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40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包括发芽防护箱,所述发芽防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离板,且隔离板的一侧开设有发芽区域,同时隔离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抹灰区域,并且抹灰区域的内部覆盖有草木灰,发芽防护箱的一侧安装有栽培箱,且栽培箱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多组隔离组件,同时隔离组件均匀通过四组拉筋活动安装在栽培箱的内部。该马铃薯栽培装置,将底层基土、蘑菇土分别填充至栽培结构的内部,将块状马铃薯埋入到蘑菇土的内部,并通过蓬松土进行覆盖,块状马铃薯的外侧包裹有一层防护屏障,防护屏障为草木灰,通过草木灰散发的气味,进行驱逐害虫的目的,可避免病害虫对块状马铃薯进行啃咬侵蚀,这就大大增加马铃薯在栽培时候的发芽率。的发芽率。的发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马铃薯栽培领域,具体为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
[0003]马铃薯在栽培的时候,直接将切块后的马铃薯埋入到土壤的内部,切面水分大,容易吸引如土壤中的病害虫对其进行啃咬侵蚀,这就大大降低马铃薯在栽培时候的发芽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包括发芽防护箱,所述发芽防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离板,且隔离板的一侧开设有发芽区域,同时隔离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抹灰区域,并且抹灰区域的内部覆盖有草木灰,发芽防护箱的一侧安装有栽培箱,且栽培箱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多组隔离组件,同时隔离组件均匀通过四组拉筋活动安装在栽培箱的内部,并且栽培箱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栽培结构,栽培结构包括底层基土、蘑菇土、防护屏障和蓬松土,拉筋的两端均螺接安装有固定螺帽。
[0006]优选的,所述发芽区域的内部均匀放置有多组马铃薯,且发芽区域的表面通过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密封。
[0007]优选的,所述发芽防护箱的正面均匀开设有两组定位槽,且栽培箱的背面均匀焊接有两组定位条,同时定位条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并且发芽防护箱、栽培箱之间通过定位条、定位槽进行定位安装。
[0008]优选的,所述隔离组件包括横板和竖板,且横板和竖板之间焊接固定,同时横板和竖板组合在一起构成“T”字形。
[0009]优选的,所述栽培箱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六组隔离组件,且栽培箱的内部形成十四组栽培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栽培结构的最底部设置有底层基土,且底层基土的表面覆盖有蘑菇土,同时蘑菇土的内部种植有切块后的马铃薯,并且块状马铃薯的外侧包裹有防护屏障,防护屏障是由草木灰铺设而成,且蘑菇土的表面覆盖有蓬松土。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底层基土、蘑菇土分别填充至栽培结构的内部,将块状马铃薯埋入到蘑菇土的内部,并通过蓬松土进行覆盖,块状马铃薯的外侧包裹有一层防护屏障,防护屏障为草木灰,通过草木灰散发的气味,进行驱逐害虫的目
的,可避免病害虫对块状马铃薯进行啃咬侵蚀,这就大大增加马铃薯在栽培时候的发芽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的B

B剖面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3中的栽培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发芽防护箱;2、隔离板;3、发芽区域;4、抹灰区域;5、草木灰;6、栽培箱;7、隔离组件;71、横板;72、竖板;8、拉筋;9、固定螺帽;10、栽培结构;101、底层基土;102、蘑菇土;103、防护屏障;104、蓬松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包括发芽防护箱1,发芽防护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离板2,且隔离板2的一侧开设有发芽区域3,同时隔离板2的另一侧开设有抹灰区域4,并且抹灰区域4的内部覆盖有草木灰5,发芽防护箱1的一侧安装有栽培箱6,且栽培箱6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多组隔离组件7,同时隔离组件7均匀通过四组拉筋8活动安装在栽培箱6的内部,并且栽培箱6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栽培结构10,栽培结构10包括底层基土101、蘑菇土102、防护屏障103和蓬松土104,拉筋8的两端均螺接安装有固定螺帽9。
[0019]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进行马铃薯栽培的时候,其详细步骤如下:
[0020]步骤A:将马铃薯置于发芽防护箱1的内部,并通过塑料播磨进行密封住,密封时间为十天,等到马铃薯发芽的时候,即可;
[0021]步骤B:将发芽的马铃薯按照其上的幼芽位置进行切块,使得每一块马铃薯上均有幼芽;
[0022]步骤C:将带有幼芽的马铃薯块置于抹灰区域4的内部,并在其切口上抹上草木灰5,马铃薯切面处的水分可通过草木灰5进行锁住,促进马铃薯切面处伤口进行愈合;
[0023]步骤D:将底层基土101、蘑菇土102分别填充至栽培结构10的内部,将块状马铃薯埋入到蘑菇土102的内部,并通过蓬松土104进行覆盖,块状马铃薯的外侧包裹有一层防护屏障103,防护屏障103为草木灰5,通过草木灰5散发的气味,进行驱逐害虫的目的,可避免病害虫对块状马铃薯进行啃咬侵蚀,这就大大增加马铃薯在栽培时候的发芽率。
[0024]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发芽区域3的内部均匀放置有多组马铃薯,且发芽区域3的表面通过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密封。
[0025]如图1

2所示:发芽区域3的表面通过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将多个马铃薯置于发芽区域3的内部,并通过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住,覆盖的时间为十天,使得马铃薯在密封的环境中可进行自然的发芽。
[0026]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发芽防护箱1的正面均匀开设有两组定位槽,且栽培箱6的背面均匀焊接有两组定位条,同时定位条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并且发芽防护箱1、栽培箱6之间通过定位条、定位槽进行定位安装。
[0027]如图1所示:发芽防护箱1、栽培箱6之间通过定位条、定位槽进行定位安装,可将发芽防护箱1、栽培箱6进行固定在一起,便于统一管理。
[0028]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隔离组件7包括横板71和竖板72,且横板71和竖板72之间焊接固定,同时横板71和竖板72组合在一起构成“T”字形。
[0029]如图1所示:栽培箱6的内部通过六组隔离组件7,隔离形成十四组栽培结构10,可在每组栽培结构10的内部对块状的马铃薯进行种植,相邻两组栽培结构10之间的距离为20cm左右。
[0030]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栽培箱6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六组隔离组件7,且栽培箱6的内部形成十四组栽培结构10。
[003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栽培结构10的最底部设置有底层基土101,且底层基土101的表面覆盖有蘑菇土102,同时蘑菇土102的内部种植有切块后的马铃薯,并且块状马铃薯的外侧包裹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包括发芽防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芽防护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离板(2),且隔离板(2)的一侧开设有发芽区域(3),同时隔离板(2)的另一侧开设有抹灰区域(4),并且抹灰区域(4)的内部覆盖有草木灰(5),发芽防护箱(1)的一侧安装有栽培箱(6),且栽培箱(6)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多组隔离组件(7),同时隔离组件(7)均匀通过四组拉筋(8)活动安装在栽培箱(6)的内部,并且栽培箱(6)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栽培结构(10),栽培结构(10)包括底层基土(101)、蘑菇土(102)、防护屏障(103)和蓬松土(104),拉筋(8)的两端均螺接安装有固定螺帽(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芽区域(3)的内部均匀放置有多组马铃薯,且发芽区域(3)的表面通过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芽防护箱(1)的正面均匀开设有两组定位槽,且栽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江文余显荣王岭波徐成勇杨绍江谢兴武张敏王静杨央娟卓玛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