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臭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26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除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填料自清洗时也可运行的生物除臭塔。该生物除臭塔包括塔体、脉冲曝气系统、喷淋机构以及处理单元,塔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塔体内分层设置有填料层,喷淋机构设置在填料层上方,塔体上与填料层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差测量装置,脉冲曝气系统的出口对应设置在填料层底部,脉冲曝气系统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塔体底部设置有储液池,储液池与排水管路连接,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喷淋机构与自来水喷淋管路连接,自来水喷淋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压差测量装置、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分别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分别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分别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除臭塔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除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臭塔。

技术介绍

[0002]生物除臭塔由于其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臭气污染防治领域,是一种绿色节能的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0003]市政臭气主要恶臭污染成分为硫化氢(H2S),硫化氢在生物除臭塔中的转化路径为H2S

单质硫(S0)

硫酸根离子(SO
42

),彻底降解产物为SO
42

。但受进气波动、喷淋效率、含氧量等因素影响,H2S在生物除臭塔中往往无法彻底降解而形成中间产物单质硫S0。硫单质的生成对生物滤池除臭效果影响很大,一方面,硫单质沉积在填料表面会堵塞填料上微生物与臭气的传质效率;另一方面,会增加生物滤池的压降损失,对风机的风压要求较高,若风压无法满足要求则除臭风量也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当前行业内处理生物除臭塔堵塞的普遍做法是暂停生物滤池的进气,利用反冲洗系统对生物除臭塔的填料进行反向高压冲洗,强大的水力冲刷作用使附着在填料表面的硫单质脱离填料进入水相而被带走。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生物除臭塔堵塞的问题,但局限性在于生物除臭塔清洗时需要完全关闭启动系统,影响产区正常生产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除臭塔,当部分填料层处于自清洗模式时,其余填料层生物膜完好,除臭性能不受填料清洗影响,无需关闭整套除臭系统,生物除臭塔可实现边清洗边运行的工作模式。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6]生物除臭塔包括塔体、脉冲曝气系统、喷淋机构和处理单元,其中,塔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塔体内分层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喷淋机构设置在填料层上方,塔体上与填料层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差测量装置,脉冲曝气系统的出口对应设置在填料层底部,脉冲曝气系统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塔体底部设置有储液池,储液池与排水管路连接,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喷淋机构与自来水喷淋管路连接,自来水喷淋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压差测量装置、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分别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0007]根据本技术的生物除臭塔,生物除臭塔内填料层水平方向上分层布置了脉冲曝气头和压差测量装置,压差测量装置检测不同填料层的压差以表征对应填料层内部堵塞情况,在处理单元的配合下,在当压差测量装置的示数超过预设数值时,相应填料层的脉冲曝气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开启,脉冲曝气头产生的间歇急速气流可对预设高度内的填料层表面进行冲刷,以实现清洗填料的目的。所有填料层对应的脉冲曝气设备不同时开启,当某层填料层在进行自清洗模式时,第三控制阀开启,喷淋机构为自来水喷淋管路喷淋,实现自清洗的填料层被冲刷脱落下来堵塞填料的生物膜被喷淋水冲刷至塔体底部的储液池,第二
控制阀在自清洗模式开启时始终开启,喷淋的自来水和被冲刷下来的生物膜被排至塔体外。当达到预设的清洗时间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即脉冲曝气系统和排水管路关闭。可见,根据本技术的生物除臭塔,能够实现不同填料层间歇进行自清洗模式,可以实现生物除臭塔内始终有填料层处于挂满生物膜的状态,同时,生物除臭塔顶部的喷淋机构有自来水管路喷淋,确保喷淋机构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0008]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
[0009]根据本技术的生物除臭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喷淋机构还与循环喷淋管路连接,储液池还分别与补水管路和循环喷淋管路连接,循环喷淋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补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分别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地,通过增加循环喷淋管路和补水管路与自来水喷淋管路配合工作,可以更进一步提高生物除臭塔的适用性,具体地,当某层填料在进行自清洗模式时,喷淋机构为自来水喷淋管路喷淋,当达到设定的清洗时间后,脉冲曝气系统自动关闭,自来水喷淋管路关闭,生物除臭塔底部通过打开补水管路上的第五控制阀补满水后打开第四控制阀,使得喷淋机构改回循环喷淋管路喷淋。可见,填料不同床层间歇进行自清洗模式,可以实现生物滤池始终有床层处于挂满生物膜的状态,同时,生物滤池顶部的喷淋机构有自来水喷淋和循环喷淋模式,在自清洗模式和正常循环喷淋运行模式中来回切换,确保喷淋机构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有效节省资源。
[0011]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储液池内设置有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的液位测量装置。
[0012]具体地,通过在储液池内设置液位测量装置,便于与处理单元配合,控制储液池内的液位,使得生物除臭塔的工作过程更加稳定可靠,确保工作效率。
[0013]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生物除臭塔,还包括后喷淋管路,喷淋机构通过后喷淋管路分别与自来水喷淋管路和循环喷淋管路连接。
[0014]通过设置后喷淋管路实现自来水喷淋管路和循环喷淋管路分别与喷淋机构配合工作,能够使得生物除臭塔的操作过程更加精简便捷。
[0015]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后喷淋管路包括至少两组并联的后喷淋支管。
[0016]通过设置多组后喷淋支管,能够便于喷淋机构根据实际工况调整流量。
[0017]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后喷淋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8]通过在后喷淋管路上设置单向阀,可以有效避免喷淋过程中循环液回流影响喷淋效果。
[0019]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脉冲曝气系统包括脉冲曝气盒、曝气总管、曝气支管和脉冲曝气头,其中,曝气总管分别与脉冲曝气盒和曝气支管连接,曝气支管分层对应设置在填料层下方,脉冲曝气头间隔设置在曝气支管上,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曝气支管上。
[0020]上述结构形式的脉冲曝气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布置,且适用范围广,易于配合处理单元实现对堵塞填料层的清洗,脉冲曝气盒产生间歇的大气泡通过脉冲曝气头被释放到生物除臭塔的填料表面,间歇气流产生的震动会使脉冲曝气头上方填料上的粘附物与填料的粘附力减弱甚至脱离填料表面,从而达到清洗填料、解决填料堵塞的问题。
[0021]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曝气支管通过承托架设置在填料层底部。
[0022]通过承托架布置曝气支管,能够有效增加整个脉冲曝气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并保证脉冲曝气头在工作时的结构强度。
[0023]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储液池还与溢流管路连接。
[0024]通过设置溢流管路,能够有效提高储液池的排水效率,避免储液池内液体的高度过高而影响整个生物除臭塔的除臭效果。
[0025]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压差测量装置包括压差变送器。
[0026]采用压差变送器作为压差测量装置,易于安装布置,测量结果精准可靠。
[002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不同填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臭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脉冲曝气系统、喷淋机构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塔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塔体内分层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填料层上方;所述塔体上与填料层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差测量装置,所述脉冲曝气系统的出口对应设置在所述填料层底部,所述脉冲曝气系统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储液池,所述储液池与排水管路连接,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喷淋机构与自来水喷淋管路连接,所述自来水喷淋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压差测量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臭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还与循环喷淋管路连接,所述储液池还分别与补水管路和所述循环喷淋管路连接;所述循环喷淋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所述补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内设置有与所述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丹章鸣
申请(专利权)人:西原环保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