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88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包括覆板和设于覆板下方的水凝胶层,所述覆板上开设有与水凝胶层适配的通槽,所述覆板上表面、对应通槽对称两侧的侧壁处连接有凸出于覆板上表面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覆盖于通槽上表面设置的囊袋,所述囊袋朝向通槽的一侧外表面上连接有与水凝胶层适配的缓释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凝胶敷料,囊袋可使得敷料更好的与创面接触,同时对创口施加压力,减少渗出以保护和清洁创面,促进伤口愈合,此外具有一定弹性和体积的囊袋可对创口进行保护,在创口部位受到撞击时为其阻挡并消除冲击力,避免创口二次受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


[0001]本技术涉及烧伤创面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

技术介绍

[0002]敷料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其取代了受损皮肤的重要功能,并一直作用至伤口愈合及皮损愈合,它能抵御机械因素(如脏物、碰撞、发炎等)、抵御污染和化学刺激,防止二度感染,防止干燥和体液丢失(电解质丢失),防止热量丢失,除了对伤口实行全面保护外,还能通过清创主动影响伤口愈合过程,创造促进伤口愈合的微环境,水凝胶敷料为高含水量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自动调节伤口的湿润度,有少量吸收渗液的能力,不粘伤口,容易去除。
[0003]在敷料过程中,水凝胶吸收创口渗出物能力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脱胶或破裂剥离,导致创面浸渍难愈合;此外,病人活动或移动过程中难免会碰到或撞击到创口,致使创口直接受创造成二次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囊袋可使得敷料更好的与创面接触,同时对创口施加压力,减少渗出以保护和清洁创面,促进伤口愈合,此外具有一定弹性和体积的囊袋可对创口进行保护,在创口部位受到撞击时为其阻挡并消除冲击力,避免创口二次受伤。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包括覆板和设于覆板下方的水凝胶层,所述覆板上开设有与水凝胶层适配的通槽,所述覆板上表面、对应通槽对称两侧的侧壁处连接有凸出于覆板上表面设置的两个安装板;
[0007]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覆盖于通槽上表面设置的囊袋,所述囊袋朝向通槽的一侧外表面上连接有与水凝胶层适配的缓释层。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囊袋两侧均连接有密封座,所述囊袋内部设有油囊,所述油囊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密封座固定连接且所述油囊悬设于囊袋内部。
[0009]具体的,油囊即可分割囊袋的内部空间,也可增加囊袋的撞击弹性,增强囊袋对冲击力的消除和缓冲。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安装板设置的让位槽,所述囊袋两端的密封座均连接有置于让位槽内的导向杆,所述让位槽靠近覆板的一端与一让位孔连通,所述让位槽远离覆板的一端与一限位孔连接,所述让位孔和限位孔均贯穿安装板设置。
[0011]具体的,安装板上开设的通槽可方便囊袋的安装和摘取,同时在囊袋体积和重量发生变化时囊袋可通过导向杆在通槽内移动,避免囊袋对创口的过度压迫。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油囊悬设于囊袋内部且所述油囊外周侧缘与囊袋内侧壁密封固
定连接,所述油囊将囊袋内部空间分隔为靠近通槽的隔腔一和远离通槽的隔腔二,所述隔腔一和隔腔二互不连通设置。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座对应隔腔一处连接有与隔腔一内部连通的连接管一,所述密封座对应隔腔二处连接有与隔腔二内部连通的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上均设有阀门。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采用尼龙材质,所述安装板底部通过PVC板粘接于覆板上表面。
[00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1、本技术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囊袋可使得敷料更好的与创面接触,同时对创口施加压力,减少渗出以保护和清洁创面,促进伤口愈合,此外具有一定弹性和体积的囊袋可对创口进行保护,在创口部位受到撞击时为其阻挡并消除冲击力,避免创口二次受伤。
[0017]2、本技术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油囊既可分割囊袋的内部空间,使得囊带内填充不同工质,其本身也可增加囊袋的撞击弹性,增强囊袋对冲击力的缓冲和消除。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技术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的囊袋示意图。
[0020]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00、水凝胶层;1、覆板;2、通槽;3、安装板;31、让位槽;32、让位孔;33、限位孔;4、囊袋;5、油囊;6、密封座;7、缓释层;8、隔腔一;9、隔腔二;10、连接管一;11、连接管二;12、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施例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结合图1和图2,包括覆板1和设于覆板1下方的水凝胶层100,覆板1采用与皮肤贴合的柔性且具有拉伸弹性的材质,所述覆板1上开设有与水凝胶层100适配的通槽2,水凝胶层100的面积大于通槽2的面积,将水凝胶层贴覆于创面上,然后将通槽对应于水凝胶层上且使得水凝胶层裸露,覆板周围具有与创面周围皮肤贴合的绑带或粘贴部,通过覆板将水凝胶层固定在创面上方。
[0022]所述覆板1上表面、对应通槽2对称两侧的侧壁处连接有凸出于覆板1上表面设置的两个安装板3,其中安装板3采用尼龙材质,尼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度,在承载重量的同时可避免变形,所述安装板3底部通过PVC板粘接于覆板1上表面,PVC可用做超强粘钩,安装板通过PVC板与覆板即可稳定连接,也可方便拆卸,具体的,可在PVC板上表面开设滑槽,安装板底部与滑槽呈卡扣连接,方便安装板的固定和拆卸,实现安装板的重复利用,在更换覆板时安装板仍能继续使用。
[0023]所述安装板3上开设有贯穿安装板3设置的让位槽31,所述囊袋4两端的密封座6均连接有置于让位槽31内的导向杆12,所述让位槽31靠近覆板1的一端与一让位孔32连通,所述让位槽31远离覆板1的一端与一限位孔33连接,所述让位孔32和限位孔33均贯穿安装板3设置,安装板上开设的通槽可方便囊袋的安装和摘取,同时在囊袋体积和重量发生变化时
囊袋可通过导向杆在通槽内移动,避免囊袋对创口的过度压迫,为囊袋提供活动空间。
[0024]两个所述安装板3之间连接有覆盖于通槽2上表面设置的囊袋4,所述囊袋4朝向通槽2的一侧外表面上连接有与水凝胶层100适配的缓释层7,缓释层7包括向水凝胶层100方向依次设置的纱布层、吸液层和灭菌层,灭菌层内包裹有噬菌体裂解酶,可进行创口灭菌并阻止创口细菌繁殖,吸液层内包裹有壳聚糖,壳聚糖吸液层具有良好的吸液性能,能够快速吸收创口的渗出物,防止水凝胶层因吸收过多的渗出物而膨胀破裂,影响创面的恢复效果,纱布层可起到固定作用,同时防止外界细菌进入。
[0025]所述囊袋4内部设有油囊5,所述油囊5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密封座6固定连接且所述油囊5悬设于囊袋4内部,油囊5外周侧缘与囊袋4内侧壁密封固定连接,即油囊和囊袋形成双层袋结构,且双层袋的两个层袋之间具有间隙,油囊内部填充有介质油,有一定的弹性变形,油囊和囊袋的开口端在同一侧且均穿过密封座且二者的开口端独立密封,油囊5将囊袋4内部空间分隔为靠近通槽2的隔腔一8和远离通槽2的隔腔二9,所述隔腔一8和隔腔二9互不连通设置,密封座6对应隔腔一8处连接有与隔腔一8内部连通的连接管一10,所述密封座6对应隔腔二9处连接有与隔腔二9内部连通的连接管二11,所述连接管一10和连接管二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覆板(1)和设于覆板(1)下方的水凝胶层(100),所述覆板(1)上开设有与水凝胶层(100)适配的通槽(2),所述覆板(1)上表面、对应通槽(2)对称两侧的侧壁处连接有凸出于覆板(1)上表面设置的两个安装板(3);两个所述安装板(3)之间连接有覆盖于通槽(2)上表面设置的囊袋(4),所述囊袋(4)朝向通槽(2)的一侧外表面上连接有与水凝胶层(100)适配的缓释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4)两侧均连接有密封座(6),所述囊袋(4)内部设有油囊(5),所述油囊(5)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密封座(6)固定连接且所述油囊(5)悬设于囊袋(4)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上开设有贯穿安装板(3)设置的让位槽(31),所述囊袋(4)两端的密封座(6)均连接有置于让位槽(31)内的导向杆(12),所述让位槽(31)靠近覆板(1)的一端与一让位孔(32)连通,所述让位槽(31)远离覆板(1)的一端与一限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鑫邢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