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51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包括吸放气机构以及密封部,吸放气机构包括气囊,气囊的一端与密封部连接,密封部包括气密环和气密塞,气密环设于气囊与气密塞之间,气囊与气密环固定连接,气密环与气密塞通过嵌合组件可拆卸式地连接,气囊的内部设有牵引件,牵引件的一端与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气密塞连接,气密塞朝远离气囊的方向拉动牵引件,以使气囊的内部外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通过设置密封部嵌合组件,使气密环与气密塞可拆卸式地连接,并在气囊内部设有连接气囊和气密塞的牵引件,将气密塞与气密环分离、并拉动牵引件,气囊在牵引件的带动下内表面外翻,便能彻底清洁附着在气囊内部的灰尘、污渍。污渍。污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

技术介绍

[0002]显示模组的生产装配过程,离不开人工的操作,如人工进行外观观测、人工将显示模组安装到电测装置上等,在这些环节中,操作者通过抓取装置手动调整显示模组姿态,便于无死角检测和满足电测连接需求。
[0003]考虑到手动操作的便捷性和显示模组的玻璃板较薄易碎,多采用带气囊的多脚吸盘抓取显示模组,操作时,捏扁气囊,将多个吸盘与显示模组上的玻璃板接触,松开气囊,由于显示模组质量不算太大,气囊自恢复产生的压力差可将显示模组吸附住,且操作简单便捷,多个吸盘使显示模组的玻璃板受力均匀且吸力不算太大,不易破损。
[0004]但考虑到显示模组需要在无尘、无静电的环境中操作,每操作多脚吸盘固定时长或固定次数后,需对多脚吸盘进行清洁处理,常规的处理方式为取一本粘尘转印纸,捏扁气囊并将多脚吸盘平整贴附在粘尘纸上,将多角吸盘在粘尘纸上按压2

3次,进行吸盘粘尘,再用无尘布粘酒精清洁各个吸盘一次,完成清洁。
[0005]在上述清洁过程中,存在清洁的死角,即无法对气囊的内部进行清洁,倘若气囊内部的气体或内壁上存在灰尘、污渍,无法彻底的清洁到,会玷污后续被吸附的显示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气囊的内部进行清洁,倘若气囊内部的气体或内壁上存在灰尘、污渍,无法彻底的清洁到,会玷污后续被吸附的显示模组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包括吸放气机构以及密封部,所述吸放气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所述密封部包括气密环和气密塞,所述气密环设于所述气囊与所述气密塞之间,所述气囊与所述气密环固定连接,所述气密环与所述气密塞通过嵌合组件可拆卸式地连接,所述气囊的内部设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密塞连接,所述气密塞朝远离所述气囊的方向拉动所述牵引件,以使所述气囊的内部外翻。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通过设置密封部和嵌合组件,使气密环与气密塞可拆卸式地连接,改变了以往气囊密闭无法清洁到内部的缺点,并在气囊内部设有连接气囊和气密塞的牵引件,将气密塞与气密环分离、并拉动牵引件,气囊在牵引件的带动下内表面外翻,便能彻底清洁附着在气囊内部的灰尘、污渍,避免了在后续对显示模组清洁时、气囊内部的污渍对显示模组的污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气密塞包括嵌合部,所述嵌合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嵌合部内表面的
嵌合槽以及设于所述气密塞内表面的嵌合块,所述嵌合槽和所述嵌合块间隔布置,所述嵌合部进入所述气密环内,转动所述气密塞,以使所述嵌合块插入所述嵌合槽中。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气密塞包括拉环,所述拉环设于所述气密塞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气密塞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气密塞远离所述气密环的一端,所述抵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气密环的内径,当所述嵌合块插入所述嵌合槽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气密环彼此相对的一端紧密贴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气囊顶板以及圆台,所述气囊顶板设于所述气囊本体远离所述密封部的一端,所述气囊顶板露出于所述气囊本体外部,所述圆台与所述气囊顶板连接于所述气囊本体的内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包括锥形部,所述锥形部设于所述圆台远离所述气囊顶板的一端,所述锥形部靠近所述密封部的一端朝向所述气囊的中心倾斜形成顶点,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部的顶点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气囊顶板和所述圆台的尺寸小于所述气密环的内径尺寸,所述气囊顶板和所述圆台穿过所述气密环,以使所述气囊整体外翻。
[0017]进一步的,所述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还包括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支腿、吸盘以及支腿固定环,所述支腿固定环固定于所述气密环靠近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支腿的一端与所述支腿固定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盘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腿包括设于所述支腿内部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盘连通,所述吸盘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气密塞的水平高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的内部剖面图;
[0021]图3为图1中密封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3]气囊本体10气囊顶板11圆台12锥形块121密封部20气密环21气密塞22嵌合部221抵接部222拉环223嵌合块224嵌合槽214支腿30通气管35吸盘40支腿固定环50牵引件60
ꢀꢀ
[00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
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40,包括吸放气机构、清洁机构以及密封部20,所述密封部20用于密封所述气囊,所述吸放气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支腿30、吸盘40以及支腿30固定环,所述支腿固定环50固定于所述密封部20靠近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支腿30的一端与所述支腿固定环5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盘40固定连接,所述支腿30包括设于所述支腿30内部的通气管35,所述通气管35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盘40连通。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腿30和所述吸盘40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支腿30呈“L”型,以便更好地支撑位于所述支腿30相交处的气囊。
[0030]采用多脚吸盘40清洁显示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放气机构以及密封部,所述吸放气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所述密封部包括气密环和气密塞,所述气密环设于所述气囊与所述气密塞之间,所述气囊与所述气密环固定连接,所述气密环与所述气密塞通过嵌合组件可拆卸式地连接,所述气囊的内部设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密塞连接,所述气密塞朝远离所述气囊的方向拉动所述牵引件,以使所述气囊的内部外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塞包括嵌合部,所述嵌合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嵌合部内表面的嵌合槽以及设于所述气密塞内表面的嵌合块,所述嵌合槽和所述嵌合块间隔布置,所述嵌合部进入所述气密环内,转动所述气密塞,以使所述嵌合块插入所述嵌合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塞包括拉环,所述拉环设于所述气密塞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塞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气密塞远离所述气密环的一端,所述抵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气密环的内径,当所述嵌合块插入所述嵌合槽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气密环彼此相对的一端紧密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江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