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张力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79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2
一种导线张力调节机构,其包括基板,支架组件,以及调节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柱,横杆,导轮,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气缸,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位移传感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气缸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倾斜设置且输出方向平行与所述横杆转动形成的圆的切线方向平行,通过所述气缸能带动所述横杆转动,以自主控制所述导轮的位置,在绕线时拉紧或放松导线,以实现导线张力的可控调节,提高绕线质量和精度。提高绕线质量和精度。提高绕线质量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张力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张力调节机构
,特别涉及一种导线张力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一般是通过将导线一根一根绕起来,导线彼此互相绝缘。在绕线时,会将储线筒中的导线穿过张力机构和导针后夹在起线夹上,然后通过导针移动将导线绕制在线圈骨架上,现有技术中的导线张力机构如专利号为CN201320853532.0所公开的一种绕线张力机张力调整装置,该绕线张力机张力调整装置采用摆臂和重力张紧轮的重力调整焊带或铜带的张力,可以缓冲张力剧烈突变,防止光纤绕制过程中外界强扰动导致的焊带张力不均的现象。现有技术中的导线张力机构一般是通过设置多个张力轮和弹簧摆臂等组件组成,当拉紧时,弹簧压缩带动张力轮移动,而在送线时,弹簧复位带动张力轮朝反方向移动,以此来控制张力。但是当绕制到转弯处时,导针的速度难以保持一致会有所变化,特别是在高速绕线时,连续变化会使张力轮和弹簧摆臂难以反应,不能自主控制导线何时拉紧何时放松,使得导线在转弯处会比较松,且张力大小也难以控制。而且多个张力轮在安装时需要占用的空间大,需要将导线依次穿过多个张力轮,组装相对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线张力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一种导线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导线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一个基板,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支架组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调节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支柱,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柱上的横杆,一个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导轮,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第一连接组件,以及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柱上,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导轮,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气缸,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位移传感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气缸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倾斜设置且输出方向平行与所述横杆转动形成的圆的切线方向平行。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定位销,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定位销上的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导轮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一端通过转动设置在所述定位销上,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到所述横杆中心的距离与所述导轮到所述横杆中心的距离相同。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导线张力调节机构通过所述横杆的转动来控
制所述导轮的位置,从而拉紧或放松导线,以实现导线张力的调节。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柱上,所述横杆以自身中心点为旋转点转动,使得转动幅度更大,张力调节的范围更大。所述气缸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倾斜设置,且输出方向平行与所述横杆转动形成的圆的切线方向平行,从而通过所述气缸能带动所述横杆转动,以自主控制所述导轮的位置,在绕线时拉紧或放松导线,以实现导线张力的可控调节,提高绕线质量和精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线张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所述导线张力调节机构的支架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3]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导线张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导线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一个基板10,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10上的支架组件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10上的调节组件3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导线张力调节机构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连接组件,传感器,以及安装组件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4]所述基板10用于承载上述的各个功能模块,即所述支架组件20、以及所述调节组件30,因此所述所述基板10设置有多种功能结构,如螺钉、螺栓、夹具等等来完成上述功能模块的安装与组装,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0015]所述支架组件2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10上的支柱21,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柱21上的横杆22,一个设置在所述横杆22上的导轮23,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杆22上的第一连接组件24,以及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杆22上的第二连接组件25。
[0016]所述横杆22的中间位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柱21上,所述横杆22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导轮23,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4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5。
[0017]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5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4和所述导轮23之间。导线从储线筒出输出后穿过所述导轮23后穿入导针中,通过所述横杆22的转动来控制所述导轮23的位置,从而拉紧或放松导线,以实现导线张力的调节。第一连接组件24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横杆22上的定位销241,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定位销241上的连接件261。所述连接件261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定位销241上,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调节组件30连接,其用于在所述调节组件30移动时转动,以此来实现活动连接并提供所述调节组件30活动的空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5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4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8]所述调节组件3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10上的气缸3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10上的位移传感器32。
[0019]所述气缸31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组件24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32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组件24的一端连接,所述气缸31和所述位移传感器32倾斜设置,且输出方向平行与所述横杆22转动形成的圆的切线方向平行,从而通过所述气缸31能带动所述横杆22转动,以自主控制所述导轮23的位置,在绕线时拉紧或放松导线,以实现导线张力的可控调节,提高
绕线质量和精度。而所述位移传感器32的输出端能在所述横杆22转动时随之一起移动,从而得到位置信息并反馈给PLC,调节控制所述气缸31的出力大小,以实现精准控制。PLC一般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可以由所编制的程序来执行并完成,而该程序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即可以使用现有的计算机程序如VB、VC等编制出相应的程序来执行,因此,这些计算机程序本身应当为现有技术。所述气缸31的输出端到所述横杆22中心的距离与所述导轮23到所述横杆22中心的距离相同,从而便于所述气缸31移动来控制所述导轮23的位置,即使得气缸31的输出端移动的距离与所述导轮23移动的距离相同,便于PLC控制。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导线张力调节机构通过所述横杆22的转动来控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一个基板,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支架组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调节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支柱,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柱上的横杆,一个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导轮,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第一连接组件,以及一个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柱上,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导轮,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气缸,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位移传感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气缸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乐乐冯鹏森范建良王一飞赵俐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