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碳供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热供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零碳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是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之一。我国工业及建筑能耗占据全国能耗70%以上,具有显著节能降碳效果的热泵技术成为工业及建筑领域供热的重点研究方向。
[0003]光伏发电主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伏作用,由于光伏作用同时也产生光热,所以如果能够利用这部分光热用于供热使用,就能大幅节省供热能源。
[0004]一些现有技术也提出了采用光伏余热换热的方式向用户侧供热。例如2020/06/26公开的中国专利CN210867596U,记载了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和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热装置。这类现有技术采用光伏供电的同时还通过吸收式制冷结构向热用户端供热,能较好的达到光伏光热利用效果。
[0005]但是这类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使用吸收式制热制热系统,而实际上由于吸收式制热制热系统的结构特点,其最显著的优点是耗电很小,最显著的缺点是设备体积大,因为天生就需要大空间、大面积来保证热力作用的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碳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由光伏光热系统连接供电,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和冷凝器形成工质循环回路;换热水循环回路,其上设有余热换热器和用户侧换热器,所述余热换热器与所述光伏光热系统换热,所述余热换热器中被换热温水沿所述换热水循环回路通过所述冷凝器换热成高温水后进入所述用户侧换热器,所述用户侧换热器与用户端换热,所述用户侧换热器中被换热低温水沿所述换热水循环回路进入所述余热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循环回路上设有蓄热水箱,所述蓄热水箱位于所述余热换热器下游侧与所述冷凝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碳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循环回路上设有软化处理系统,所述软化处理系统位于所述蓄热水箱下游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碳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循环回路上设有变频水泵,所述变频水泵位于所述软化处理系统下游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循环回路上设有给水箱,所述给水箱位于所述余热换热器与所述用户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海,王佑天,王一枫,徐静静,江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