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404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选择良种;S2.造林地选择;S3.栽种;S4.定期监察,采取标准地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茶林地进行拍照监控;S5.对拍照进行分析,得到发病区域,并对其标记;S6.药剂喷洒:白天设计发病区域的无人机飞行路线,下午7点~9点喷洒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良种的选择、土壤的选择、对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发病率进行预防,通过无人机拍照对造林地进行监控,及时判断发病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提高治理效果,保证油茶的出产效果,扩大种植的经济效益。扩大种植的经济效益。扩大种植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是与油棕、微榄、椰子齐名的世界四大油源树种之一,世界油茶资源的80%分布于我国。油茶又名茶子树,在山茶科山茶属中,种子含油量较高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总称,属于常绿小乔木,其寿命可以达到几十年至几百年。使用其制作出的茶油是绿色、健康的食用油,品质优良,可以和橄榄油相提并论,有“东方的橄榄油”之称。
[0003]广西位于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适宜,光照充实,全年降雨充足,雨热同季,林地资源丰富,且主要为低山丘陵,土壤呈微酸性非常适合油茶生长,是我国油茶的传统产区,具有优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油茶栽培分布广泛,其中,桂西区、桂西北区、桂中区和桂北区为主要栽培产区,广西油茶品种多样,结合地理优势可以使油茶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据调查,广西油茶主要病虫害多样,其中,叶枯病在各产区发生情况都较严重,是广西油茶的主要病害,叶枯病的发病率达到了60%,严重影响了广西地区油茶成林的产量和新造林及幼林的生长长势,成为影响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0004]经对油茶基地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油茶害虫有4目;进行油茶害虫种类及发生发展规律调查和防治试验研究,发现为害油茶害虫共有鞘翅目(Cole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同翅目(Homoptera)共24科37种;其中鞘翅目种类多,主要在橡胶木犀金龟(Xylotrupes Gideon)、广西灰象(Sympiezomias guangxiensis)、油茶肖叶甲(Demotina thei)、中喙丽金龟(Adoretus sinicus)、茶芽粗腿象甲(Ochyronera quadimaculate)、日本榕萤叶甲(Morphosphaera japonica)、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以啃食树皮和食叶为主,危害严重,害虫危害株率分别为67.11%,影响油茶生长和产量;在4月中旬至7月期间为发病盛期,多数于晚上取食;防治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08]S1.选择良种;
[0009]S2.造林地选择;
[0010]S3.栽种;
[0011]S4.定期监察,采取标准地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茶林地进行拍照监控;
[0012]S5.对拍照进行分析,得到发病区域,并对其标记;
[0013]S6.药剂喷洒:白天设计发病区域的无人机飞行路线,下午7点~9点喷洒药剂。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2中,造林地地形为丘陵地带,坡度不超过30
°
,土壤为红壤,土层厚80cm以上,质地疏松,多为壤质土,土壤肥力良好,海拔高度在100m~350m。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3中,栽种的标准为,栽种后的郁闭度为60%以下,并且能够达到通风透光的要求。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4监控拍照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得的油茶林地图像。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4中,线路调查方法为根据地形、地貌、坡位、坡向等环境因子设立调查路线,沿路线初步调查立地条件、经营管理、害虫种类和发生面积情况。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4中,标准地调查方法是在踏查基地情况后,分不同坡向、坡位等环境因子设立11个42m
×
48m(每个标准地182株)的标准地,采用棋盘式调查法调查记录每个标准地中30株以上油茶树的害虫种类、危害部位、危害程度。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4中,危害程度通过危害株率和危害指数综合判定;
[0020]其中受害株率(%)=(危害株数)/(标准地实际调查总株数)
×
100;
[0021]危害指数P
i
=[∑(V
i
×
n)
×
/(N
×
V
a
)]×
100;
[0022]式中V
i
为某虫害级值,n为某等级株数,V
a
为危害最高级值,N为调查总株数。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6中,药剂为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吡虫啉。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示S6中药剂的喷洒量为(40g~60g)/亩。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良种的选择、土壤的选择、对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发病率进行预防,通过无人机拍照对造林地进行监控,及时判断发病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提高治理效果,保证油茶的出产效果,扩大种植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喷洒药剂后各标准地药剂防治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I
[0030]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31]S1.选择良种;
[0032]S2.造林地选择;造林地地形为丘陵地带,坡度为20
°
,土壤为红壤,土层厚90cm,质地疏松,多为壤质土,土壤肥力良好,海拔高度在150m。
[0033]S3.栽种;栽种后的郁闭度为60%以下,并且能够达到通风透光的要求;
[0034]S4.定期监察,采取标准地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茶林地进行拍照监控;监控拍照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得的油茶林地图像;线路调查方法为根据地形、地貌、坡位、坡向等环境因子设立调查路线,沿路线初步调查立地条件、经营管理、害虫种类和发生面积情况;
[0035]标准地调查方法是在踏查基地情况后,分不同坡向、坡位等环境因子设立11个42m
×
48m(每个标准地182株)的标准地,采用棋盘式调查法调查记录每个标准地中30株以上油茶树的害虫种类、危害部位、危害程度;
[0036]S5.对拍照进行分析,得到发病区域,并对其标记A区;
[0037]S6.药剂喷洒:白天设计发病区域的无人机飞行路线,下午7:30点喷洒药剂;药剂为5%高效氯氟氰菊酯;每亩药剂的喷洒量为45g。
[0038]实施例II
[0039]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40]S1.选择良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选择良种;S2.造林地选择;S3.栽种;S4.定期监察,采取标准地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茶林地进行拍照监控;S5.对拍照进行分析,得到发病区域,并对其标记;S6.药剂喷洒:白天设计发病区域的无人机飞行路线,下午7点~9点喷洒药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造林地地形为丘陵地带,坡度不超过30
°
,土壤为红壤,土层厚80cm以上,质地疏松,多为壤质土,土壤肥力良好,海拔高度在100m~350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栽种的标准为,栽种后的郁闭度为60%以下,并且能够达到通风透光的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监控拍照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得的油茶林地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线路调查方法为根据地形、地貌、坡位、坡向等环境因子设立调查路线,沿路线初步调查立地条件、经营管理、害虫种类和发生面积情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茶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世杰刘瑞新何正锋廖仁雅宁昌龙苏晓琳覃素云唐璇潘晓芳黄肖尼刘芝汐黄路军韦艳春苏祖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