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55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包括上冷板、下冷板、进液流体连接器、出液流体连接器、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和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所述上冷板与下冷板可拆卸连接,上冷板和下冷板通过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和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实现上、下冷板内冷却液的连通,该上冷板和下冷板共用一个进液流体连接器和一个出液流体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冷板和下冷板共用一套进、出液盲插流体连接器,可以在结构尺寸限制的情况下,将进入冷板组件的冷却液同时引入两块冷板之内,而后汇流从出口流出,为热耗印制板件两面的热源同时进行贴合散热,极大地简化了整个液冷系统的设计,提高了散热效率,确保热耗印制板件设备正常工作。确保热耗印制板件设备正常工作。确保热耗印制板件设备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
,具体是一种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元器件及其组装后的电子设备的集成密度越来越大,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已经形成,将会以更快的发展趋势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随之而来的便是电子设备热流密度的剧增,这将为电子设备的热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0003]液冷冷板以其高效换热的特点在机载模块及服务器模块上有广泛应用,虽然液冷冷板的换热效率高,但是目前现有的液冷冷板组件设计只能为热耗印制板件提供单面的直接贴合散热。在整机环控系统中,热耗印制板件两面均存在热耗芯片,需要双面贴合散热时,需要设计两块独立冷板贴合,两块独立的冷板需分别设计进、出液口,使整个液冷系统的设计进一步复杂化。
[0004]专利CN216491799U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冷板散热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上冷板、下冷板,下冷板上设有出液口、上冷板上设有进液口,上冷板和下冷板内设有走液通道,上冷板和下冷板内的走液通道通过走液孔连通,上、下冷板之间还设有隔板,上冷板、下冷板、隔板为一体结构。走液孔设于进液口或出液口的远端,走液孔设有多个且尺寸由大到小排列。该专利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充分换热,但是其进液在上层部分,出液在下层部分,上冷板完成换热后,通过走液孔再进入下冷板进行换热,可见该专利在上、下冷板之间的换热不是同时进行的,换热效率的提升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可以为热耗印制板件两面的发热器件同时进行贴合散热,简化整个液冷系统的设计,确保热耗印制板件设备正常工作。
[0006]本技术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包括上冷板、下冷板、进液流体连接器、出液流体连接器、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和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所述上冷板与下冷板可拆卸连接,上冷板和下冷板通过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和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实现上、下冷板内冷却液的连通,该上冷板和下冷板共用一个进液流体连接器和一个出液流体连接器。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上方案使上冷板和下冷板共用一套进、出液盲插流体连接器,上冷板和下冷板不需要分别设计进、出液口,可以在结构尺寸限制的情况下,将进入液冷冷板组件的冷却液同时引入两块冷板之内,而后汇流从出液流体连接器流出,为热耗印制板件两面的热源同时进行贴合散热,极大地简化了整个液冷系统的设计,提高了散热效率。
[0008]进一步地,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装配有印制板和第一发热器件,该印制板上表面设有第二发热器件,第二发热器件贴合上冷板,所述的第一发热器件位于印制板下部并贴合下冷板,通过下冷板和上冷板可以分别对第一发热器件和第二发热器件同时进行散热冷
却。
[0009]进一步地,上冷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凸台,凸台内设有液冷流道,印制板上表面的第二发热器件与凸台位置对应,印制板安装到位后,第二发热器件与凸台贴合,通过该凸台方便印制板上表面的第二发热器件与上冷板进行贴合散热。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冷板设有上冷板液冷流道、上冷板进液流道及上冷板出液流道,且上冷板液冷流道与上冷板进液流道和上冷板出液流道连通;下冷板设有下冷板进液流道、下冷板出液流道以及下冷板液冷流道,且下冷板液冷流道与下冷板进液流道和下冷板出液流道连通;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的两端分别与上冷板进液流道和下冷板进液流道连通,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的两端分别与上冷板出液流道和下冷板出液流道连通。通过进、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可以使冷却液在上、下冷板之间进行分配,实现上、下冷板之间流体的连通。
[0011]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进液流体连接器、出液流体连接器分别与下冷板进液流道和下冷板出液流道连通,冷却液从进液流体连接器先进入下冷板进液流道,一部分流经下冷板液冷流道对贴合下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另一部分经过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进入上冷板进液流道,上冷板进液流道分配至上冷板各液冷流道同时对贴合上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上冷板换热后的流体汇聚至上冷板出液流道,经过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进入下冷板出液流道,最后经出液流体连接器回流至液冷系统。
[0012]进一步地,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进液流体连接器、出液流体连接器分别与上冷板进液流道和上冷板出液流道连通,冷却液先进入上冷板,再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流经上冷板液冷流道对贴合上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另一部分经过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进入下冷板,在下冷板液冷流道中对贴合下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上、下冷板换热后的流体最后汇聚至上冷板出液流道经过出液流体连接器回流至液冷系统。
[0013]进一步地,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进液流体连接器、出液流体连接器分别与上冷板进液流道和下冷板出液流道连通,冷却液先进入上冷板,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流经上冷板液冷流道对贴合上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另一部分同时经过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进入下冷板,在下冷板液冷流道中对贴合下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上、下冷板换热后的流体最后汇聚至下冷板出液流道经出液流体连接器回流至液冷系统。
[0014]进一步地,在其他一种实施例中,进液流体连接器、出液流体连接器分别与下冷板进液流道和上冷板出液流道连通,冷却液先进入下冷板,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流经下冷板液冷流道对贴合下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另一部分同时经过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进入上冷板,在上冷板液冷流道中对贴合上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上、下冷板换热后的流体最后汇聚至上冷板出液流道经出液流体连接器回流至液冷系统。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液流体连接器、出液流体连接器、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均采用盲插流体连接器,方便操作。
[0016]进一步地,上冷板上还设置有定位销,用于安装该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的液冷阵面上还设置有定位孔,在定位销及定位孔的配合引导下,通过固定螺钉将所述叠层液冷冷板组件安装固定在液冷阵面上。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
点:
[0018]本技术的上冷板和下冷板为叠层设计,印制板安装在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印制板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发热器件,印制板下部还可以安装第一发热器件,第二发热器件贴合上冷板,第一发热器件贴合下冷板。上、下冷板之间安装有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和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通过该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和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可以实现流体在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的分配流动。
[0019]本技术上冷板和下冷板共用一套进、出液盲插流体连接器,上冷板和下冷板不需要分别设计进、出液口,可以在结构尺寸限制的情况下,将进入液冷冷板组件的冷却液同时引入两块冷板之内,而后汇流从出口流出,为热耗印制板件两面的热源同时进行贴合散热,极大地简化了整个液冷系统的设计,提高了散热效率,确保热耗印制板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冷板(1)、下冷板(2)、进液流体连接器(3)、出液流体连接器(4)、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5)和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6),所述上冷板与下冷板可拆卸连接,上冷板和下冷板通过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5)和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6)实现上、下冷板内冷却液的连通,该上冷板和下冷板共用一个进液流体连接器和一个出液流体连接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装配有印制板(8)和第一发热器件(9),该印制板上表面设有第二发热器件(10),第二发热器件贴合上冷板,所述的第一发热器件位于印制板下部并贴合下冷板,通过下冷板和上冷板分别对第一发热器件和第二发热器件同时进行散热冷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上冷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凸台(11),凸台内设有液冷流道,印制板上表面的第二发热器件与凸台位置对应,印制板安装到位后,第二发热器件与凸台贴合。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上冷板设有上冷板液冷流道(12)、上冷板进液流道(13)及上冷板出液流道(14),且上冷板液冷流道与上冷板进液流道和上冷板出液流道连通;下冷板设有下冷板进液流道(15)、下冷板出液流道(16)以及下冷板液冷流道(17),且下冷板液冷流道与下冷板进液流道和下冷板出液流道连通;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的两端分别与上冷板进液流道和下冷板进液流道连通,出液连通流体连接器的两端分别与上冷板出液流道和下冷板出液流道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液冷散热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液流体连接器、出液流体连接器分别与下冷板进液流道和下冷板出液流道连通,冷却液从进液流体连接器先进入下冷板进液流道,一部分流经下冷板液冷流道对贴合下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另一部分经过进液连通流体连接器进入上冷板进液流道,上冷板进液流道分配至上冷板各液冷流道同时对贴合上冷板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散热,上冷板换热后的流体汇聚至上冷板出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长顺马朋朋张鹏飞张亚楠王奇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