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公铁联运立体连续装卸作业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货物装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公铁联运立体连续装卸作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货运场站是铁路办理货物运输、装卸、存储等作业的主要场所。由于铁路限制坡度非常小,目前铁路货运场站中车站到发线与货物装卸场装卸线标高近乎等高,并且铁路货运场站规模较大,导致铁路货运场站难以填挖平衡,土石方量较大,而且货物装卸线与汽车通道通常采用等高设计,铁路调车作业占用铁路平交道口时,货运汽车需停车等待,影响作业效率。
[0003]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区以及选址点地形坡度较大的铁路货运场站用地范围高差大,车站到发线与货物装卸场装卸线标高近乎等高,导致土石方量巨大;货物装卸线与汽车通道采用等高设计,导致铁路货运场站公铁交叉干扰大,而且难以与周边路网衔接,进出站道路坡度较大,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集装箱公铁联运立体连续装卸作业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装卸作业系统在铁路货运场站公铁交叉干扰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公铁联运立体连续装卸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公铁联运立体连续装卸作业系统包括:运输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集卡车和集装箱列车,所述集卡车与所述集装箱列车并行设置;存储系统,所述存储系统包括第一集装箱堆场,所述第一集装箱堆场与所述集卡车设置于同一区域;以及,装卸系统,所述装卸系统包括:铁路到发场,所述铁路到发场设置于所述第一集装箱堆场后方,所述铁路到发场包括到发线与牵出线,所述牵出线设置于所述到发线前方;集装箱装卸区,所述集装箱装卸区包括第一集卡车道与装卸线,所述集卡车活动于所述第一集卡车道上,所述装卸线设置于所述牵出线与所述到发线之间;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位于所述第一集卡车道和所述装卸线上方,所述第一轨道上活动设置有第一起重机;其中,所述集装箱列车可在所述到发线、所述装卸线和所述牵出线之间通过道岔活动设置以更改轨道;所述装卸线设置于桥梁上,所述桥梁在前后方向上从所述到发线延伸至所述牵出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公铁联运立体连续装卸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箱堆场设置有多排集装箱,且所述集装箱层数至少为一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公铁联运立体连续装卸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到发场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杰,孙逊,王博,兰建华,孙西敬,艾厚文,马登阳,黄勇,陈佳怡,张法铭,李奇,王充,张苏波,陈芸芸,何倩,李鹏,杜逸飞,叶勇,张梦琪,刘斌,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