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09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包括腰带(1),腰带(1)上设有防护气囊(2)和碰撞气囊(3),防护气囊(2)与碰撞气囊(3)连通,碰撞气囊(3)内设有点火器(4),点火器(4)上连接有位于碰撞气囊(3)外侧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壳体(5),壳体(5)内设有摆杆(6),摆杆(6)的上端与壳体(5)的顶部万向活动连接,摆杆(6)的下端设有配重块(7),壳体(5)的下部设有锥面型的压力传感膜片(8),压力传感膜片(8)的内侧设有上导电环(9)和下导电环(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护气囊打开速度较快的优点。速度较快的优点。速度较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老年人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髋部是老年人最易发生的骨折部位之一,普遍为摔倒时引起。为了避免髋部骨折,采用气囊对髋部进行防护是比较好的解决手段,比如公开号CN114223992B的一种用于预防老年行走防摔装置,包括腰带,腰带上设有防摔气囊,防摔气囊上连接有放置叠氮化钠和硝酸钾的碰撞气囊,碰撞气囊的一侧设有碰撞机构,碰撞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腰带上的支撑块,支撑块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该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齿条,条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该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与碰撞气囊相配合的撞击块,撞击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弧形轮廓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限位块配合的第二限位块。碰撞机构还包有固定连接在齿条上的抵块,抵块和转动块上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斜面,抵块靠近撞击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抵块的一端与撞击块固定连接。其工作原理是,老年人走路发生晃动时,陀螺仪的旋转轴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使得齿条沿支撑块上开设的滑槽向碰撞气囊方向缓慢滑动,由于转动块的下表面的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此时相配合,使得在齿条向碰撞气囊方向滑动时,撞击块此时不会滑动,直至当老年人摔倒时,此时陀螺仪的旋转轴转动角度大,使得齿条的滑动行程增大,从而齿条上抵块的斜面与转动块的斜面相抵,随后使得转动块沿抵块的斜面以支撑杆为圆心做向上方向的圆周运动,从而第一限位块不与第二限位块相配合,此时第一弹簧的弹力得以释放,使得撞击块快速向碰撞气囊上撞击,从而使得碰撞气囊内的叠氮化钠和硝酸钾发生反应,快速产生大量的氮气为防摔气囊充气,使得防摔气囊快速张开,对老年人的腰部和髋部进行保护,避免由于老年人身体脆弱,骨质疏松,而留下后遗症的效果。
[0003]现有预防老年行走防摔装置利用陀螺仪智能的检测老年人的状态,通过打开防护气囊保护老年人髋部,减少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几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齿条的重量较大,而陀螺仪自身能够产生的驱动力很小,导致老年人在摔倒时,齿条获得的加速度很低,并且齿条移动过程中还要要克服第一弹簧第二限位块的阻力,导致老年人在摔倒时,齿条难以快速的响应而驱动撞击块打击到碰撞气囊,防护气囊的打开速度较慢,当老年人在外力作用下快速摔倒时,防护气囊可能来不及打开,难以发挥保护作用。
[0004]因此,现有预防老年行走防摔装置存在防护气囊可能来不及打开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本技术具有防护气囊打开速度较快的优点。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包括腰带,腰带上设有防护气囊和碰撞气囊,防护气囊与碰撞气囊连通,其特征在于:碰撞气囊内设有点火器,点火器上连接有位于碰撞气囊外侧的检测机构;
[0007]检测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摆杆,摆杆的上端与壳体的顶部万向活动连接,摆杆的下端设有配重块,壳体的下部设有锥面型的压力传感膜片,压力传感膜片的内侧设有上导电环和下导电环,压力传感膜片、上导电环和下导电环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电池。
[0008]前述的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上小下大的圆锥部,压力传感膜片固定在圆锥部的内壁上。
[0009]前述的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中,所述上导电环和下导电环的材质均为导电橡胶。
[0010]前述的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中,所述摆杆的上方设有十字形的交叉轴,交叉轴由第一轴和第二轴组成,第一轴的轴线、第二轴的轴线和配重块的轴线相交,第一轴的两端均与壳体轴承连接,第二轴通过U形的支架连接摆杆,支架的中部与摆杆固定,支架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轴的两侧且均与第二轴轴承连接。
[0011]前述的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中,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壳体上。
[0012]前述的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中,所述防护气囊俯视为C型,防护气囊上设有多根竖向的条状结合部,通过多个结合部分隔成多个互为连通的气室。
[0013]前述的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中,所述配重块的底部设有绒毛,绒毛的下端与壳体的内侧底面弹性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对检测机构做了改进,将检测机构的壳体老年人的身体保持相对固定后,由于摆杆万向活动连接在壳体的顶部,摆杆的下端设置配重块,摆杆基本处于竖直状态,当老年人摔到的时候,摆杆相对于壳体转动,转动至一定程度后,配重块撞击到壳体,连接上下导电环,使上下导线环之间导通,向控制器输出第一信号,同时,当撞击力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压力传感器上形成第二信号,控制器同时接受到两个信号后,使点火器工作,使碰撞气囊内产生大量气体,输送到防护气囊中,防护气囊膨胀,保护髋部。本技术通过人体摔倒时的力带动壳体相对配重块旋转,壳体可以获得较大的驱动力,反应灵敏,可以及时检测到老年人的状态,防护气囊的打开速度快,确保了老年人的安全。
[0015]因此,本技术具有防护气囊打开速度较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2是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交叉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防护气囊展平时的正视图。
[0020]图5是老年人行走时摆杆的摆动幅度示意图。
[0021]图6是老年人在弯腰等动作下摆杆的摆动幅度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记为:1

腰带,2

防护气囊,3

碰撞气囊,4

点火器,5

壳体,6

摆杆,7

配重块,8

压力传感膜片,9

上导电环,10

下导电环,11

控制器,12

第二轴,13

第一轴,14

支架,15

结合部,16

圆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4]实施例。一种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皮带式的腰带1,腰带1上设有防护气囊2和碰撞气囊3,防护气囊2与碰撞气囊3连通,碰撞气囊3内设有点火器4,点火器4上连接有位于碰撞气囊3外侧的检测机构。
[0025]检测机构包括连接在腰带上的壳体5,壳体5内设有摆杆6,摆杆6的上端与壳体5的顶部万向活动连接,摆杆6的下端设有圆台形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包括腰带(1),腰带(1)上设有防护气囊(2)和碰撞气囊(3),防护气囊(2)与碰撞气囊(3)连通,其特征在于:碰撞气囊(3)内设有点火器(4),点火器(4)上连接有位于碰撞气囊(3)外侧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壳体(5),壳体(5)内设有摆杆(6),摆杆(6)的上端与壳体(5)的顶部万向活动连接,摆杆(6)的下端设有配重块(7),壳体(5)的下部设有锥面型的压力传感膜片(8),压力传感膜片(8)的内侧设有上导电环(9)和下导电环(10),压力传感膜片(8)、上导电环(9)和下导电环(10)均连接控制器(11),控制器(11)上设有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上设有上小下大的圆锥部(16),压力传感膜片(8)固定在圆锥部(16)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弹出气囊的老年人摔倒智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环(9)和下导电环(10)的材质均为导电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巧慧靳宗振曾毅王蒙湘王琦刘娜刘琪曹俐莉李紫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