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组件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14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和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表面,并且在电极组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组成的投影平面中,第一保护层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正极极耳的第一区域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极组件,在保护极耳毛刺不会刺穿隔膜的基础上,能够兼顾电池的能量。能够兼顾电池的能量。能够兼顾电池的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组件和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和电池,涉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是一种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包括电极组件和封装该电极组件的外壳,电极组件通常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中分别包括活性物质,通过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为电池提供能量,隔膜位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防止二者接触发生短路,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分别连接有极耳,实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与电池外电路的连接。
[0003]为了避免极耳上的毛刺刺穿隔膜,导致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接触发生短路,一般会在极耳上设置保护层,但是,常用的保护层也阻挡了离子的通过,导致保护层贴住的部分无法进行电化学反应,影响电池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设置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表面的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具有若干个孔,能够使离子穿过,在保护极耳毛刺不会刺穿隔膜的基础上,能够兼顾电池的能量。
[000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极组件的电池。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卷绕成形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正极集流体连接,所述第二区域从第一区域沿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正极集流体外部;
[0007]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具有若干个孔,能够使得离子穿过所述第一保护层相互平行的两个表面;
[0008]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表面,并且在所述电极组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组成的投影平面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
[000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极耳,所述负极极耳分为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负极集流体连接,所述第四区域从第三区域沿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负极集流体外部;
[0010]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能够阻挡离子穿过所述第二保护层相互平行的两个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表面,且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三区域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
[001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负极极片表面的第二保护层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设置在正极极片表面的第二保护层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内。
[001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平行且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正极极耳的第一区域连接,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或不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投影;
[0013]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正极集流体的表面和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远离集流体的表面。
[001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极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远离负极集流体的表面也设置有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表面的第一保护层与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表面的第一保护层相对。
[001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平行且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负极极耳的第三区域连接,所述第四表面设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正投影不覆盖所述第三区域在负极集流体上的正投影;
[0016]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远离负极集流体的表面。
[001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极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远离正极集流体的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表面的第二保护层与设置在所述负极极片表面的第二保护层相对。
[001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平行且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负极极耳的第三区域连接,所述第四表面设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三区域在负极集流体上的正投影;
[0019]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远离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远离负极集流体的表面。
[002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极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远离正极集流体的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
[0021]设置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表面的第一保护层与设置在所述负极极片表面的第一保护层相对,设置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表面的第二保护层与设置在所述负极极片表面的第二保护层相对。
[002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极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靠近卷绕终点一侧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能够阻挡离子穿过所述第二保护层相互平行的两个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向卷绕终点一侧延伸至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至少部分表面。
[002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胶层,所述胶层包括聚苯乙烯、聚异丁烯、聚丙烯、环氧化聚异丁烯、聚苯丁烯、聚丁氰中的一种。
[002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剥离强度相同或不同。
[0025]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电极组件。
[002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电极组件以及封装所述电极组件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保护层。
[0027]本技术的实施,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0028]1、本技术通过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表面设置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具有若干个孔,能够使离子穿过,实现了第一保护层覆盖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间的电化学反应,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电极组件,在保护极耳毛刺不会刺穿隔膜的基础上,能够兼顾电池的能量。
[0029]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极组件的电池,具备较高的能量以及较好的安全性。
[0030]3、当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时,其外壳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之间的第一保护层,由于第一保护层具有若干个孔,能够使离子通过,有助于改善电解液对电极组件的浸润性,提高纽扣电池的能量和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卷绕成形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正极集流体连接,所述第二区域从第一区域沿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正极集流体外部;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具有若干个孔,能够使得离子穿过所述第一保护层相互平行的两个表面;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表面,并且在所述电极组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组成的投影平面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胶层,所述胶层包括聚苯乙烯、聚异丁烯、聚丙烯、环氧化聚异丁烯、聚苯丁烯、聚丁氰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极耳,所述负极极耳分为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负极集流体连接,所述第四区域从第三区域沿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所述负极集流体外部;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能够阻挡离子穿过所述第二保护层相互平行的两个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表面,且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三区域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负极极片表面的第二保护层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设置在正极极片表面的第二保护层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平行且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正极极耳的第一区域连接,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或不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正极集流体的表面和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远离集流体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远离负极集流体的表面也设置有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表面的第一保护层与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表面的第一保护层相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平行且相对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燕朱秀珍杨昌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