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85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以及输送组件,所述进料组件进一步包括: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电机的伸出段穿过上盖板与搅拌辊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辊的上半部周向设置有若干根搅拌杆,所述搅拌辊的下半部周向设置有螺旋引导叶片,所述储料罐的内腔为阶梯圆柱空腔,并且两段圆柱空腔的过渡段为圆锥形空腔,所述储料罐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与所述输送组件连接,通过进料组件中搅拌杆与螺旋引导叶片的设置,可以使得储料罐内部的石墨烯粉料实现大量连续的输送,避免石墨烯粉料的结块与粘附。附。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石墨烯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持续升温,石墨和石墨烯有关的材料广泛应用在电池电极材料、半导体器件、透明显示屏、传感器、电容器、晶体管等方面。鉴于石墨烯材料优异的性能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化学、材料、物理、生物、环境、能源等众多学科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研究者们致力于在不同领域尝试不同方法以求制备高质量、大面积石墨烯材料。并通过对石墨烯制备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降低石墨烯制备成本使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逐步走向产业化;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自动送粉器种类较多,包括:刮吸式、刮板式、螺旋式、鼓轮式、毛细管式、气动式等。粉料学研究表明,大于100μm的粒子较难产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较好的流动性;而小于100μm的粉料,它们的表面积大,容易产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流动性差。细小粉料流动性差的原因是因为相邻粒子间引力产生的粘附作用较强,而且粉料粒子与器壁间的粘附作用也较强;同时,细小粉料的粘附作用会表现为粒子间的凝聚现象,粘附作用和凝聚作用合称为粘聚性,粉料产生粘聚性的原因包括:

干燥状态下的范德华力、静电力;

吸湿状态下的桥接和毛细管作用;

密度小;

表面粗糙度大等。目前,常规送粉器送给150目(106μm)以上的较粗粉料效果较好;对于粒度200目(75μm)以下的细小粉料,由于粘聚性强导致其流动性差甚至没有流动性,容易在粉斗中造成堵塞,即使采用搅拌杆也难以达到满意的送粉效果。目前,常规送粉器送给150目(106μm)以上的较粗粉料效果较好;对于粒度200目(75μm)以下的细小粉料,由于粘聚性强导致其流动性差甚至没有流动性,容易在粉斗中造成堵塞,即使采用搅拌杆也难以达到满意的送粉效果。螺旋送粉器虽然可以送给流动性差的粉料,但是在一个螺距的送粉过程中,会产生粉料流量不均匀的现象,即螺旋送粉的“脉动现象”。其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当螺旋的端面运动到不同的位置时,落粉的位置在圆周上持续变化,容易造成送给量的差异,特别是当螺杆水平横向布置时,螺旋叶轮转动到不同角度时与筒壁形成的存料空间不同,粉料受到的阻力有较大差异,表现为在65
°
旋转角附近出现送粉脉冲。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流动性差的粉料在圆管内的“团聚”、“成拱”作用较强,在螺旋叶轮的推动作用下,会在不同的旋转角产生随机落粉现象,从而造成粉料的不均匀送给。纯气动送粉法虽然可以解决粉料在漏斗中的堵塞问题,但是其粉料送给精度较差。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529700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运动送粉器,它包括推进轴、筒体、粉斗、滑块和转盘;工作时,所述筒体保持气密性,送入粉斗内的粉料被搅拌杆打散,避免粉料在粉斗中形成拱结构,推进轴底部的螺旋叶轮按照设定的速度反转推送粉料,并通过落粉管进入转盘的粉槽内并逐渐充满粉槽,所述滑块对粉槽内的粉料进行整平,转盘随主传动轴转动,使粉槽内的粉料转动到出粉管的入粉口处时被出粉管吸出,完成送粉过程。通过准确控制转盘和推进轴之间转速比K,使粉料送给量保持均匀。
本专利技术采用螺旋叶轮推进和转盘式抽吸相结合的复合运动送粉方式,特别适用于流动性差或无流动性的粉料,通过上述复合运动方式使得粉料送给量均匀且连续可调。
[0004]但是,该复合运动送粉器无法实现石墨粉料的大量快速传输,并且该复合运动送粉器的送粉距离也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石墨烯输送装置无法同时满足石墨烯粉料大量快速传输的问题,以及传输距离有限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以及输送组件,所述进料组件进一步包括: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电机的伸出段穿过上盖板与搅拌辊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辊的上半部周向设置有若干根搅拌杆,所述搅拌辊的下半部周向设置有螺旋引导叶片,所述储料罐的内腔为阶梯圆柱空腔,并且两段圆柱空腔的过渡段为圆锥形空腔,所述储料罐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与所述输送组件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连接管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主动辊,所述箱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均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后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设置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的伸出段与所述主动辊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下盖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第一毛刷,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二毛刷,所述下盖板的下表面右侧设置有出料口与所述箱体的内部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四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的内腔尺寸与所述搅拌杆和所述螺旋引导叶片的尺寸相匹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毛刷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左下部,所述第二毛刷位于所述出料口的左上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在所述搅拌辊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所述搅拌杆的形状为三角形的长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4]1.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以及输送组件,所述进料组件进一步包括: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电机的伸出段穿过上盖板与所述搅拌辊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辊的上半部周向设置有若干根搅拌杆,通过设置搅拌杆,可以防止石墨烯粉料在储料罐内部堆积结块,不能依靠自身重力下落,从而影响石墨烯输送,所述搅拌辊的下半部周向设置有螺旋引导叶片,通过螺旋引导叶片可以控制储料罐内部的石墨烯粉料的输送速度,通过搅拌电机转速以及螺旋引导叶片的不同参数,可以实现石墨烯粉料的输送速度的控制,所述储料罐的内腔为阶梯圆柱空腔,并且两段圆柱空腔的过渡段为圆锥形空腔,该圆锥形空腔可以方便储料罐上部圆柱空腔内部的石墨烯粉料流畅地落
入下部圆柱空腔内,避免石墨烯粉料的堆积,能够有效保证出料组件对石墨烯粉料的排出效率所述储料罐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与所述输送组件连接。
[0015]2.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连接管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主动辊,所述箱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均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后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设置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的伸出段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以及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进一步包括:储料罐(4),所述储料罐(4)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搅拌电机(2),所述上盖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1),所述搅拌电机(2)的伸出段穿过上盖板(3)与搅拌辊(15)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辊(15)的上半部周向设置有若干根搅拌杆(14),所述搅拌辊(15)的下半部周向设置有螺旋引导叶片(16),所述储料罐(4)的内腔为阶梯圆柱空腔,并且两段圆柱空腔的过渡段为圆锥形空腔,所述储料罐(4)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5)与所述输送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烯粉料生产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连接管(5)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箱体(6),所述箱体(6)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主动辊(7),所述箱体(6)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从动辊(9),所述主动辊(7)与所述从动辊(9)之间设置有输送带(18),所述主动辊(7)与从动辊(9)均与所述箱体(6)转动连接,所述箱体(6)的后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怒涌许怒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烯新材料福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