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42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服装面料领域,提供一种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包括第一面层、第一底层和夹持层,所述第一面层的一侧面贴合有第二面层,所述第一底层的一侧面贴合有第二底层,所述第二面层与第二底层之间通过夹持层连接,所述夹持层包括粘接剂,所述粘接剂为水乳型非织造布用粘合剂,所述第一底层上远离第二底层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底层的表面设置不同形状的凸起部,通过凸起部直接与人体表面的皮肤相接触,能快速吸附人体表面的汗液和湿气,保持人体皮肤较少粘液的状态,而且凸起部的设定,不同于整个面层与人体表面接触的方式,使得部分位置与人体的表面还具备一定的空间和间隙。的表面还具备一定的空间和间隙。的表面还具备一定的空间和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面料领域,具体地说是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面料层出不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服装面料大多由单种面料纤维编织而成,编织而成的面料功能比较单一,已无法满足人们现有的使用需求。
[0003]当前,在用于衣服制备的面料领域,尤其是夏天穿戴的寸衫衣服,通常需要具备较好的吸汗性能,避免夏天出汗引起的人体皮肤不适。然而,经专利技术人调研发现,现有的衣服面料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穿戴吸汗效果较差的情况,给穿戴者带来很多不便,传统的布料一般透气不足,容易产生闷热感,亦或是排汗功能不足,运动后容易生病;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对人体排出的汗吸收的面料,其通过在面料上增设吸湿的纤维布料,以实现汗液的吸收;但是,其结构设计欠佳,不便于将吸收的汗液挥发,吸收的汗长时间在衣服上不能挥发,使皮肤感到不适,并且衣服粘附在身上,使人穿着舒适感体验效果差综上,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料吸汗性差等问题。
[0005]一种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包括第一面层、第一底层和夹持层,所述第一面层的一侧面贴合有第二面层,所述第一底层的一侧面贴合有第二底层,所述第二面层与第二底层之间通过夹持层连接,所述夹持层包括粘接剂,所述粘接剂为水乳型非织造布用粘合剂,所述第一底层上远离第二底层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第二底层与第一底层之间经编针织的方式一体织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层为中空疏通层,所述中空疏通层包括锦纶纤维和气凝胶纤维,所述锦纶纤维的中空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锦纶纤维的内部设置有苎麻纤维,所述锦纶纤维和气凝胶纤维混纺而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层由经纱和纬纱采用蓬松针织法编制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包括纱芯,所述纱芯的表面包覆碳纤维。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层由牦牛毛和羊毛混纺纱组成,所述牦牛毛和羊毛经合股所形成的股线混纺。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层上的凸起部为通过钩针编织的涤纶纤维,所述凸起部为四边形、六边形和圆形结构其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底层采用纯棉纱纵横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底层的厚度为0.1~0.2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层的厚度为0.1~0.15m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底层的表面设置不同形状的凸起部,通过凸起部直接与人体表面的皮肤相接触,能快速吸附人体表面的汗液和湿气,保持人体皮肤较少粘液的状态,而且凸起部的设定,不同于整个面层与人体表面接触的方式,使得部分位置与人体的表面还具备一定的空间和间隙,避免了人体表面与面料的表面过分紧密接触,造成人体表面的干燥过度的情况发生,而且凸起部的设定,也能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保证第一底层表面通风的效果。
[0012]2、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底层由牦牛毛和羊毛混纺纱组成,首先,保证了面料更加具备弹性,其次,羊毛的吸水性也较好,保暖性更佳,从而提高了面料的蓬松度,提高了面料的透气和柔软度,而且还能增加面料的抗拉伸强度和抗断裂强度,从而有助于提高面料在穿着时的舒适度。
[0013]3、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面层为中空疏通层,采用锦纶纤维和气凝胶纤维,锦纶限位内覆盖有苎麻纤维,苎麻纤维层具有抗菌抑菌、除臭吸附、吸湿透气、防霉耐磨的特点,能够对汗液进行吸收,减少汗液对中空纤维束内部的侵蚀,有利于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面料的吸湿排汗功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底层表面示意图。
[0015]图中:1、第一面层;2、第二面层;3、夹持层;4、第二底层;5、第一底层;6、凸起部
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实施例
[0017]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包括第一面层1、第一底层5和夹持层3,第一面层1的一侧面贴合有第二面层2,第一底层5的一侧面贴合有第二底层4,第二面层2与第二底层4之间通过夹持层3连接,夹持层3包括粘接剂,粘接剂为水乳型非织造布用粘合剂,第一底层5上远离第二底层4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6,第二底层4与第一底层5之间经编针织的方式一体织成。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面层1为中空疏通层,中空疏通层包括锦纶纤维和气凝胶纤维,锦纶纤维的中空截面为三角形结构,锦纶纤维的内部设置有苎麻纤维,锦纶纤维和气凝胶纤维混纺而成。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面层2由经纱和纬纱采用蓬松针织法编制而成,经纱和纬纱包括纱芯,纱芯的表面包覆碳纤维。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底层4由牦牛毛和羊毛混纺纱组成,牦牛毛和羊毛经合股所形成的股线混纺。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底层5上的凸起部6为通过钩针编织的涤纶纤维,凸起部6为四边形、六边形和圆形结构其中的一种,第一底层5采用纯棉纱纵横编织而成,第一底层5的厚度为0.1~0.2mm。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夹持层3的厚度为0.1~0.15mm。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底层5的表面设置不同形状的凸起部6,通过凸起部6直接与人体表面的皮肤相接触,能快速吸附人体表面的汗液和湿气,保持人体皮肤较少粘液的状态,而且凸起部6的设定,不同于整个面层与人体表面接触的方式,使得部分位置与人体的表面还具备一定的空间和间隙,避免了人体表面与面料的表面过分紧密接触,造成人体表面的干燥过度的情况发生,而且凸起部6的设定,也能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保证第一底层5表面通风的效果,第二底层4由牦牛毛和羊毛混纺纱组成,首先,保证了面料更加具备弹性,其次,羊毛的吸水性也较好,保暖性更佳,从而提高了面料的蓬松度,提高了面料的透气和柔软度,而且还能增加面料的抗拉伸强度和抗断裂强度,从而有助于提高面料在穿着时的舒适度,第一面层1为中空疏通层,采用锦纶纤维和气凝胶纤维,锦纶限位内覆盖有苎麻纤维,苎麻纤维层具有抗菌抑菌、除臭吸附、吸湿透气、防霉耐磨的特点,能够对汗液进行吸收,减少汗液对中空纤维束内部的侵蚀,有利于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面料的吸湿排汗功能。
[002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包括第一面层(1)、第一底层(5)和夹持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层(1)的一侧面贴合有第二面层(2),所述第一底层(5)的一侧面贴合有第二底层(4),所述第二面层(2)与第二底层(4)之间通过夹持层(3)连接,所述夹持层(3)包括粘接剂,所述粘接剂为水乳型非织造布用粘合剂,所述第一底层(5)上远离第二底层(4)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6),所述第二底层(4)与第一底层(5)之间经编针织的方式一体织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湿排汗抗紫外复合功能性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层(1)为中空疏通层,所述中空疏通层包括锦纶纤维和气凝胶纤维,所述锦纶纤维的中空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锦纶纤维的内部设置有苎麻纤维,所述锦纶纤维和气凝胶纤维混纺而成。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峰徐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恒华粘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