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手汤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09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汤锅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防烫手汤锅,包括锅体,锅体的顶部表面设有锅盖,且锅体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的表面设有防烫套,锅盖的顶部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且螺纹套管的表面开设有通孔,螺纹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块,且螺纹套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手表面设置的防烫套,避免了蒸煮过后,表面温度过高,在蒸煮完成后若直接拿起汤锅容易烫到手的问题,同时在蒸煮过程中,锅体内部的热气上升,推动圆块向上滑动,同时螺纹套管的表面设置有通孔,热气通过通孔排出,避免了了锅体煮沸煮时,面汤冲开锅盖,顺着锅沿溢出,熄灭灶火,成了煤气泄漏问题,也避免了锅体出现溢锅现象。现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烫手汤锅


[0001]本技术涉及汤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烫手汤锅。

技术介绍

[0002]汤锅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煲汤的锅,煲汤的锅最好能用瓦罐,或质地细腻的砂锅,内壁洁白的陶瓷锅,不锈钢锅也行,且砂锅的化学性质十分的稳定,锅的周围保温性也是十分的好,水分在煲汤的时候蒸发量比较小,从口感上去说,砂锅进行煲汤的话口味也是十分的纯正,喝的时候浓香润口。
[0003]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实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汤锅在进行蒸煮过后,表面温度过高,在蒸煮完成后若直接拿起汤锅容易烫到手,往往需要额外的工具进行辅助避免烫伤,同时汤锅煮沸煮时,面汤冲开锅盖,顺着锅沿溢出,熄灭了灶火,造成了煤气泄漏。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烫手汤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烫手汤锅。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手汤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顶部表面设有锅盖,且锅体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有防烫套,所述锅盖的顶部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且螺纹套管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螺纹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块,且螺纹套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表面设有弹簧一。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圆块的表面与螺纹套管的表面贴合,所述圆块的底部表面与环形块的底部表面接触。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块通过螺栓与螺纹套管构成固定结构,所述把手通过螺栓与锅体构成固定结构。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防烫套由防烫材质制成,所述通孔设置的有六组,且通孔相互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锅体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柱,且锅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锅体的底部表面设有托盘,且托盘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柱一。
[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托盘和环形板的连接处设有磁块,所述磁块设置的有六组,且磁块相互对称设置。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柱一的底部表面设有环形柱二,且环形柱二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环形柱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设有弹簧二,所述限位杆依次贯穿环形柱二和环形柱一,并延伸至环形柱一的内部,所述U形柱的内部设有蓄能柱,且蓄能柱
的内部设有蓄能液体。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烫手汤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烫手汤锅,通过防烫套和螺纹套管,解决了现有的汤锅在进行蒸煮过后,表面温度过高,在蒸煮完成后若直接拿起汤锅容易烫到手,往往需要额外的工具进行辅助避免烫伤,同时汤锅煮沸煮时,面汤冲开锅盖,顺着锅沿溢出,熄灭了灶火,造成了煤气泄漏的技术问题,通过把手表面设置的防烫套,避免了蒸煮过后,表面温度过高,在蒸煮完成后若直接拿起汤锅容易烫到手的问题,同时在蒸煮过程中,锅体内部的热气上升,推动圆块向上滑动,同时螺纹套管的表面设置有通孔,热气通过通孔排出,避免了了锅体煮沸煮时,面汤冲开锅盖,顺着锅沿溢出,熄灭了灶火,成了煤气泄漏问题,安全性好,避免了锅体出现溢锅现象。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烫手汤锅,通过滑动限位杆,限位杆带动滑动块滑动,同时将锅体底部的托盘与环形柱二卡合,松开限位杆可将托盘限位,通过设置的环形柱二和底板,从而避免高温的锅体与桌面接触,导致高温对桌面损伤,当锅体内部温度下降到合适温度时,将底板限位,同时握住把手和防烫套,滑动锅体,将锅体与托盘分离,同时将蓄能柱放入U形柱的内部,复位锅体,通过U形柱内部的蓄能柱,蓄能柱迅速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气化温度后,蓄能柱通过气化来吸收大量的热量,由于蓄能柱内部蓄能液体的吸热作用,锅体内部的水的温度迅速降低,达到蓄能柱的气化温度,方便使用,而随着时间的增加,锅体内部的水散发热量温度降低,此时蓄能柱会放出热量,从而为锅体内部的烫汤提供热量,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烫手汤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锅体内部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锅体侧视图;
[0019]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0]图中标号:1、锅体;2、锅盖;3、把手;4、防烫套;5、螺纹套管;6、通孔;7、环形块;8、圆块;9、连接管;10、弹簧一;11、U形柱;12、环形板;13、托盘;14、环形柱一;15、磁块;16、环形柱二;17、底板;18、套筒;19、滑动块;20、限位杆;21、弹簧二;22、蓄能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烫手汤锅,包括锅体1,锅体1的顶部表面设有锅盖2,且锅体1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3,把手3的表面设有防烫套4,锅盖2的顶部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5,且螺纹套管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6,螺纹套管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块7,且螺纹套管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块8,圆块8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且连接管9的表面设有弹簧一10。
[0024]如图2所示,圆块8的表面与螺纹套管5的表面贴合,圆块8的底部表面与环形块7的
底部表面接触。
[0025]如图2所示,环形块7通过螺栓与螺纹套管5构成固定结构,把手3通过螺栓与锅体1构成固定结构。
[0026]如图1

3所示,防烫套4由防烫材质制成,通孔6设置的有六组,且通孔6相互对称设置。
[0027]实施中,通过把手3表面设置的防烫套4,避免了蒸煮过后,表面温度过高,在蒸煮完成后若直接拿起汤锅容易烫到手的问题,同时在蒸煮过程中,锅体1内部的热气上升,推动圆块8向上滑动,同时螺纹套管5的表面设置有通孔6,热气通过通孔6排出,避免了了锅体1煮沸煮时,面汤冲开锅盖2,顺着锅沿溢出,熄灭了灶火,成了煤气泄漏问题,安全性好,避免了锅体1出现溢锅现象。
[0028]实施例二:
[0029]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锅体1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柱11,且锅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2,锅体1的底部表面设有托盘13,且托盘13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柱一14。
[0030]如图1

4所示,托盘13和环形板12的连接处设有磁块15,磁块15设置的有六组,且磁块15相互对称设置。
[0031]如图1

4所示,环形柱一14的底部表面设有环形柱二16,且环形柱二16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烫手汤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顶部表面设有锅盖(2),且锅体(1)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3),所述把手(3)的表面设有防烫套(4),所述锅盖(2)的顶部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5),且螺纹套管(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6),所述螺纹套管(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块(7),且螺纹套管(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块(8),所述圆块(8)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且连接管(9)的表面设有弹簧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手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块(8)的表面与螺纹套管(5)的表面贴合,所述圆块(8)的底部表面与环形块(7)的底部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手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块(7)通过螺栓与螺纹套管(5)构成固定结构,所述把手(3)通过螺栓与锅体(1)构成固定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手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套(4)由防烫材质制成,所述通孔(6)设置有六组,且通孔(6)相互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雄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格美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