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检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软包电池制造过程中,通过电压和电流检验电池性能是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导线截面积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也就越大,对于一些超大的软包电池,工作电流较大,所需极耳尺寸相应也较大。在对超大软包电池进行检测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同一个极耳上设置多个夹子来导通极耳,以提供更大的载流面积,满足对超大软包电池检测的需求,然而这种方法在将夹子夹在极耳上的时候,数量多操作繁琐,而且每个夹子手动夹紧位置浮动较大,不易控制间距,影响夹子整体在极耳上位置布置精度,相互之间可能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检测工装,能够快速、高质量的对超大尺寸软包电池极耳进行装夹导通,提高测试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检测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弹性夹,各个所述弹性夹的夹持面平齐,且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导通极耳的插片端子,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检测工装,用于导通待测软包电池的极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面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弹性夹(2),各个所述弹性夹(2)的夹持面平齐,且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导通极耳的插片端子(3),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施力结构(4),所述施力结构(4)能够向各个所述弹性夹(2)施加作用力,使所有的所述弹性夹(2)夹口同步张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2)均为结构和尺寸相同的A字形夹,包括第一夹板(21)、第二夹板(22)和扭簧(23),所述第一夹板(21)呈长条板状,贴合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22)包括夹持段(221)、折弯过渡段(222)和主体段(223),所述夹持段(221)和所述主体段(223)均呈板状,所述夹持段(221)贴合设于所述第一夹板(21)的一端顶面,所述主体段(223)与所述第一夹板(21)呈一定夹角布置,且通过所述折弯过渡段(222)与所述夹持段(2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2)还包括转轴(24),所述转轴(24)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支撑侧板(211)和第二支撑侧板(224),所述第一支撑侧板(211)呈三角形,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21)的顶面中部两侧,所述第二支撑侧板(224)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蓝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