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15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包括直流滤波模块、隔离变换模块和连接单元,隔离变换模块与直流滤波模块连接,连接单元与隔离变换模块连接;直流滤波模块用于提供直流电压;隔离变换模块用于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连接单元用于提供连接方式,改变隔离变换模块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大小,通过上述方式,获得不需要在更换变压器后更换与变压器相关的外围器件,提高调节灵活性的效果。提高调节灵活性的效果。提高调节灵活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隔离变换器输出电压传统的设计方式是变压器次级绕组匝数固定的情况下输出电压固定,如果想要改变输出电压只有更换为相应输出绕组匝数的变压器后才能得到相应的输出电压,这种调节电压的方式更换变压器后需更换与变压器相关的外围器件,调节方式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解决了输出电压调节方式不灵活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包括直流滤波模块、隔离变换模块和连接单元,所述隔离变换模块与所述直流滤波模块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连接;
[0005]所述直流滤波模块用于提供直流电压;
[0006]所述隔离变换模块用于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0007]所述连接单元用于提供连接方式,改变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大小。
[0008]其中,所述直流滤波模块为电容C1,所述电容C1与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连接。
[0009]其中,所述隔离变换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1、可调电阻R2、可调电阻R3、可调电阻R4、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变压器T1、变压器T2、绕组NP1、绕组NP2、绕组NP3、绕组NP4、次级绕组NS1、次级绕组NS2、次级绕组NS3、次级绕组NS4、二极管D1A、二极管D2A、二极管D3A、二极管D4A、二极管D1B、二极管D2B、二极管D3B、二极管D4B、电容C2、电感L1和负载RLOAD,所述可调电阻R1与所述MOS管Q1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2与所述MOS管Q2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3与所述MOS管Q3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4与所述MOS管Q4连接,所述MOS管Q1分别与所述绕组NP1和所述MOS管Q2连接,所述MOS管Q2分别与所述绕组NP2和所述MOS管Q3连接,所述MOS管Q3分别与所述绕组NP3和所述MOS管Q4连接,所述MOS管Q4分别与所述绕组NP4和所述直流滤波模块连接,所述绕组NP1与所述直流滤波模块连接,所述绕组NP1、所述绕组NP2、所述次级绕组NS1和所述次级绕组NS2分别与所述变压器T1连接,所述绕组NP3、所述绕组NP4、所述次级绕组NS3和所述次级绕组NS4分别与所述变压器T2连接,所述二极管D1A和所述二极管D2A分别与所述次级绕组NS1连接,所述二极管D3A和所述二极管D4A分别与所述次级绕组NS2连接,所述二极管D1B和所述二极管D2B分别与所述次级绕组NS3连接,所述二极管D3B和所述二极管D4B分别与所述次级绕组NS4连接,所述电容C2与所述二极管D4A连接,所述电感L1分别与所述电容C2和所述二极管D2B连接,所述负载RLOAD与所述电容C2连接。
[0010]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两个节点U2A、两个节点U1B、两个节点U2B和两个节点U1A,所述二极管D1A和所述二极管D1B分别连接有所述节点U2A,所述二极管D2A和所述二极管D2B分别连接有所述节点U1B,所述二极管D3A和所述二极管D3B分别连接有所述节点U2B,所述二极管D4A和所述二极管D4B分别连接有所述节点U1A。
[0011]其中,所述节点U1A与所述节点U2A连接,所述节点U1B与所述节点U2B连接。
[0012]其中,两个所述节点U1B连接,两个所述节点U1A连接,所述节点U2A与所述节点U2B连接。
[0013]本技术的一种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所述直流滤波模块用于提供直流电压;所述隔离变换模块用于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所述连接单元用于提供连接方式,改变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大小,获得不需要在更换变压器后更换与变压器相关的外围器件,提高调节灵活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第一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其中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包括直流滤波模块、隔离变换模块和连接单元,所述隔离变换模块与所述直流滤波模块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连接;
[0021]所述直流滤波模块用于提供直流电压;
[0022]所述隔离变换模块用于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0023]所述连接单元用于提供连接方式,改变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大小。
[0024]进一步地,所述直流滤波模块为电容C1,所述电容C1与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变换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1、可调电阻R2、可调电阻R3、可调电
阻R4、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变压器T1、变压器T2、绕组NP1、绕组NP2、绕组NP3、绕组NP4、次级绕组NS1、次级绕组NS2、次级绕组NS3、次级绕组NS4、二极管D1A、二极管D2A、二极管D3A、二极管D4A、二极管D1B、二极管D2B、二极管D3B、二极管D4B、电容C2、电感L1和负载RLOAD,所述可调电阻R1与所述MOS管Q1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2与所述MOS管Q2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3与所述MOS管Q3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4与所述MOS管Q4连接,所述MOS管Q1分别与所述绕组NP1和所述MOS管Q2连接,所述MOS管Q2分别与所述绕组NP2和所述MOS管Q3连接,所述MOS管Q3分别与所述绕组NP3和所述MOS管Q4连接,所述MOS管Q4分别与所述绕组NP4和所述直流滤波模块连接,所述绕组NP1与所述直流滤波模块连接,所述绕组NP1、所述绕组NP2、所述次级绕组NS1和所述次级绕组NS2分别与所述变压器T1连接,所述绕组NP3、所述绕组NP4、所述次级绕组NS3和所述次级绕组NS4分别与所述变压器T2连接,所述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滤波模块、隔离变换模块和连接单元,所述隔离变换模块与所述直流滤波模块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直流滤波模块用于提供直流电压;所述隔离变换模块用于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所述连接单元用于提供连接方式,改变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滤波模块为电容C1,所述电容C1与所述隔离变换模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变换器可选择输出两种电压模式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变换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1、可调电阻R2、可调电阻R3、可调电阻R4、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变压器T1、变压器T2、绕组NP1、绕组NP2、绕组NP3、绕组NP4、次级绕组NS1、次级绕组NS2、次级绕组NS3、次级绕组NS4、二极管D1A、二极管D2A、二极管D3A、二极管D4A、二极管D1B、二极管D2B、二极管D3B、二极管D4B、电容C2、电感L1和负载RLOAD,所述可调电阻R1与所述MOS管Q1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2与所述MOS管Q2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3与所述MOS管Q3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4与所述MOS管Q4连接,所述MOS管Q1分别与所述绕组NP1和所述MOS管Q2连接,所述MOS管Q2分别与所述绕组NP2和所述MOS管Q3连接,所述MOS管Q3分别与所述绕组NP3和所述MOS管Q4连接,所述MOS管Q4分别与所述绕组NP4和所述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周安鲜晓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吉瓦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