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跨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88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线缆跨沟装置,包括桩基、预埋地脚螺栓、锚拉支座、挂环、线夹、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所述沟的两侧待跨越起始点各设置一个桩基,所述桩基的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预埋地脚螺栓连接锚拉支座,锚拉支座通过挂环和线夹连接铰线一端,铰线的线体上连接多个线缆悬吊夹。解决了现有具有一定重量和截面的线缆跨越大跨度深沟时,线缆直接承受荷载,不能保证线缆在跨越过程中的连续性,降低线缆使用寿命,增加了线缆跨越建设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大跨越线缆直接受力,保证了跨越过程中线缆的连续性,延长了线缆使用寿命,减少了线缆跨越建设成本。跨越建设成本。跨越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线缆敷设
,具体涉及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地光伏项目中,一般地块分散,不同光伏子阵通常排列在不同位置的山坡上,各子阵之间以及通往升压站的集电电缆和通信光缆,不可避免的面临从一个山坡到另外一个山坡跨越山沟的问题。当山沟坡度较陡或边坡土质是石质时,常规的直埋电缆方式无法正常实施。
[0003]需设计一种电缆和光缆跨沟装置,以经济合理的方案解决电缆和光缆从山沟一侧跨越至另一侧的工程问题。跨越过程应保证电缆和光缆跨越过程中的连续性,不增加连接接头,线缆不直接受力,跨越装置能够在光伏电站正常使用寿命期内可靠运行。
[0004]公开号为CN216390283U,公开日为2022年4月26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跨越装置。该输电线路跨越装置包括底板;转动设置于底板上的安装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架上且能够从待跨越线路的上方穿过的架设机构,架设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架设杆、第二架设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架设杆和第二架设杆设置于支撑架,并且第一架设杆的轴线和第二架设杆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滚轮转动设置于第一架设杆,第二滚轮转动设置于第二架设杆,并且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形成能够使线缆穿过的缝隙,线缆的端部连接有配重块。该输电线路跨越装置通过架设机构使线缆跨越待跨越线路,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线缆的端部连接有配重块,导致线缆直接受理,影响线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线缆跨沟装置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具有一定重量和截面的线缆跨越大跨度深沟时,线缆直接承受荷载,不能保证线缆在跨越过程中的连续性,降低线缆使用寿命,增加了线缆跨越建设成本的问题。
[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跨沟装置,包括桩基、预埋地脚螺栓、锚拉支座、挂环、线夹、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所述沟的两侧待跨越起始点各设置一个桩基,所述桩基的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预埋地脚螺栓连接锚拉支座,锚拉支座通过挂环和线夹连接铰线一端,铰线的线体上连接多个线缆悬吊夹。
[0007]优选的,所述桩基采用群桩基础,桩基的下部埋入地面以下,桩基的顶部设置连接有桩基承台,桩基承台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
[0008]优选的,所述铰线包括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并列连接在两侧待跨越起始点的桩基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线缆跨沟装置还包括三分裂阻尼间隔棒,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线体之间通过三分裂阻尼间隔棒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三分裂阻尼间隔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间隔连接在铰线上,每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下连接1个线缆悬吊夹。
[0011]优选的,所述锚拉支座上开设有吊孔。
[0012]优选的,所述线缆悬吊夹为可滑动线缆悬吊夹。
[0013]优选的,所述可滑动线缆悬吊夹包括左板、右板、滑块和螺栓连接副,左板和右板左右对称竖直设置,左板上部和右板上部之间连接滑块,左板下部和右板下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副连接,滑块下连接主钢铰线。
[0014]优选的,所述左板和右板结构相同,左板的下部向左凸起,左凸起的形状为圆弧型。
[0015]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中部凹陷且凹陷形状为弧形。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铰线包括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即铰线采用了主副索的形式,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线体之间通过三分裂阻尼间隔棒连接,通过设置三分裂阻尼间隔棒,加强了结构抵抗不利风振的能力。
[0018]2、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通过将待跨越电缆悬吊在线缆悬吊夹内,即将待跨越电缆悬吊在主钢铰线下面的形式,避免了大跨越线缆直接受力,保证了跨越过程中线缆的连续性。
[0019]3、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线缆悬吊夹采用下部与电缆夹紧和上部在钢铰线上滑动的方式,既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山地光伏项目中电缆和光缆跨越山沟的问题,也考虑了施工时悬挂电缆的操作性,实施方便,成本经济,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0020]4、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通过桩基、预埋地脚螺栓、锚拉支座、挂环、线夹、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的配合,解决了具有一定重量和截面的线缆跨越深沟和山谷的工程问题。比之设计复杂的电缆跨越桥架结构,本技术大幅度降低了结构和施工成本;比之采用杆塔转换为裸导线的方式,本技术避免了在跨越两端的增加线缆接头和设立高耸杆塔,保证了集电电路的连续性,提高了运行维护稳定,也同样大幅度降低了结构和施工成本;比之拉盘锚固式结构,桩基锚固型式可承受更大拉力,提高了跨越结构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图1是线缆跨沟装置跨沟的结构总示意图;
[0023]图2是线缆跨沟装置跨沟的结构总示意图的俯视图;
[0024]图3是线缆跨沟装置的结构(图1中A)主视图;
[0025]图4是线缆悬吊夹的结构右视图;
[0026]图5是线缆悬吊夹的结构主视图;
[0027]图6是三分裂阻尼间隔棒连接线缆悬吊夹的(图1中K

K)结构右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桩基;2、预埋地脚螺栓;3、锚拉支座;4、挂环;5、线夹;6、主钢铰线;7、副钢铰线一;8、三分裂阻尼间隔棒;9、线缆悬吊夹;10、副钢铰线二;9

1、左板;9

2、右板;9

3、滑块;9

4、螺栓连接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

图6所示,一种线缆跨沟装置,包括桩基1、预埋地脚螺栓2、锚拉支座3、挂环4、线夹5、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9,所述沟的两侧待跨越起始点各设置一个桩基1,所述桩基1的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2,预埋地脚螺栓2连接锚拉支座3,锚拉支座3通过挂环4和线夹5连接铰线一端,铰线的线体上连接多个线缆悬吊夹9。
[0032]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通过桩基1、预埋地脚螺栓2、锚拉支座3、挂环4、线夹5、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9的配合,解决了具有一定重量和截面的线缆跨越深沟和山谷的工程问题。比之设计复杂的电缆跨越桥架结构,本技术大幅度降低了结构和施工成本;比之采用杆塔转换为裸导线的方式,本技术避免了在跨越两端的增加线缆接头和设立高耸杆塔,保证了集电电路的连续性,提高了运行维护稳定,也同样大幅度降低了结构和施工成本;比之拉盘锚固式结构,桩基锚固型式可承受更大拉力,提高了跨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1)、预埋地脚螺栓(2)、锚拉支座(3)、挂环(4)、线夹(5)、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9),所述沟的两侧待跨越起始点各设置一个桩基(1),所述桩基(1)的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2),预埋地脚螺栓(2)连接锚拉支座(3),锚拉支座(3)通过挂环(4)和线夹(5)连接铰线一端,铰线的线体上连接多个线缆悬吊夹(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采用群桩基础,桩基(1)的下部埋入地面以下,桩基(1)的顶部设置连接有桩基承台,桩基承台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线包括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并列连接在两侧待跨越起始点的桩基(1)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跨沟装置还包括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线体之间通过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间隔连接在铰线上,每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下连接1个线缆悬吊夹(9)。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拉支座(3)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林攀亢亚军王建亚曹盼盼徐翔王杰高宁杨新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