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67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以及支架,电源本体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耦合充电的一接触面及相对设置的一壁面;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活动端,固定端与壁面转动连接,活动端可拆卸连接于壁面;其中,壁面上设有第一耦合区及第二耦合区,当活动端上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耦合区及第二耦合区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活动端借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耦合于第一耦合区耦合时,支架呈展开状并贴合于壁面,当活动端耦合于第二耦合区时,支架呈折叠状并用于支撑电源本体。通过在移动电源的一壁面设置折叠式支架,实现了对移动终端边充电边使用,同时便于携带。同时便于携带。同时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式移动电源


[0001]本技术属于供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电源其定义就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随身电源。它是一个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
[0003]现有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会在背部安装支架或带有支架的外壳等配件,但手机在使用例如磁吸式移动电源时,需要将移动电源吸附于电子设备的背面,因此其他支撑配件也无法使用;并且现有的移动电源在对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只能通过手持移动电源和手机或者是将移动电源和手机放置于台面上进行充电,无法对手机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旨在解决现有的手机在使用移动电源在充电时无法支撑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包括:
[0006]电源本体,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耦合充电的一接触面及相对设置的一壁面;
[0007]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壁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壁面;
[0008]其中,所述壁面上设有第一耦合区及第二耦合区,当所述活动端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耦合区及所述第二耦合区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活动端借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耦合于所述第一耦合区耦合时,所述支架呈展开状并贴合于所述壁面,当所述活动端耦合于所述第二耦合区时,所述支架呈折叠状并用于支撑所述电源本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金属片或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磁性件;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金属片或磁性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活动端处,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连接部及与之相连接的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两相对所述支撑部设置的支撑小板,两所述支撑小板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的连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且转动方向相反。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软包层,所述软包层用于包裹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板,所述连接部与两所述支撑小板之间设有第一折痕,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折痕,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有第三折痕,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第四折痕,所述第四
支撑板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有开口,以使所述第三折痕的转动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二折痕。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软包层还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固定端,所述壁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延伸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以实现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壁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架的下凹面,以使支架贴合于壁面时,支架外接触面与壁面齐平。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合区设于所述壁面的顶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壁面的底端,所述第二耦合区设于所述壁面的中间处。
[0016]进一步地,所述壁面靠近顶端处还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旋转插头。
[0017]进一步地,电源本体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面,两所述侧面上分别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设有用于给外部设备充电的连接线。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移动电源的一壁面设置折叠式支架,当移动电源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可通过折叠支架实现支撑;不使用时则可展开支架以完成收置。实现了对移动终端边充电边使用,同时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支架式移动电源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源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说明:10、电源本体;101、接触面;102、壁面;1020、下凹面;1021、第一耦合区;1022、第二耦合区;1023、固定槽;11、旋转插头;12、线槽;13、第一连接线;14、第二连接线;20、支架;21、活动端;22、固定端;201、第一支撑板;2011、连接部;2012、支撑部;202、第二支撑板;203、第三支撑板;204、第四支撑板;205、延伸部;211、第一折痕;212、第二折痕;213、第三折痕;214、第四折痕;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此外,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的一实施例,本技术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10以及支架20,电源本体10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耦合充电的一接触面101及相对设置的一壁面102;支架20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22及活动端21,固定端22与壁面102转动连接,活动端21可拆卸连接于壁面102;其中,壁面102上设有第一耦合区1021及第二耦合区1022,当活动端21上设有第一连接件31,第一耦合区1021及第二耦合区1022处设有第二连接件32,当活动端21借由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的配合耦合于第一耦合区1021耦合时,支架20呈展开状并贴合于壁面102,当活动端21耦合于第二耦合区1022时,支架20呈折叠状并用于支撑电源本体10。
[003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架式移动电源为磁吸式移动电源,电源本体10内靠近外壳的正面设有磁吸线圈,并通过磁吸的方式贴合于手机或平板等电子设备的背面处对其进行充电,或者在电源本体10的正面设置卡合装置,用于卡接电子设备;电源本体10的背面上设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本体,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耦合充电的一接触面及相对设置的一壁面;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壁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壁面;其中,所述壁面上设有第一耦合区及第二耦合区,当所述活动端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耦合区及所述第二耦合区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活动端借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耦合于所述第一耦合区耦合时,所述支架呈展开状并贴合于所述壁面,当所述活动端耦合于所述第二耦合区时,所述支架呈折叠状并用于支撑所述电源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金属片或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磁性件;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金属片或磁性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活动端处,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连接部及与之相连接的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两相对所述支撑部设置的支撑小板,两所述支撑小板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创一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