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35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四通阀、铜三通;第一管路设置在四通阀的上方,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依次设置在四通阀的下方;第三管路的位置设置在第一管路的下方;铜三通设置在第二管路的端部;第五管路的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毛细管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一方面能有效降低风冷热泵机组的上线拼装工时且结构稳固,另一方面能提升机组低温制热启动的可靠性。温制热启动的可靠性。温制热启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低温热泵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四通阀是风冷热泵空调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起到了冷媒流向切换、进而切换制冷制热的作用。四通阀的D、C、E、S口分别与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气管、蒸发器气管、压缩机吸气管相连。而这些管路上一般要设置各种针阀、传感器等以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由于涉及管路及零部件较多,若是在装配机组时,单独对与四通阀相连的每个管路进行装配、焊接,则会产生大量的工序以及工时,不利于机组的快速下线。
[0003]超低温风冷热泵机组在冬季低温制热启动时,由于环温较低且出水温度较高,膨胀阀初始开始较小,容易出现压缩机吸气压力过低、甚至抽真空的现象,有可能导致压缩机的烧毁。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排气旁通到吸气以提升低压及吸气温度,但是由于需要设置旁通管路、毛细管、电磁阀等且吸排气管路处空间较小,常常出现无法固定而导致毛细管及电磁阀震断的现象发生,使机组不能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风冷热泵机组的上线拼装工序工时且结构稳固,另一方面能提升机组低温制热启动的可靠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四通阀、铜三通;
[0007]第一管路设置在四通阀的上方,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依次设置在四通阀的下方;第三管路的位置设置在第一管路的下方;
[0008]铜三通设置在第二管路的端部;第五管路的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毛细管入口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为排气管路,第一管路呈L型,第一管路的水平接口端与压缩机排气口连接,第一管路的垂直接口与四通阀D口固定连接。第一管路由直径28.6mm铜管折弯90度而成;
[0010]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拉拔孔、第二拉拔孔、第三拉拔孔;
[0011]第一拉拔设置在第一管路的水平端,第二拉拔孔、第三拉拔孔设置在第一管路的竖直端,第二拉拔孔、第三拉拔孔在不同的轴线上。
[0012]第一拉拔孔上连接有第一传感器,第二拉拔孔上连接有针阀,第五管路通过第三拉拔孔安装在第一管路上。
[0013]所述第一传感器和针阀均通过第一橡胶卡箍与第一管路固定连接。
[0014]第五管道上通过第二橡胶卡箍与第一管道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路为盘管气管管路,第二管路呈U型,第二管路的一侧与四通阀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铜三通中间出口连接;
[0016]第二管路由直径为34.92mm铜管折U弯而成。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路为吸气管路,第三管路的两端均设有方向相反的U型弯,第三管路的一端与四通阀的S口连接,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
[0018]其由34.92mm铜管正反折两个U弯而成;
[0019]第三管路上设有有第四拉拔孔和第五拉拔孔;
[0020]第四拉拔孔上安装有电磁阀,第五拉拔孔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
[0021]电磁阀通过电磁阀固定架与第四管路连接;
[0022]第二传感器通过第三卡箍固定在第三管路上。
[0023]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固定架包括钣金条,钣金条的一次设有弧形弯,弧形弯内设有橡胶皮,钣金条上设有第一圆孔,钣金条的两端设有第二圆孔。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管路为蒸发器气管,第四管路的一端与四通阀E口连接,另一端与蒸发器气管连接;
[0025]第四管路由直径为34.92mm铜管经连续折弯而成。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五管路为旁通管路,其由直径7mm的铜管折弯而成,其一端与第一管路上的第三拉拔孔连接,另一端与毛细管入口连接。
[00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的水平管路上和第三管路的垂直管路上分别焊接有感温包,分别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测量排气温度和吸气温度。
[0028]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保温管,保温管通过轧带固定在第四管路上。
[0029]较优的,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拉拔孔、第二拉拔孔、第三拉拔孔,孔径均为6.35mm;第一拉拔孔距离第一管路水平管接口150mm、第二、三拉拔孔距离第一管路的垂直管接口分别为90mm和75mm;第一传感器安装于第一拉拔孔处、针阀安装于第二拉拔孔处、第五管路一端安装于第三拉拔孔处;第三管路设置有第四拉拔孔、孔径10mm,第五拉拔孔、孔径均为6.35mm,第四拉拔孔用于安装电磁阀,第五拉拔孔用于安装第二传感器;
[0030]较优的,毛细管长度为600mm;
[0031]较优的,第二管路的U弯轴线与四通阀垂直轴线成65度夹角;
[0032]较优的,第四管路的第一U弯轴线与四通阀水平轴线成10度夹角;
[0033]较优的,第四管路共有4个折弯,第一个为U弯,第二个90度折弯,第三个120度折弯,第四个为90度折弯;其中第二折弯后管路的俯视轴线与第一U弯的俯视轴线成70度夹角;
[0034]较优的,毛细管入口管路轴线与垂直轴线成20度夹角;毛细管出口管路轴线与其相邻螺旋线的轴线成20度夹角;
[0035]较优的,扎带宽度10mm,长度500mm,材质为尼龙;
[0036]较优的,第一传感器、针阀、第二传感器均为L型,即传感其或针阀设置有一段L型的折弯铜管,通过铜管的接口插入管路的拉拔孔处进行焊接,插入深度5mm,以检测系统的参数;
[0037]较优的,第一橡胶卡箍、第二橡胶卡箍、第三橡胶卡箍均为双圆孔卡箍,材质为橡胶,通过两个圆孔固定垂直平行的两个铜管;较优的,第一卡箍两个圆孔中心距50mm,双圆
孔内径分别为6.35mm和28.5mm;第二卡箍两个圆孔中心距55mm,双圆孔内径分别为6.35mm和28.5mm;第二卡箍两个圆孔中心距50mm,双圆孔内径分别为6.35mm和34.9mm;
[003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本装置通过设置排气旁通组件以及将四通阀的D、C、E、S口提前分别与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气管、蒸发器气管、压缩机吸气管进行焊接成一个组件,并合理的布置温度及压力传感器,以及采用钣金固定架及橡胶卡箍对传感器和管路进行固定。一方面能有效降低风冷热泵机组的上线拼装工时且结构稳固,另一方面能提升机组低温制热启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4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4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低温热泵用四通阀组件装配图及俯视图;
[004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第三管路(3)、第四管路(4)、第五管路(5)、四通阀(6)、铜三通(7);第一管路(1)设置在四通阀(6)的上方,第二管路(2)、第三管路(3)、第四管路(4)依次设置在四通阀(6)的下方;第三管路(3)的位置设置在第一管路(1)的下方;铜三通(7)设置在第二管路(2)的端部;第五管路(5)的一端与第一管路(1)连接,第五管路(5)的另一端与毛细管(9)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为排气管路,第一管路(1)呈L型,第一管路(1)的水平接口端与压缩机排气口连接,第一管路(1)的垂直接口与四通阀(6)D口固定连接;第一管路(1)由直径28.6mm铜管折弯90度而成;第一管路(1)上设有第一拉拔孔(1

1)、第二拉拔孔(1

2)、第三拉拔孔(1

3);第一拉拔设置在第一管路(1)的水平端,第二拉拔孔(1

2)、第三拉拔孔(1

3)设置在第一管路(1)的竖直端,第二拉拔孔(1

2)、第三拉拔孔(1

3)在不同的轴线上;第一拉拔孔(1

1)上连接有第一传感器(10),第二拉拔孔(1

2)上连接有针阀(12),第五管路(5)通过第三拉拔孔(1

3)安装在第一管路(1)上;所述第一传感器(10)和针阀(12)均通过第一橡胶卡箍与第一管路(1)固定连接;第五管道上通过第二橡胶卡箍与第一管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2)为盘管气管管路,第二管路(2)呈U型,第二管路(2)的一侧与四通阀(6)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铜三通(7)中间出口连接;第二管路(2)由直径为34.92mm铜管折U弯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风冷热泵用四通阀铜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3)为吸气管路,第三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震
申请(专利权)人:维克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