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580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包括装配在换热站内的换热器、二次网除污器和循环泵,二次网除污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A与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通,循环泵装配在管道A上,还包括除锈系统、管道B和管道C;除锈系统包括防腐罐,防腐罐顶部通过药剂加注管与二次网除污器的进水口连通;防腐罐下端一侧通过管道C连接至管道A上;防腐罐内部且设置有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除锈系统与供热系统的二次网除污器并联设置,利用循环泵带动供热水流经防腐罐对水质进行除锈处理,防腐罐内设置的过滤器可截留过滤循环水中的锈瘤和其他杂质,不仅缓解了二次网除污器的使用压力,还提高了循环水的水质,使得循环水中的药剂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系统
,尤其涉及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居民普遍采用集中供暖方式进行供热。热电厂通过城市高温供热管道将热水送至各居民小区、企业中的供热站。在供热站,高温管道(以下简称一次网)中的热水与进入居民室内暖气片或地盘管(以下简称二次网)的热水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经过换热后,二次网中热水流入各居室中。一次网中热水流回热电厂进行重新加热。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集成式供热站,主要采用的技术为:一次热源通过一次管网送到供热站,先经一次网除污器过滤后并进入板式换热器内,通过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将一次热源的热量交换到二次供热管道内,二次供热管道引出至热用户;从热用户回来的二次水回水经过二次网除污器过滤,经由变频循环泵进入板式换热器,被一次管网内的高温水加热后进行供热,高温水进入板式换热器后,变成一次管网回水,返回热源,进行一二次整体供热系统的换热循环。
[0004]现有供热二次网水系统一般采用自来水,大都采用离子交换软化水处理设备对二次网循环水进行处理,自来水由水箱流经软化水处理设备,软化水处理设备内加注药剂,通过化学反应对自来水进行处理,水经软化处理后进入补水管道,在供热系统内循环。由于软化水系统采购成本高,且需定期加盐,耗电,原材料价格较高,整个系统必须定期维修保养,人力、物资投入较多,实践中已逐步被弃用。针对该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4757078U的专利公开一种集成式供热站,其公开了从热用户回来的二次水回水经过二次网除污器过滤,经由变频循环泵进入板式换热器,被一次管网内的高温水加热后进行供热。并且,该技术为了解决系统不失水使得软化水装置闲置造成的设备腐蚀难题,通过在二次网除污器与板式换热器连通路径中增设循环水加药机,循环水加药机的出液口连通至二次网除污器流通至板式换热器的通路上,需要使用定时向循环水中通入药剂,药剂混入循环水中流经各个管道和设备,进而可降低管道和设备被腐蚀的可能性。虽然该技术解决了系统不失水使得软化水装置闲置造成的设备腐蚀难题,但是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该技术是通过将药剂直接加入循环水中,循环水流经的管道和设备,药剂在水中微溶后在管壁形成可自动修复保护膜,阻止水中微生物对金属材质的腐蚀及生垢,且药剂还渗入管道与设备上的锈瘤使其脱落而光洁管壁和设备。但是,脱落的锈瘤会混在循环水中,不仅影响循环水的水质,会降低药剂的除锈和防腐性能,且循环水中锈瘤的去除只能依赖于除污器进行过滤,这样会造成除污器的使用压力,进而影响供热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现有的供热系统的防腐除锈效果差,进而影响循环水水质和增大设备使用压力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包括装配在换热站内的换热器、二次网除污器和循环泵,所述换热器上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二次网除污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A与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循环泵装配在管道A上,还包括除锈系统、管道B和管道C;
[0009]所述除锈系统包括防腐罐,所述防腐罐立式放置于换热站内;
[0010]所述防腐罐顶部连接有药剂加注管,所述药剂加注管的进口通过法兰与管道B的一端口拆卸连接,所述管道B的另一端口与二次网除污器的进水口连通;
[0011]所述防腐罐下端一侧设有出液口,所述防腐罐的出液口通过法兰与管道C一端口拆卸连接,所述管道C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连接至管道A上;
[0012]所述防腐罐内部且设置有过滤器。
[0013]本技术通过将除锈系统与供热系统的二次网除污器并联设置,利用循环泵带动供热水流经防腐罐对水质进行除锈处理,防腐罐内设置的过滤器可截留过滤循环水中的锈瘤和其他杂质,不仅缓解了二次网除污器的使用压力,还提高了循环水的水质,干净的循环水在流经管道以及设备时,循环水中的药剂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使供热管道壁上的锈瘤脱落、防止供热管道内的结垢及氧化腐蚀,进而减少管道及热用户端散热器的堵塞,提高供热效果。
[0014]优选地,所述防腐罐另一侧下端开设有排污口,所述防腐罐的排污口处装配有排污阀,用来罐内积水的排出与水质化验。
[0015]优选地,所述过滤器为与防腐罐内腔配合的圆柱体钢制滤网结构。
[0016]优选地,所述管道A上装配有第一阀门。
[0017]优选地,所述管道B上装配有第二阀门。
[0018]优选地,所述管道C上装配有第三阀门。
[0019]优选地,所述防腐罐的材质为钢材料。
[0020]优选地,还包括用户端、二次水回水管和二次供水管,所述二次网除污器的进水端通过二次水回水管连通至用户端,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口通过二次供水管连通至用户端;所述管道B的进口端通过三通管连接至二次供水管上。
[0021]优选地,所述二次水回水管上装配有第四阀门、第五阀门;所述二次供水管上装配有第六阀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1、本技术通过将除锈系统与供热系统的二次网除污器并联设置,利用循环泵带动供热水流经防腐罐对水质进行除锈处理,防腐罐内设置的过滤器可截留过滤循环水中的锈瘤和其他杂质,不仅缓解了二次网除污器的使用压力,还提高了循环水的水质,干净的循环水在流经管道以及设备时,循环水中的药剂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使供热管道壁上的锈瘤脱落、防止供热管道内的结垢及氧化腐蚀,进而减少管道及热用户端散热器的堵塞,提高供热效果。
[0024]2、本技术通过在防腐罐的罐体底部侧端设有排污口,并在排污口处装配有安装有排污阀,可用来罐内积水的排出与水质化验。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腐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说明:
[0028]1、换热器;2、二次网除污器;3、循环泵;4、管道A;401、第一阀门;5、除锈系统;501、防腐罐;502、药剂加注管;503、过滤器;504、排污阀;6、管道B;601、第二阀门;7、管道C;701、第三阀门;1001、用户端;1002、二次水回水管;1003、二次供水管;1004、第四阀门;1005、第五阀门;1006、第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本实施例的换热系统为现有技术已有的换热站和内部设备组成,内部设备包括一次网系统、防腐阻垢系统以及用户端1001,具体的,一次网系统包括一次网除污器过滤、一次供水管和二次供热管道;防腐阻垢系统包括集成并装配在换热站内的换热器1、二次网除污器2、循环泵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包括装配在换热站内的换热器、二次网除污器和循环泵,所述换热器上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二次网除污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A与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循环泵装配在管道A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锈系统、管道B和管道C;所述除锈系统包括防腐罐,所述防腐罐立式放置于换热站内;所述防腐罐顶部连接有药剂加注管,所述药剂加注管的进口通过法兰与管道B的一端口拆卸连接,所述管道B的另一端口与二次网除污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防腐罐下端一侧设有出液口,所述防腐罐的出液口通过法兰与管道C一端口拆卸连接,所述管道C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连接至管道A上;所述防腐罐内部且设置有过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罐另一侧下端开设有排污口,所述防腐罐的排污口处装配有排污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用防腐阻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与防腐罐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玉军冯阳李剑飞郭爱茹白刚李龙张泽良柔伟强包其格其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惠和供热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