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89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包括第一发声装置、第二发声装置和头弓线,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分别与所述头弓线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一耳挂和电池仓,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包括第二发声单元、第二耳挂和控制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耳挂与所述电池仓连接,所述电池仓与所述头弓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声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耳挂与所述控制仓连接,所述控制仓与所述头弓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或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上设有心率监测组件,所述控制仓内设有步数监测组件。本申请的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用户在运动听歌时无需额外佩戴具有检测心率和检测步数的其他设备。数的其他设备。数的其他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很多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有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对于运动人群而言,获知实时心率,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可以评估运动强度从而进行运动强度的调整,进而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或者防止运动损伤。
[0003]对于跑步和散步的锻炼方式而言,获知运动步数,结合运动心率和运动时间,能够很好的衡量锻炼效果。
[0004]如果耳机具有心率测量功能将可以满足用户听音乐需求的同时测量心率和步数,就无需再另外携带心率和步数测量装置。
[0005]中国专利CN202221648242.8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播放与待机功能的骨传导耳机,该方案包括耳机主体、主控制板、光学传感器、电源和两组骨传导喇叭,所述电源、光学传感器和骨传导喇叭分别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耳机主体包括头弓线、两组侧盖件、两组连接主体和两组耳机壳,两组侧盖件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头弓线的两端,两组连接主体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两组侧盖件上,两组耳机壳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两组连接主体上;所述主控制板和电源分别设置在两组侧盖件内部,所述光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侧盖件的内侧面上;该技术实现了佩戴检测功能,使产品佩戴时自动进入工作状态,取下时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减少繁复操作,优化用户体验。但是该申请并不能检测心率和步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可以满足用户听音乐需求的同时测量心率和步数。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包括第一发声装置、第二发声装置和头弓线,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分别与所述头弓线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一耳挂和电池仓,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包括第二发声单元、第二耳挂和控制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耳挂与所述电池仓连接,所述电池仓与所述头弓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声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耳挂与所述控制仓连接,所述控制仓与所述头弓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或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上设有心率监测组件,所述控制仓内设有步数监测组件。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PCB,所述控制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上盖设有第一封盖,所述PCB和所述步数监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底壁上。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腔底壁上设有第一装配柱和第一螺纹柱,所述PCB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PCB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装配柱配合,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螺纹柱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底壁上,所述第一螺
纹柱上旋装有固定螺丝。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PCB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充电触点,所述第一封盖上设有够能使所述充电触点暴露的开孔。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腔侧壁上设有控制按键和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卡接有第一固定件。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一换能组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耳挂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卡接,所述心率监测组件和所述第一换能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所述心率监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安装槽底壁上设有透光孔,所述第一换能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中。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二装配柱和第三装配柱,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上均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装配柱插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柱上的所述第三安装孔中,所述第三装配柱插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柱上的所述第三安装孔中。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池仓包括电池、第二固定件和第二封盖,所述电池仓内形成有电池腔,所述第二封盖设置在所述电池腔的开口上,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腔内,所述电池腔侧壁上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安装槽内。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心率监测组件为光电传感器,所述步数监测组件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在发生单元上增加一个可检测人体心率的心率监测组件,当使用者佩戴耳机,耳机启动后,心率监测组件中的LED光源照射人体皮肤后,接收端的光点接收器接收反射光,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对信号的分析计算人体的心率。在控制仓内增加一个可检测步数的步数监测组件,可以检测运动时的步数。用户在运动听歌时无需额外佩戴具有检测心率和检测步数的其他设备。
附图说明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控制仓的爆炸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池仓的爆炸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发声单元的爆炸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发声单元另一视角的爆炸视图。
[0026]图中附图标记:1、第一发声装置;11、第一发声单元;12、第一耳挂;13、电池仓;131、电池;132、第二固定件;133、第二封盖;134、电池腔;135、第四安装槽;2、第二发声装置;21、第二发声单元;211、第一壳体;212、第二壳体;212a、第一安装柱;212b、第二安装柱;212c、第三安装孔;213、第一换能组件;214、第二安装槽;215、第三安装槽;216、透光孔;217、第二装配柱;218、第三装配柱;22、第二耳挂;23、控制仓;231、容纳腔;232、第一封盖;
233、第一装配柱;234、第一螺纹柱;235、固定螺丝;236、开孔;237、控制按键;238、第一安装槽;239、第一固定件;3、头弓线;4、心率监测组件;5、步数监测组件;6、PCB;61、第一安装孔;62、第二安装孔;63、充电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包括第一发声装置(1)、第二发声装置(2)和头弓线(3),所述第一发声装置(1)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2)分别与所述头弓线(3)的两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1)包括第一发声单元(11)、第一耳挂(12)和电池仓(13),所述第二发声装置(2)包括第二发声单元(21)、第二耳挂(22)和控制仓(23),所述第一发声单元(11)通过所述第一耳挂(12)与所述电池仓(13)连接,所述电池仓(13)与所述头弓线(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声单元(21)通过所述第二耳挂(22)与所述控制仓(23)连接,所述控制仓(23)与所述头弓线(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声单元(11)或所述第二发声单元(21)上设有心率监测组件(4),所述控制仓(23)内设有步数监测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6),所述控制仓(23)内部形成有容纳腔(231),所述容纳腔(231)的开口上盖设有第一封盖(232),所述PCB(6)和所述步数监测组件(5)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31)底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31)底壁上设有第一装配柱(233)和第一螺纹柱(234),所述PCB(6)上设有第一安装孔(61)和第二安装孔(62);所述PCB(6)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61)与所述第一装配柱(233)配合,所述第二安装孔(62)与所述第一螺纹柱(234)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容纳腔(231)底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柱(234)上旋装有固定螺丝(2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CB(6)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充电触点(63),所述第一封盖(232)上设有够能使所述充电触点(63)暴露的开孔(236)。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气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31)侧壁上设有控制按键(237)和第一安装槽(23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华林成志徐巍汤文健徐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嘀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