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50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用于光伏组件的安装,包括:主龙骨、第一龙骨支撑和第二龙骨支撑,所述第一龙骨支撑位于主龙骨的垂直连接面上,并具有开口朝上的滑槽部,所述第二龙骨支撑位于第一龙骨支撑的正下方,第二龙骨支撑也具有滑槽部,所述滑槽部可容纳光伏组件的边框进入,并从水平方向对边框产生锁紧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龙骨结构,具有能快速的使光伏组件的边框滑入的滑槽轨道,安装过程中无需使用安装工具,只需将组件边框的卡接滑槽滑入龙骨的滑槽部中即完成组件的安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产品,其生产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电池片封装起来,形成光伏组件。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工商业屋顶、分布式、以及墙面干挂安装、BIPV幕墙安装场景都占了很大部分比重,同时光伏组件逐渐向地面电站安装、工商业电站、分布式电站应用方面发展,其中工商业以及分布式电站是今后太阳能电站发展的趋势。
[0003]目前光伏组件安装需要预设支架,然后再将光伏组件的边框通过螺栓或压块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上,此种结构在后期电站安装结构、安装环境中具有局限性,安装复杂,不便捷。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组件快速安装的龙骨结构,通过滑槽将光伏组件卡接固定住,达到快速安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采用滑槽式固定结构,能够实现光伏组件的快速安装。该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用于光伏组件的安装,包括:
[0006]主龙骨,所述主龙骨具有水平连接面和垂直连接面,所述水平连接面用于自身固定,所述垂直连接面用于安装光伏组件;
[0007]第一龙骨支撑,所述第一龙骨支撑位于所述主龙骨的垂直连接面上,并具有开口朝上的滑槽部,所述滑槽部可容纳光伏组件的边框进入,并从水平方向对边框产生锁紧力;
[0008]第二龙骨支撑,所述第二龙骨支撑位于所述第一龙骨支撑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龙骨支撑具有滑槽部,所述滑槽部可容纳光伏组件的边框进入,并从水平方向对边框产生锁紧力。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龙骨支撑和/或所述第二龙骨支撑包括第一槽沿和第二槽沿,所述第一槽沿和第二槽沿通过底部的槽底板固定在所述主龙骨的垂直连接面,且所述第一槽沿和第二槽沿均与该垂直连接面平行。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槽沿和第二槽沿的上端向滑槽部内延伸有第一凸起部。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龙骨支撑与所述第一龙骨支撑结构相同,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所述第一龙骨支撑的下方。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龙骨支撑的滑槽部开口朝下,与所述第一龙骨支撑上下对称设置。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龙骨支撑的第二槽沿向滑槽部内凸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
凸起部与槽底板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槽底板之间形成可容纳光伏组件的边框进入的滑道腔。
[0014]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技术进步的效果:
[0015]本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采用滑槽式的快速连接结构,配合无A边设计的组件边框使用,能够快速的使光伏组件的边框滑入到龙骨结构的轨道中,安装过程中无需安装工具,只需将组件边框的卡接滑槽滑入龙骨的滑槽部中即完成组件的安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尤其适用于工商业、分布式、以及干挂式组件安装,实现了光伏组件在墙体侧立面的安装,既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快捷性,又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龙骨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与本实施例一配合使用的光伏组件及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安装效果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与本实施例二配合使用的光伏组件及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安装效果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1、光伏组件;11a、第一光伏组件;11b、第二光伏组件;21、第一边框;22、第二边框;30、主龙骨;31、第一龙骨支撑;32、第二龙骨支撑;40、建筑墙体;301、第一槽沿;302、第二槽沿;303、槽底板;304、第一凸起部;305、第二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30和用于固定光伏组件11的龙骨支撑,其中,主龙骨30为框型支撑结构,可预设在建筑墙体40内,或者通过螺栓等紧固材料固定在建筑墙体40内,主龙骨30主要其到与安装基体(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建筑墙体40)的连接固定的作用,因此,其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作为与光伏组件11进行连接的龙骨支撑,其材质与主龙骨30相同,可采用铝合金材质,并与主龙骨30一体成型,以保证其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具体的,龙骨支撑包括一上一下间隔设置的第一龙骨支撑31和第二龙骨支撑32,两个龙骨支撑的结构相同,并分别与光伏组件11的边框上的卡接滑槽相配合,具体是,在光伏组件11的相对的两边框上设有卡接滑槽,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第一边框21和第
二边框22分别胶粘在光伏组件11的两个短边,并在光伏组件11的短边底部形成的卡接滑槽,用于和龙骨结构进行卡接,完成光伏组件的安装固定;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的结构是,包括截面为L型的L型封装面,该L型封装面具有第一竖直面和第一水平面,在第一水平面的底部,间隔一定距离的设有第二水平面,该第二水平面与第一水平面之间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竖直面连接;第一水平面、第二竖直面和第二水平面形成开口与L型封装面开口方向一致或相反的半口字型的卡接滑槽;使用时,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的L型封装面开口相对的,分别封装在光伏组件11的两个边缘,此时,第一边框21上的卡接滑槽和第二边框22上的卡接滑槽的槽口朝向一致,卡接滑槽可以从侧面滑入到第一龙骨支撑31或第二龙骨支撑32内,形成对光伏组件11的安装固定;与卡接滑槽结构相适配的,第一龙骨支撑31和第二龙骨支撑32为开口朝上的滑槽结构,包括第一槽沿301、第二槽沿302,以及位于第一槽沿301和第二槽沿302底部的槽底板303,该槽底板303连接至主龙骨30的侧壁上,使得第一槽沿301与第二槽沿302之间,以及第二槽沿302与主龙骨30侧壁形成两个间隔的滑槽部,用于容纳滑入的第一边框21或第二边框22,具体是第一边框21或第二边框22的第二水平面,由于光伏组件11为直立安装,此时第二水平面变为垂直方向的立面,能够滑入并卡接在滑槽部;完成与龙骨结构的连接。
[0029]为了使光伏组件能紧挨着固定在建筑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用于光伏组件的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龙骨(31),所述主龙骨(31)具有水平连接面和垂直连接面,所述水平连接面用于自身固定,所述垂直连接面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第一龙骨支撑(31),所述第一龙骨支撑(31)位于所述主龙骨(31)的垂直连接面上,并具有开口朝上的滑槽部,所述滑槽部可容纳光伏组件的边框进入,并从水平方向对边框产生锁紧力;第二龙骨支撑(32),所述第二龙骨支撑(32)位于所述第一龙骨支撑(3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龙骨支撑(32)具有滑槽部,所述滑槽部可容纳光伏组件的边框进入,并从水平方向对边框产生锁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用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支撑(31)和/或所述第二龙骨支撑(32)包括第一槽沿(311)和第二槽沿(312),所述第一槽沿(311)和第二槽沿(312)通过底部的槽底板(313)固定在所述主龙骨(31)的垂直连接面,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丹丹麻超史金超于波李亚彬冯天顺耿亚飞田思杨燕郑炯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