接入机制;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带宽、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第二带宽与所述目标频段的总带宽之间的第一带宽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最小需求带宽与所述第一带宽之间的第二带宽约束条件;确定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按照所述第一接入机制接入所述第二网络占用的第三带宽对应的第三带宽约束条件,以及确定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按照所述第二接入机制接入所述第二网络占用的第四带宽对应的第四带宽约束条件;确定第五带宽与第六带宽与所述第二带宽之间对应的第五带宽约束条件;所述第五带宽为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所有用户按照所述第一接入机制接入所述第二网络占用的带宽,所述第六带宽为目标用户集合中的所有用户按照所述第二接入机制接入所述第二网络占用的带宽;基于所述第三吞吐量、所述第一吞吐量模型、所述第四吞吐量、所述第五吞吐量、所述第三吞吐量模型以及所述第四吞吐量模型确定所述吞吐量约束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方式接入的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采用第二无线方式接入的网络,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方式为无线
千兆比特WiGig接入方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方式为工作于免许可频段的空中接口NR
‑
U接入方式,所述目标频段为毫米波频段;所述第一接入机制为全向先听后说LBT接入机制,所述第二接入机制为定向先听后说LBT接入机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