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23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伸缩套筒的顶端固定于倒锥状壳体的底端,锚固桩用于将伸缩套筒的底端生根固定在地面上,顶部箱体内腔集成有电池组,棱柱框体的顶端固定于顶部箱体底面的中部,棱柱框体各个侧面框内分别安装有高压网一,径向框体的里侧分别固定于棱柱框体的棱条上,径向框体底面的外端固定于倒锥状壳体的顶端外缘处,径向框体的顶端与顶部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径向框体内安装有高压网二,太阳能板安装于顶部箱体的顶面,太阳能板用于产生电能,支撑架设于倒锥状壳体内腔的底部,引诱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架上,引诱组件用于放置松墨天牛诱芯;解决了诱捕器对松墨天牛捕杀效率低的问题。率低的问题。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


[0001]本技术涉及林业病虫害防治
,具体为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

技术介绍

[0002]松墨天牛是天牛科墨天牛属的一种昆虫,是我国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在松材线虫的扩散和侵染的过程中,松墨天牛起着携带、传播和协助病原侵入寄主的关键性作用,可危害黑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火炬松、云杉、落叶松、冷杉和雪松等松树。因此,要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关键是要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在林间的种群数量。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松墨天牛诱捕器,这些诱捕器大都通过悬挂的诱芯吸引松墨天牛,并在诱芯的周围设置撞虫板,使飞向诱芯的松墨天牛在撞虫板上撞击后落入到集虫器中。这种诱捕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捕杀一定数量的松墨天牛,但捕杀几率低,且撞击后的松墨天牛也容易逃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诱捕器对松墨天牛捕杀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所述伸缩套筒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倒锥状壳体的底端,所述锚固桩用于将所述伸缩套筒的底端生根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顶部箱体内腔集成有电池组,所述棱柱框体的顶端固定于所述顶部箱体底面的中部,所述棱柱框体各个侧面框内分别安装有高压网一,所述径向框体的里侧分别固定于所述棱柱框体的棱条上,所述径向框体底面的外端固定于所述倒锥状壳体的顶端外缘处,所述径向框体的顶端与所述顶部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径向框体内安装有高压网二,所述太阳能板安装于所述顶部箱体的顶面,所述太阳能板用于产生电能,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倒锥状壳体内腔的底部,所述引诱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引诱组件用于放置松墨天牛诱芯。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置于所述倒锥状壳体内腔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台以及沿径向固定于所述圆台外周壁且外端固定于所述倒锥状壳体内腔侧壁的支杆,所述引诱组件可拆卸套装于所述圆台的中心腔内。
[0007]优选的,所述引诱组件包括底柱以及固定对接于所述底柱顶端的柱形框体,所述底柱外周壁设有与所述圆台中心腔螺纹套接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柱形框体顶端设有松墨天牛诱芯放置口。
[0008]优选的,所述伸缩套筒包括顶端与所述倒锥状壳体底端固定连接的内筒体、滑动套装于所述内筒体外的中套筒以及滑动套装于所述中套筒外的外套筒,所述中套筒和外套筒外周壁的顶端螺纹套装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里端用于分别对所述内筒体和中套筒进行定位,所述外套筒底端的外围固定有固定环,所述锚固桩套装在所述固定环上设置的
穿孔内。
[0009]优选的,所述锚固桩包括套装于所述固定环上穿孔内的锥杆以及固定于所述锥杆顶端的钩体。
[0010]优选的,所述外套筒底部的外周壁开设有侧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采用伸缩套筒支撑,便于灵活调整诱捕结构的设置高度;设置有多方向的高压电网,能够极大程度地电击杀死被引诱的松墨天牛,提高了捕杀松墨天牛的效率;引诱组件能够与支撑架灵活拆卸,便于向引诱组件中添加松墨天牛诱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锚固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引诱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倒锥状壳体;
[0017]2‑
伸缩套筒;21

内筒体;22

中套筒;23

外套筒;231

固定环;232

侧孔;24

定位螺钉;
[0018]3‑
锚固桩;31

锥杆;32

钩体;
[0019]4‑
顶部箱体;
[0020]5‑
棱柱框体;51

高压网一;
[0021]6‑
径向框体;61

高压网二;
[0022]7‑
太阳能板;
[0023]8‑
支撑架;81

圆台;82

支杆;
[0024]9‑
引诱组件;91

底柱;92

柱形框体;93

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伸缩套筒2的顶端固定于倒锥状壳体1的底端,锚固桩3用于将伸缩套筒2的底端生根固定在地面上,顶部箱体4内腔集成有电池组,棱柱框体5的顶端固定于顶部箱体4底面的中部,棱柱框体5各个侧面框内分别安装有高压网一51,径向框体6的里侧分别固定于棱柱框体5的棱条上,径向框体6底面的外端固定于倒锥状壳体1的顶端外缘处,径向框体6的顶端与顶部箱体4的底面固定连接,径向框体6内安装有高压网二61,太阳能板7安装于顶部箱体4的顶面,太阳能板7用于产生电能,支撑架8设于倒锥状壳体1内腔的底部,引诱组件9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架8上,引诱组件9用于放置松墨天牛诱芯。
[0027]综上,通过锚固桩3将伸缩套筒2的底部生根固定在地面上,调节伸缩套筒2的高
度,以完成诱捕器整体的安装。
[0028]太阳能板7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电能存储于顶部箱体4内腔的电池组中,电池组通过增压电路向高压网一51和高压网二61供电,以形成对松墨天牛进行电击伤害的高压电网,其中采用类似于太阳能杀虫灯的高压杀虫电路技术,该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9]引诱组件9可以灵活地相对于支撑架8进行拆装,以便于将松墨天牛诱芯放置在引诱组件9的内腔中,并使得松墨天牛诱芯设于棱柱框体5内腔的中心,以便于对松墨天牛进行引诱。
[0030]诱芯引诱来的松墨天牛被高压电网一51和高压电网二61电击伤害并经倒锥状壳体1内腔掉入伸缩套筒2内腔中。
[0031]伸缩套筒2包括顶端与倒锥状壳体1底端固定连接的内筒体21、滑动套装于内筒体21外的中套筒22以及滑动套装于中套筒22外的外套筒23,中套筒22和外套筒23外周壁的顶端螺纹套装有定位螺钉24,定位螺钉24里端用于分别对内筒体21和中套筒22进行定位,外套筒23底端的外围固定有固定环231,锚固桩3套装在固定环231上设置的穿孔内。内筒体21相对于中套筒22上下伸缩,中套筒22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倒锥状壳体(1);伸缩套筒(2),所述伸缩套筒(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倒锥状壳体(1)的底端;锚固桩(3),所述锚固桩(3)用于将所述伸缩套筒(2)的底端生根固定在地面上;顶部箱体(4),所述顶部箱体(4)内腔集成有电池组;棱柱框体(5),所述棱柱框体(5)的顶端固定于所述顶部箱体(4)底面的中部,所述棱柱框体(5)各个侧面框内分别安装有高压网一(51);径向框体(6),所述径向框体(6)的里侧分别固定于所述棱柱框体(5)的棱条上,所述径向框体(6)底面的外端固定于所述倒锥状壳体(1)的顶端外缘处,所述径向框体(6)的顶端与所述顶部箱体(4)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径向框体(6)内安装有高压网二(61);太阳能板(7),所述太阳能板(7)安装于所述顶部箱体(4)的顶面,所述太阳能板(7)用于产生电能;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设于所述倒锥状壳体(1)内腔的底部;以及引诱组件(9),所述引诱组件(9)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架(8)上,所述引诱组件(9)用于放置松墨天牛诱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包括置于所述倒锥状壳体(1)内腔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台(81)以及沿径向固定于所述圆台(81)外周壁且外端固定于所述倒锥状壳体(1)内腔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孟豪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