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37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内壁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外壁固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壁螺纹相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丝杠的一端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壁与壳体的外壁相固接,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外壁固接有第二电机,所述丝杠螺母的顶部设有回收机构。通过根据齿轮不同方向转动,对一侧工件冷却时,拉动另一侧拉手将工件取出,储料槽能够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冷却,且冷却工件与取出工件不冲突,从而提升了工件的冷却效率。了工件的冷却效率。了工件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加工的工件在加工完成后有些需要使用冷却装置对工件进行冷却,此时需要冷却装置对工件进行冷却。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3438599U”名为一种机械加工冷却装置,虽然利用抽水泵和换热器再通过管道连接使其冷却水能够实现冷循环,避免水温升高导致冷却效果下降,但现有的机械部件冷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夹持伸缩杆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夹持,冷却伸缩杆工作时带动夹持伸缩杆上的工件反复浸入冷却水中,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冷却,由于夹持伸缩杆每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夹持,使得每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冷却,从而导致工件的冷却效率较低,并且高温工件迅速浸入冷却水中,会导致冷却水快速蒸发,蒸发后的冷却水容易灼伤周围操作人员的皮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没有对蒸发的冷却水进行回收利用,从而需要不断的向冷却装置中添加冷却水,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增加了工件的冷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夹持伸缩杆每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夹持冷却,从而导致工件的冷却效率较低,蒸发的冷却水容易灼伤操作人员皮肤,且蒸发的冷却水没有回收,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增加了工件的冷却成本,而提出的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内壁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外壁固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壁螺纹相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丝杠的一端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壁与壳体的外壁相固接,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外壁固接有第二电机,所述丝杠螺母的顶部设有回收机构。
[0007]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弯板、储料槽和拉手;
[0008]所述齿轮的后端面与冷却装置主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齿轮的外壁与齿条的内侧相啮合,所述齿条的外侧与冷却装置主体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齿条的顶部与弯板的内侧相固接,所述弯板的内壁与储料槽的外壁相卡接,所述储料槽的顶部与拉手的底部相固接。
[0009]所述齿轮的正端面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固接。
[0010]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外筒、储水桶、吸气泵、进气管和集气罩;
[0011]所述外筒的底部与丝杠螺母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外筒的内壁与储水桶的外壁滑动
卡接,所述外筒的内壁连通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底部与丝杠螺母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吸气泵的一端与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集气罩的顶部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主体一端连通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壁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与冷却装置主体一侧相连通。
[001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根据齿轮不同方向转动,对一侧工件冷却时,拉动另一侧拉手将工件取出,储料槽能够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冷却,且冷却工件与取出工件不冲突,从而提升了工件的冷却效率;
[0014]通过接通吸气泵的外接电源,吸气泵通过集气罩将冷却水蒸气吸入进气管内部,冷却水蒸气通过吸气泵进入储水桶内部,外筒内部的制冷装置对储水桶内部的蒸汽冷却后进行回收,蒸发的冷却水不会灼伤操作人员皮肤,且蒸发的冷却水回收利用,不会浪费水资源同时降低了工件的冷却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齿轮、齿条和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丝杠、丝杠螺母和第一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冷却装置主体,2、冷却机构,201、齿轮,202、齿条,203、弯板,204、储料槽,205、拉手,2a1、滑槽,2a2、滚轮,3、壳体,4、丝杠,5、丝杠螺母,6、第一电机,7、回收机构,701、外筒,702、储水桶,703、吸气泵,704、进气管,705、集气罩,8、冷却箱,9、水泵,10、水管,11、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参照附图1

4:本实施例1中,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1,冷却装置主体1的内壁设有冷却机构2,冷却机构2对工件进行冷却,冷却装置主体1的外壁固接有壳体3,冷却装置主体1对额壳体3固定,壳体3的内壁转动相连有丝杠4,壳体3对丝杠4限位,丝杠4的外壁螺纹相接有丝杠螺母5,丝杠4带动丝杠螺母5移动,丝杠螺母5的外壁与壳体3的内壁转动相连,壳体3对丝杠螺母5限位,丝杠4的一端固接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为丝杠4提供动力,第一电机6的外壁与壳体3的外壁相固接,第一电机6的型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冷却装置主体1的外壁固接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为伺服电机,第二电机11的型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满足使用需求即可,丝杠螺母5的顶部设有回收机构7,回收机构7对冷却蒸汽进行回收。
[0023]冷却机构2包括齿轮201、齿条202、弯板203、储料槽204和拉手205,齿轮201的后端面与冷却装置主体1的内壁转动相连,冷却装置主体1对齿轮201限位,齿轮201的外壁与齿条202的内侧相啮合,齿轮201带动齿条202移动,齿条202的外侧与冷却装置主体1的内壁滑动卡接,冷却装置主体1对齿条202限位,齿条202的顶部与弯板203的内侧相固接,齿条202带动弯板203移动,弯板203的内壁与储料槽204的外壁相卡接,弯板203对储料槽204限位,
储料槽204的顶部与拉手205的底部相固接,拉手205方便储料槽204向外拉出,齿轮201的正端面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相固接,第二电机11为齿轮201提供动力。
[0024]回收机构7包括外筒701、储水桶702、吸气泵703、进气管704和集气罩705,外筒701的底部与丝杠螺母5的顶部相固接,丝杠螺母5带动外筒701移动,外筒701的内壁与储水桶702的外壁滑动卡接,外筒701对储水桶702限位,外筒701的内壁连通有吸气泵703,吸气泵703将气体吸入外筒701内部,吸气泵703的底部与丝杠螺母5的顶部相固接,丝杠螺母5带动吸气泵703移动,吸气泵703的型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吸气泵703的一端与进气管704的一端相连通,吸气泵703通过进气管704将蒸发后的冷却蒸汽吸入,进气管704的一端与集气罩705的顶部相连通,集气罩705通过进气管704将冷却蒸汽吸入内部,冷却装置主体1一端连通有冷却箱8,冷却箱8的型号与引用文件中的型号相同,冷却箱8的内壁连通有水泵9,水泵9的型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满足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主体(1)的内壁设有冷却机构(2),所述冷却装置主体(1)的外壁固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内壁转动相连有丝杠(4),所述丝杠(4)的外壁螺纹相接有丝杠螺母(5),所述丝杠螺母(5)的外壁与壳体(3)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丝杠(4)的一端固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外壁与壳体(3)的外壁相固接,所述冷却装置主体(1)的外壁固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丝杠螺母(5)的顶部设有回收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齿轮(201)、齿条(202)、弯板(203)、储料槽(204)和拉手(205);所述齿轮(201)的后端面与冷却装置主体(1)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齿轮(201)的外壁与齿条(202)的内侧相啮合,所述齿条(202)的外侧与冷却装置主体(1)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齿条(202)的顶部与弯板(203)的内侧相固接,所述弯板(203)的内壁与储料槽(204)的外壁相卡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权王莹刘洪兵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朗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