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54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属于海洋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浮力体、电磁脱钩器和缆绳。浮力体通过电磁脱钩器和缆绳连接本海底装置,将二者一同设置于海底预设位置;电磁脱钩器脱钩,浮力体上浮至海面,同时通过缆绳保持与外部海底装置相连;利用AIS定位和缆绳回收海底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在尚未回收之时,上浮装置与海底装置一同布设于海底,海面上不设浮标,不会对航道等产生负面影响;需回收时,浮力体脱钩上浮,发射AIS定位信号,便于搜寻,可以实现海底装置方便高效的回收。可以实现海底装置方便高效的回收。可以实现海底装置方便高效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设备
,特别涉及海底设备上浮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海工探测等作业过程中,有大量水下传感工作节点需要布置在水底。在水下工作节点完成工作后需要对其进行回收。在现有技术中,回收主要通过(1)潜水员回收;(2)水下机器人ROV作业回收;(3)浮标牵绳定位,这三大类方式实现。
[000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811036487,公开了一种漂浮式锚链可拓展沉降颗粒捕获装置,采用漂浮式锚链,既通过第三种方式实现装置回收。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610162314,公开了一种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地层变形实时监测装置,依赖海上钻井平台,相当于需要浮标牵绳定位。这一回收方式仅能应用于部分水域,而在航道、公共水域下使用则会对船只航行、航道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
[0004]除此之外,通过潜水员回收工作流程复杂、危险,易受气象、海况等影响,实现难度大,成本高。而采用水下机器人则使用成本更高。
[0005]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以上方式的缺点,亟需一种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气候、海况,安全、可靠,且应用成本低廉的海底设备的上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气候、海况,特别适用于航道等公共水域,安全、可靠,且应用成本低廉的海底设备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具有如下构成:
[0008]该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包括:浮力体、电磁脱钩器和缆绳。其中,浮力体内设置有AIS模块、定时电路模块及电源,所述的电源分别连接并向所述的AIS模块及定时电路模块供电;电磁脱钩器设置于所述浮力体与外部海底装置之间并将二者相互固定,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连接并控制该电磁脱钩器,以控制所述的浮力体与所述外部海底装置脱钩;缆绳连接于所述浮力体与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之间,该缆绳的长度大于所述外部海底装置布置的深度。
[0009]该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中,当所述的电磁脱钩器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浮力体与外部海底装置之间时,该定时上浮装置连同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设置于海底,处于沉底状态;当所述的电磁脱钩器脱钩时,所述的浮力体与所述外部海底装置脱钩,所述的浮力体上浮于海面,处于上浮状态,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仍设置于海底,所述的浮力体与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的缆绳连接。
[0010]该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中,所述的浮力体呈梨形,该浮力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该浮力体内的上部设置有设备仓,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及电源设置于该设备仓内,
所述的AIS模块设置于该浮力体的顶部,并连接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
[0011]该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中,所述的AIS模块通过底部螺纹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浮力体的顶部,该AIS模块与浮力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该AIS模块包括AIS电路及AIS天线,所述的AIS电路位于靠近所述浮力体顶部的位置并连接于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与所述的AIS天线之间,所述的AIS天线设置于最上方。
[0012]该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中,所述的电磁脱钩器设置于所述的浮力体的底部,所述的缆绳连接于所述浮力体的底部。
[0013]该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中,所述的电磁脱钩器包括线圈、铁芯、扳机组和脱钩环,所述线圈围绕所述铁芯,所述铁芯连接所述扳机组,所述扳机组连接所述的脱钩环,所述的线圈连接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在该定时电路模块供电导通线圈时,线圈产生磁力拉动所述的铁芯,带动所述的扳机组将所述的脱钩环弹出,使该电磁脱钩器脱钩。
[0014]该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中,该浮力体底部还具有绳仓,在所述的沉底状态,所述的缆绳缠绕放置于该绳仓中,当所述的电磁脱钩器脱钩时,所述的缆绳从所述的绳仓中释放出,在所述的上浮状态,所述的缆绳连接于海面上的上浮装置与海底的外部海底装置之间。
[0015]该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中,所述设备仓的顶部还设有充电口和写码口,所述的充电口连接所述的电源,所述的写码口连接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
[0016]采用了该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通过电磁脱钩器和缆绳连接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与外部海底装置,将二者一同设置于海底预设位置;达到预设时间后,定时电路模块控制电磁脱钩器脱钩,浮力体上浮至海面,同时通过缆绳保持与外部海底装置相连;利用AIS定位信号搜寻到浮于海面上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进而利用缆绳回收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采用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在尚未需要回收之时,上浮装置与海底装置一同布设于海底,海面上不设浮标,不会对航道等产生负面影响。需回收时,浮力体脱钩上浮,发射AIS定位信号,便于搜寻,进而可以方便高效地回收海底装置。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方式简便,应用成本低廉,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气候、海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的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中的电磁脱钩器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的采用的对应手机APP软件界面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
[0024]浮力体1、电磁脱钩器2、缆绳3、AIS模块4、AIS电路41、AIS天线42、定时电路模块5、电源6、设备仓7、配重块8、外部海底装置、充电口10、写码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26]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该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包括:浮力体1、电磁脱钩器2和缆绳3。其中,浮力体1内设置有AIS模块4、定时电路模块5及电源6,所述的电源6分别连接并向所述的AIS模块4及定时电路模块5供电;电磁脱钩器2设置于所述浮力体1与外部海底装置9之间并将二者相互固定,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5连接并控制该电磁脱钩器2的动作,以控制所述的浮力体1与所述外部海底装置9脱钩;缆绳3连接于所述浮力体1与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9之间,该缆绳3的长度大于所述外部海底装置9布置的深度。当所述的电磁脱钩器2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浮力体1与外部海底装置9之间时,该定时上浮装置连同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9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体,该浮力体内设置有AIS模块、定时电路模块及电源,所述的电源分别连接并向所述的AIS模块及定时电路模块供电;电磁脱钩器,设置于所述浮力体与外部海底装置之间并将二者相互固定,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连接并控制该电磁脱钩器,以控制所述的浮力体与所述外部海底装置脱钩;缆绳,连接于所述浮力体与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之间,该缆绳的长度大于所述外部海底装置布置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电磁脱钩器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浮力体与外部海底装置之间时,该定时上浮装置连同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设置于海底,处于沉底状态;当所述的电磁脱钩器脱钩时,所述的浮力体与所述外部海底装置脱钩,所述的浮力体上浮于海面,处于上浮状态,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仍设置于海底,所述的浮力体与所述的外部海底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的缆绳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体呈梨形,该浮力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该浮力体内的上部设置有设备仓,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及电源设置于该设备仓内,所述的AIS模块设置于该浮力体的顶部,并连接所述的定时电路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AIS定位的定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IS模块通过底部螺纹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浮力体的顶部,该AIS模块与浮力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兰芬薛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葳润海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