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型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90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储热型炒锅,包括包括锅体和锅柄,锅体包括上盘,上盘包括内胆和外包侧裙,外包侧裙自内胆的上端向下弯折,外包侧裙与内胆接触进而形成空腔,所述锅体还包括底盘,底盘与内胆的底部贴合,底盘上涂抹高温导热硅脂,底盘和外包侧裙焊接连接,底盘拥有均布热量的效果,配合锅体形成的空腔,当中密封的静态空气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这样的储热型炒锅,可以有效缓解低火料理时因温度只集中在小范围内而引起的食材焦糊。在小范围内而引起的食材焦糊。在小范围内而引起的食材焦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热型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热型炒锅。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炒锅作为烹饪食材的工具被广泛运用在厨房中,炒锅可以被使用在炒,煎,炸,煲等多种操作中。
[0003]公告号为CN218606107U一种锅底上具有凸纹结构的锅体,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底面中心设置有导油部,所述导油部外圈且位于所述锅体底面还设置有若干组等距的环形凸边。
[0004]现在的炒锅分为生铁锅和熟铁锅,其中熟铁锅因其锅身轻薄,常被用于爆炒,特点是导热速度快,但同时散热速度也快,大火转小火煲煮过程中锅身温度成断崖式下降,无法使锅内汤汁充分沸腾,无法充分沸腾会使食材与锅面接触,温度最高点集中在灶台小火范围中,会造成此范围内食材焦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储热型炒锅,在高温炒制后转为低温烹煮时有效保持锅面温度,低温烹煮时汤汁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沸腾,达到防止食物焦糊的目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热型炒锅,包括锅体和锅柄,锅体包括上盘,上盘包括内胆和外包侧裙,外包侧裙自内胆的上端外侧下方弯折,外包侧裙的下端与内胆的下端接触,内胆和外包侧裙之间形成空腔。
[0007]作为优选,上盘由底部开口的空心球体冲压形成。
[0008]作为优选,锅体还包括底盘,底盘与内胆的底部贴合。
[0009]作为优选,底盘上涂有高温导热硅脂。
[0010]作为优选,底盘和外包侧裙焊接连接。
[0011]作为优选,锅柄包括连接件、手柄和弹性销,手柄插接在连接件上,弹性销销接在手柄与连接件之间。
[0012]作为优选,连接件包括弧形铁片和空心柱体,弧形铁片的弧度与外包侧裙一致,弧形铁片端焊接在外包侧裙上,空心柱体设计为锥形,空心柱体在面向锅底一侧开有定位孔。
[0013]作为优选,手柄为木制。
[0014]作为优选,手柄为长圆柱体,所述手柄与连接件插接一端为锥形。
[0015]作为优选,手柄的锥形一端设有长槽,长槽尾端开有膨胀孔,手柄插接在连接件的空心柱体中,手柄的膨胀孔和空心柱体的定位孔相互对应,弹性销连接在手柄的膨胀孔和空心柱体的定位孔之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锅体包括上盘,上盘包括内胆和外包侧裙,外包侧裙自内胆的上端外侧下方弯折,外包侧裙的下端与内胆的下端接触,内胆和外包侧
裙之间形成空腔,这样的储热型炒锅,在高温炒制后转为低温烹煮时有效保持锅面温度,低温烹煮时汤汁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沸腾,达到防止食物焦糊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0018]图1是锅整体剖面图;
[0019]图2是底盘细节剖面放大图;
[0020]图3是手柄细节图;
[0021]其中,锅体

1,上盘

11,内胆

111外包侧裙

112,空腔

2,底盘

3,焊缝

31,锅柄

4,连接件

5,弧形铁片

51,空心柱体

52,定位孔

53,手柄

6,膨胀孔

61,长槽

62,弹性销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储热型炒锅,包括锅体1和锅柄4,锅体包括上盘11,所述上盘包括内胆111和外包侧裙112,外包侧裙112自内胆111的上端外侧下方弯折,外包侧裙112的下端与内胆111的下端接触,内胆111和外包侧裙112之间形成空腔2。
[0025]作为优选,上盘11由底部开口的空心球体冲压形成,工艺性相较于一般的炒锅没有太多改变,模具简单易制作,不会因模具和冲压设备问题对生产线造成较大困扰。
[0026]作为优选,锅体1还包括底盘3,底盘3和上盘11分开的设计,使得底盘3的材料更换成导热性相较于上盘更高的材料,底盘3具有热量均匀传导的作用,保障了锅体1的受热均匀。
[0027]进一步的,底盘3与内胆111的底部贴合,并在之间涂有高温导热硅脂,高温导热硅脂可以填充金属板之间的微观缝隙,可以使热量的传导更加迅速和均匀,在两层的设计中保障了锅体1的热敏感性。
[0028]作为优选,底盘3和外包侧裙112采用焊接连接,首先使用带软性材质的机械手,在气缸的作用下使底盘3和上盘11充分接触,之后通过焊接机器手焊接上焊缝31,保障了锅体1一体性的同时使底盘3和上盘11之间的缝隙尽可能地小,保障了锅体1的导热性能。
[0029]作为优选,锅柄4包括连接件5、手柄6和弹性销7,手柄6插接在连接件5上,弹性销7销接在手柄6与连接件5之间。进一步的,连接件5包括弧形铁片51和空心柱体52,弧形铁片51的弧度与外包侧裙112一致,弧形铁片51端焊接在外包侧裙112上,这样贴合的设计可以使焊接的效果更加牢靠,空心柱体52设计为锥形,空心柱体52在面向锅底一侧开有定位孔
51,锥形的设计使得手柄更容易插接。
[0030]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手柄6为木制,手柄6为长圆柱体,手柄6与连接件5插接一端为锥形。进一步的,手柄6的锥形一端设有长槽62,长槽62尾端开有膨胀孔61,手柄6插接在连接件5的空心柱体52中,手柄6的膨胀孔61和空心柱体52的定位孔51相互对应,弹性销7连接在手柄的膨胀孔61和空心柱体52的定位孔51之间,当弹性销7插入定位孔51和膨胀孔61之间时,手柄6的长槽62两端的榫头向两边撑开,和定位孔51一起将手柄6牢固的插接在连接件5上。
[0031]综上所述,这样的储热型炒锅,在高温炒制后转为低温烹煮时有效保持锅面温度,低温烹煮时汤汁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沸腾,达到防止食物焦糊的目的。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型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上盘,所述上盘包括内胆和外包侧裙,所述外包侧裙自内胆的上端外侧下方弯折,所述外包侧裙的下端与内胆的下端接触,所述内胆和外包侧裙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锅体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与内胆的底部贴合,所述底盘上涂有高温导热硅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型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由底部开口的空心球体冲压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型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和外包侧裙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型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锅柄,所述锅柄包括连接件、手柄和弹性销,所述手柄插接在连接件上,所述弹性销销接在手柄与连接件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英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