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14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雨模拟试验装置,涉及生态环境试验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固定在试验地基上的行走轨道、多个坡度试验装置和用于与所述坡度试验装置匹配的降雨模拟器;所述行走轨道设置有多根间隔排列的移动竖槽,多个所述坡度试验装置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移动竖槽之间并沿所述移动竖槽依次排列,所述降雨模拟器的底部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移动竖槽内移动并与相应的坡度试验装置匹配完成模拟降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坡度试验装置在经过填土后,以不同坡度的设定条件下结合降雨模拟器实施的设定降雨条件进行降雨模拟试验,且结合行走轨道与降雨模拟器的配合显著降低降雨模拟器的移动和操作难度,从而显著提升数据获取效率和准确性。获取效率和准确性。获取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雨模拟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环境试验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降雨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西北地区,不同斜坡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区别极大。而为了有效利用西北地区的广袤土地,因此,针对于不同斜坡和降雨对土壤的影响需要进行提前的数据分析,以便于在有效的空间内,高效获得不同生态环境下结合不同坡度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数据。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采取不同坡度的山区土壤,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状态下分别对相应坡度下的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检测,从而严重影响到数据的获取效率和准确性,导致实验数据的失真和时间浪费,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雨模拟试验装置,该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具有显著提升数据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在试验地基上的行走轨道、多个坡度试验装置和用于与所述坡度试验装置匹配的降雨模拟器;所述行走轨道设置有多根间隔排列的移动竖槽,多个所述坡度试验装置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移动竖槽之间并沿所述移动竖槽依次排列,所述降雨模拟器的底部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移动竖槽内移动并与相应的坡度试验装置匹配完成模拟降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坡度试验装置在经过填土后,以不同坡度的设定条件下结合降雨模拟器实施的设定降雨条件进行降雨模拟试验,且结合行走轨道与降雨模拟器的配合显著降低降雨模拟器的移动和操作难度,使得该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具有显著提升数据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的效果。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走轨道设置有至少两个垂直于所述移动竖槽的调节横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移动竖槽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坡度试验装置匹配的线性移动位,并在所述线性移动位上形成有位于两个所述调节横槽之间的调节移动位,所述调节移动位用于供所述降雨模拟器朝向相邻的所述移动竖槽移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竖槽和调节横槽组成的行走轨道在满足排列多个坡度试验装置的同时,便于降雨模拟器的横向和纵向移动,从而对多列依次排布的坡度试验装置进行降雨模拟试验,从而使得该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具有显著提升数据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的效果。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雨模拟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横槽和移动竖槽匹配的模拟器滚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拟器滚轮与调节横槽和移动竖槽匹配,并实现显著降低降雨模拟器的移动难度的效果,且使得降雨模拟器具有移动稳定性高和与多个坡度试验装置适配性高并提升数据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的效果。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移动式遮雨棚,所述移动式遮雨棚的两端底部均设置有遮雨棚滚轮,所述遮雨棚滚轮与位于所述行走轨道两侧的所述移动竖槽匹配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式遮雨棚起到遮挡阳光、雨水、风等自然环境影响的作用,从而提升试验的准确性。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度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和用于调节所述试验箱体的一端倾斜程度以形成坡度的坡度调节底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度调节底座通过倾斜试验箱体的一端从而达到坡度的调节的目的,具有调节难度低和实用性强的效果。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试验地基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行走轨道一端的试验土坑,所述试验土坑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移动竖槽之间并用于放置所述试验箱体的固定坑位。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试验箱体放置于试验土坑的固定坑位内后,配合移动式遮雨棚的遮挡将实现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并适于根据不同土壤高度和不同降雨量的配合对不同坡度下的土壤湿度和温度进行有效的检测,从而高效且准确地完成降雨模拟试验,使得该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具有显著提升数据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的效果。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立试验地基,并在试验地基上通过行走轨道移动降雨模拟器和移动式遮雨棚,从而令排列在行走轨道上的多个坡度试验装置在经过坡度调节和降雨模拟器的降雨量的调节实现多个实验的同步进行,以达到高效、便捷和准确性高的降雨模拟试验的目的,并使得该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具有显著提升数据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试验地基;11、试验土坑;12、固定坑位;2、行走轨道;21、调节横槽;22、移动竖槽;23、线性移动位;24、调节移动位;3、坡度试验装置;31、坡度调节底座;32、试验箱体;4、降雨模拟器;41、模拟器滚轮;5、移动式遮雨棚;51、遮雨棚滚轮。
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一种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在试验地基1上的行走轨道2、多个坡度试验装置3、移动式遮雨棚5和用于与坡度试验装置3匹配的降雨模拟器4。
[0024]其中,移动式遮雨棚5的底部设置有与行走轨道2匹配移动的遮雨棚滚轮51,降雨模拟器4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行走轨道2匹配移动的模拟器滚轮41,从而达到显著降低移动式遮雨棚5和降雨模拟器4驱动控制移动难度的目的,并显著提升该降雨模拟试验装置的实用性。
[0025]如图1、图2所示,行走轨道2包括多根间隔排列的移动竖槽22和垂直于移动竖槽22的调节横槽21。
[0026]其中,多个坡度试验装置3位于相邻两个移动竖槽22之间并沿移动竖槽2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为了提升操作便捷性,相邻的三个移动竖槽22间仅放置一列多个坡度试验装置3。与此同时,降雨模拟器4的底部用于在相邻两个移动竖槽22内移动并与相应的坡度试验装置3匹配完成模拟降雨。因此,在多个坡度试验装置3在经过填土后,以不同坡度的设定条件下结合降雨模拟器4实施的设定降雨条件进行降雨模拟试验,且结合行走轨道2与降雨模拟器4的配合显著降低降雨模拟器4的移动和操作难度,使得该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具有显著提升数据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横槽21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相互匹配,以与降雨模拟器4匹配从而供降雨模拟器4沿着两个调节横槽21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相邻的两个移动竖槽22之间形成有与坡度试验装置3匹配的线性移动位23,并在线性移动位23上形成有位于两个调节横槽21之间的调节移动位24,以使得调节移动位24适于供降雨模拟器4朝向相邻的移动竖槽22移动。因此,移动竖槽22和调节横槽21组成的行走轨道2在满足排列多个坡度试验装置3的同时,便于降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试验地基(1)上的行走轨道(2)、多个坡度试验装置(3)和用于与所述坡度试验装置(3)匹配的降雨模拟器(4);所述行走轨道(2)设置有多根间隔排列的移动竖槽(22),多个所述坡度试验装置(3)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移动竖槽(22)之间并沿所述移动竖槽(22)依次排列,所述降雨模拟器(4)的底部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移动竖槽(22)内移动并与相应的坡度试验装置(3)匹配完成模拟降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轨道(2)设置有至少两个垂直于所述移动竖槽(22)的调节横槽(21),相邻的两个所述移动竖槽(22)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坡度试验装置(3)匹配的线性移动位(23),并在所述线性移动位(23)上形成有位于两个所述调节横槽(21)之间的调节移动位(24),所述调节移动位(24)用于供所述降雨模拟器(4)朝向相邻的所述移动竖槽(22)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鹤龄张凯齐月陈斐赵鸿杜昊霖赵福年魏星星丁文魁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