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27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对讲机手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其结构包括外壳和固装于外壳内侧的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分别固设有微控制单元、降噪芯片、至少一组的按钮和电池;所述按钮由外壳内部穿出于外侧,电池与至少一组的按钮电连接,至少一组的按钮分别与微控制单元和降噪芯片电连接;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侧面或两侧面还分别与MIC输入接头和K头转接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壳外侧固装有扬声器,外壳外侧固设有充电口且其与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单独设置电池以进行降噪芯片的供电使用,由按钮进行控制连接与断开,以保证在不嘈杂的环境下,可不使用降噪功能,节省电能。节省电能。节省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


[0001]本技术属于对讲机手咪
,特别涉及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

技术介绍

[0002]手咪,是对讲机的一种(改良后更方便携带和使用),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过话的场合;
[0003]现有的手咪(如申请号:一种运用于车载对讲机AI智能降噪手咪,CN202122100365.X)所示,采用有声音过滤部件,以提高声音传输清晰度的效果,但在不嘈杂的环境下,亦也使用降噪功能是没有必要的,浪费了用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包括外壳和固装于外壳内侧的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分别固设有微控制单元、降噪芯片、至少一组的按钮和电池;
[0008]所述按钮由外壳内部穿出于外侧,电池与至少一组的按钮电连接,至少一组的按钮分别与微控制单元和降噪芯片电连接;
[0009]降噪芯片为IG1600芯片。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侧面或两侧面还分别与MIC输入接头和K头转接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壳外侧固装有扬声器,外壳外侧固设有充电口且其与电池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扬声器、K头转接线的一端和MIC输入接头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K头转接线和MIC输入接头均由外壳内部穿出于外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MIC输入接头连接有麦克风。
[0014]进一步的,所述K头转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对讲机主体。
[0015] (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通过单独设置电池24以进行降噪芯片22的供电使用,由按钮23进行控制连接与断开,以保证在不嘈杂的环境下,可不使用降噪功能,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
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其一电路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电路图;
[0022]图中:外壳

10、电路基板

20、微控制单元

21、降噪芯片

22、按钮

23、电池

24、MIC输入接头

25、麦克风

251、K头转接线

26、讲机主体

261、扬声器

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包括外壳10和固装于外壳10内侧的电路基板20;
[0024]所述电路基板20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如图1,设于前侧面)分别固设(可为锡焊方式等等)有微控制单元21、降噪芯片22、至少一组的按钮23和电池24(锂电池等等);
[0025]所述按钮23由外壳10内部穿出于外侧,露出于外壳10内外侧以提供按钮的按压操作;
[0026]电池24与至少一组的按钮23电连接,至少一组的按钮23分别与微控制单元21和降噪芯片22电连接(以通过加设电池24以进行降噪芯片22的供电使用,由按钮23进行控制连接与断开,节省电能);
[0027]降噪芯片22为IG1600芯片(以此当中的音频解码功能进行搭建降噪功能,由K头转接线26与讲机主体261相连接来传输音频信号,通话声音清楚,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可过滤各种环境下的接收、传输复杂噪声、降噪强,实用性强)。
[0028]其中,所述电路基板20的一侧面或两侧面还分别与MIC输入接头25和K头转接线26的一端固定(可为锡焊方式等等)连接(MIC输入接头25连接有麦克风251)(K头转接线26的另一端连接有对讲机主体261);
[0029]外壳10外侧固装有扬声器30(用于播放音频);
[0030]外壳10外侧固设有充电口(进行连接外部电源)且其与电池24电连接。
[0031]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21分别与扬声器30、K头转接线26的一端和MIC输入接头25电连接。
[0032]其中,所述K头转接线26和MIC输入接头25均由外壳10内部穿出于外侧。
[0033]包括以下工作方式:
[0034]1)、噪音环境开启式发送(按钮23已通过电池24接电微控制单元21、降噪芯片22):在麦克风251处输入需要发送的语音,传至MIC输入接头25后,经过微控制单元21进行传至降噪芯片22进行滤除非人声音,再由K头转接线26传给对讲机主体261进行送话;
[0035]2)、噪音环境开启式接收(按钮23已通过电池24接电微控制单元21、降噪芯片22):对讲机主体261收到语音后,通过K头转接线26传给微控制单元21传至降噪芯片22处理,再传至扬声器30处发声;
[0036]3)、非噪音环境关闭式发送(按钮23断开电池24接电微控制单元21):在麦克风251处输入需要发送的语音,传至MIC输入接头25后,经过微控制单元21直接由K头转接线26传给对讲机主体261进行送话;
[0037]4)、非噪音环境关闭式接收(按钮23断开电池24接电微控制单元21):对讲机主体
261收到语音后,通过K头转接线26传至微控制单元11,再直接传至扬声器30处发声。
[0038]请参阅图3与图2:
[0039]所述图2的标号1:为MIC输入接头25的电路图;
[0040]所述图2的标号2:为降噪芯片22当中音频解码输出的电路图;
[0041]所述图2的标号3:为按钮23连接传输的降噪电路开关电路图;
[0042]所述图3的标号4:为K头转接线26传输的电路图;
[0043]所述图3的标号5:为微控制单元21的电路图。
[0044]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包括外壳(10)和固装于外壳(10)内侧的电路基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20)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分别固设有微控制单元(21)、降噪芯片(22)、至少一组的按钮(23)和电池(24)组;所述按钮(23)由外壳(10)内部穿出于外侧,电池(24)与至少一组的按钮(23)电连接,至少一组的按钮(23)分别与微控制单元(21)和降噪芯片(22)电连接;降噪芯片(22)为IG1600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20)的一侧面或两侧面还分别与MIC输入接头(25)和K头转接线(26)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壳(10)外侧固装有扬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伟吴景煜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得纯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