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组件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68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和光模块,该光学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分别用于发出波长互不同的入射光;多个汇聚透镜,分别与发光元件相对设置,汇聚透镜的入射端与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相对,汇聚透镜用于向外发散的入射光汇聚成像内汇聚的出射光;光纤适配器,与汇聚透镜相对设置,且光纤适配器位于汇聚透镜远离发光元件的一侧;光纤适配器的入射端端面上设有汇聚位置,不同角度的出射光以汇聚的形式在汇聚位置射入光纤适配器,其中,在汇聚位置射入光纤适配器的光线的光轴与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组件能够将多路波长不同的光波合成一路光波,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组件和光模块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光学组件和光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带宽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核心部件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多路波长不同的光合成一路光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带宽,上述将多路波长不同的光合成一路光的过程中需要光学合波器(Optical multiplexer,OMUX)来完成。
[0003]现有技术中,基于薄膜滤波片的光学合波方案是现有的主流合波方案,其广泛地用在各类需要分波、合波的光器件中。图1是一种集成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集成光模块包括光源1、准直透镜2、滤波片3、光纤适配器4、四边平行的玻璃基座5和汇聚透镜6;其中,在每个所述光源1的一侧均设置一个所述准直透镜2,以使所述光源1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2得到平行光;所述四边平行的玻璃基座5设置在所述准直透镜2背离所述光源1的一侧,且所述四边平行的玻璃基座5靠近所述准直透镜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滤波片3,在所述四边平行的玻璃基座5远离所述准直透镜2的一侧部分设置有高反膜;不同光源1发出的光在所述四边平行的玻璃基座5内经过多次反射后合为一束,经过汇聚透镜6汇聚后进入光适配器4。这种基于薄膜滤波片的光合波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带宽。
[0004]然而,基于薄膜滤波片的合波方案,首先需要将滤波片和玻璃块制成一个光学合波器,然后将光学合波器整体放置到光器件中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准直光输入,同时还需要将输出的准直光经过汇聚透镜汇聚后进入光适配器,其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组件和光模块,其该光学组件能够将多路不同波长的光波合成一路光波,并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0006]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光学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分别用于发出波长互不相同的入射光;多个汇聚透镜,分别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所述汇聚透镜的入射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相对,所述汇聚透镜用于将发散的入射光转换成汇聚的出射光;光纤适配器,与所述汇聚透镜相对设置,且所述光纤适配器位于所述汇聚透镜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入射端端面上设有汇聚位置,不同角度的所述出射光以汇聚的形式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其中,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光线的光轴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
[0007]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组件,通过在发光元件的发光面设置汇聚透镜,可以将发光元件发射出来的发散的入射光转换成汇聚的出射光,然后就可以将不同波长的光直接耦合到光纤适配器中。由于在汇聚位置射入光纤适配器的光线的光轴与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设计的小于或等于一个预设角度,在这个预设角度范围内射入光纤适配器中的
光的光功率较大,所以这样可以保证光合波的耦合效率较高,可以达到光器件对光功率的要求。而这种直接将光耦合如光纤适配器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薄膜滤波片的合波方案中,需要将滤波片和玻璃块制程OMUX,然后将OMUX整体放置到光器件中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准直光输入,同时还需要将输出的准直光经过汇聚透镜汇聚后再进入光纤适配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学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从而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
[0008]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角度为10
°

[0009]通过将预设角度设置为10
°
,以使在汇聚位置进入光纤适配器中的光线的光轴和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
,由于该预设角度较小,所以激光器损失的光功率较小,所以这样可以保证在汇聚位置进入光纤适配器中的光线的耦合效率较高,以适应对耦合效率要求较高的光器件。
[0010]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对应的所述出射光为第一出射光;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光轴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出射光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
[00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组件,通过将第一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出射光的光轴与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设计的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这样将第一出射光直接在汇聚位置射入光纤适配器中,即可保证在汇聚位置射入光纤适配器中的光线的光轴和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因此,可以直接将经过汇聚透镜的第一出射光耦合入光纤适配器,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简化该光学器件的结构,降低成本,还可以保证该光学组件的耦合效率较高。
[0012]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对应的所述出射光为第二出射光;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光轴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所述第二出射光经过反射后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
[00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并将第一出射光的光轴与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限制在预设角度以内,将第二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二出射光的光轴与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限制在预设角度以外,然后将第二出射光经过反射后在汇聚位置射入光纤适配器,这样可以增加耦合光波的数量,以实现更多不同波长的光波的耦合。另外,由于在汇聚位置射入光纤适配器的光线的光轴与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所以虽然第二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二出射光的射入角度相对于光纤适配器较大,但是经过反射后也变成了射入角度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因此不会影响进入光纤适配器的光的光功率,所以在增加耦合光波数量的前提下,还保证了光的耦合效率。
[0014]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组反射组件,所述反射组件设置在所述汇聚透镜和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每组所述反射组件用于将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对应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经过反射后到达所述汇聚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出射光经过所述反射组件反射后得到反射光,所述反射光的光路延伸至所述汇聚位置,且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的所述反射光的光轴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角度。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组件,通过设置反射组件,可以使第二出射光经过反射后改变方向,并且最终在汇聚位置射入光纤适配器,以使第二出射光经过反射后最终在汇聚位置射入光纤适配器的光线的光轴与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因此,通过设置反射组件,可以将更多入射角度不同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耦合进光纤适配器,并且可以保证进入光纤适配的耦合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0016]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出射光经所述反射组件至少两次反射后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所述反射光包括第一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所述第二出射光经过所述反射组件第一次反射后得到所述第一反射光;所述第一反射光经过所述反射组件第二次反射后得到所述第二反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分别用于发出波长互不相同的入射光;多个汇聚透镜,分别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所述汇聚透镜的入射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相对,所述汇聚透镜用于将发散的入射光转换成汇聚的出射光;光纤适配器,与所述汇聚透镜相对设置,且所述光纤适配器位于所述汇聚透镜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入射端端面上设有汇聚位置,不同角度的所述出射光以汇聚的形式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其中,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光线的光轴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对应的所述出射光为第一出射光;所述第一出射光的光轴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出射光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对应的所述出射光为第二出射光;所述第二出射光的光轴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所述第二出射光经过反射后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组反射组件,所述反射组件设置在所述汇聚透镜和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每组所述反射组件用于将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对应的所述第二出射光经过反射后到达所述汇聚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出射光经过所述反射组件反射后得到反射光,所述反射光的光路延伸至所述汇聚位置,且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的所述反射光的光轴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射光经所述反射组件至少两次反射后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所述反射光包括第一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所述第二出射光经过所述反射组件第一次反射后得到所述第一反射光;所述第一反射光经过所述反射组件第二次反射后得到所述第二反射光;所述第二反射光的光路延伸至所述汇聚位置,并在所述汇聚位置射入所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光的光轴与所述光纤适配器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反射组件的部分结构位于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对应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龙贵陈留勇王峰蒋艳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