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磨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82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面磨铣装置,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包括磨铣台,所述磨铣台的顶部靠近正面处设置有固定夹持机构,所述固定夹持机构的右侧设置有移动夹持机构,所述磨铣台的顶部靠近背面处设置有磨铣机构,所述磨铣台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磨铣台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电动升降板,所述固定夹持机构包括第一保护箱,所述第一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辊,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移动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保护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能够有效对塑胶模具进行磨铣,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工作人员更加省力。也使工作人员更加省力。也使工作人员更加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磨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表面磨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
[0003]在现有技术中,塑胶模具在制造生产的过程中,其中需要对模具的表面进行磨铣处理,但是现在一般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来进行磨铣工作,如此一来十分的耗费工作人员的体力,而且效率不高,并且塑胶模具的正方面都需要进行磨铣,更加延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效率十分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表面磨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塑胶模具在制造生产的过程中,其中需要对模具的表面进行磨铣处理,但是现在一般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来进行磨铣工作,如此一来十分的耗费工作人员的体力,而且效率不高,并且塑胶模具的正方面都需要进行磨铣,更加延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效率十分低下。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表面磨铣装置,包括磨铣台,所述磨铣台的顶部靠近正面处设置有固定夹持机构,所述固定夹持机构的右侧设置有移动夹持机构,所述磨铣台的顶部靠近背面处设置有磨铣机构,所述磨铣台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磨铣台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电动升降板;
[0007]所述固定夹持机构包括第一保护箱,所述第一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辊,所述第一连接辊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滑垫;
[0008]所述移动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保护箱,所述第二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辊,所述第二连接辊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保护箱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外围开设有直线导轨。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磨铣机构包括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转动电机,所述安装座的底部靠近正面处设置有磨铣部件。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磨铣机构能够有效对塑胶模具进行磨铣。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动升降板、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电动滑块和液压气缸以及第三转动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使磨铣工作更加方便,通过控制面板即可通
知设备进行磨铣,相较于人工更加的便捷。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辊与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螺栓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辊与第一夹持板螺栓固定。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第一转动电机能够有效带动第一夹持板进行转动,方便带动塑胶模具进行转动,从而节省打磨时间。
[001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辊与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螺栓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辊与第二夹持板螺栓固定。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第二转动电机能够有效带动第二夹持板进行转动,方便带动塑胶模具进行转动,从而节省打磨时间。
[001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滑垫与第一夹持板粘接,所述第二防滑垫和第二夹持板粘接。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夹持塑胶模具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塑胶模具掉落,提高加工效率。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中,通过固定夹持机构和移动夹持机构以及磨铣机构的设置,通过电动滑块能够有效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塑胶模具进行夹持,而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能够有效将夹持好的塑胶模具进行翻面,省去人工翻面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磨铣机构能够有效对塑胶模具进行打磨,无需人工进行打磨,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固定夹持机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1、磨铣台;11、控制面板;12、滑槽;13、电动升降板;2、固定夹持机构;21、第一保护箱;22、第一转动电机;23、第一连接辊;24、第一夹持板;25、第一防滑垫;3、夹持机构;31、第二保护箱;32、第二转动电机;33、第二连接辊;34、第二夹持板;35、第二防滑垫;36、电动滑块;37、直线导轨;4、磨铣机构;41、液压气缸;42、安装座;43、第三转动电机;44、磨铣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表面磨铣装置,包括磨铣台1,磨铣台1的顶部靠近正面处设置有固定夹持机构2,固定夹持机构2的右侧设置有移动夹持机构3,磨铣台1的顶部靠近背面处设置有磨铣机构4,磨铣台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1,磨铣台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升降板13,固定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保护箱21,第一保护箱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22,第一转动电机2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辊23,第一连接辊2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板24,第一夹持板2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滑垫25,移动夹持机构3包括第二保护箱31,第二保护箱3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电机32,第二转动电机3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磨铣装置,包括磨铣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铣台(1)的顶部靠近正面处设置有固定夹持机构(2),所述固定夹持机构(2)的右侧设置有移动夹持机构(3),所述磨铣台(1)的顶部靠近背面处设置有磨铣机构(4),所述磨铣台(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1),所述磨铣台(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升降板(13);所述固定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保护箱(21),所述第一保护箱(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22),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辊(23),所述第一连接辊(2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板(24),所述第一夹持板(2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滑垫(25);所述移动夹持机构(3)包括第二保护箱(31),所述第二保护箱(3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电机(32),所述第二转动电机(3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辊(33),所述第二连接辊(33)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板(34),所述第二夹持板(34)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防滑垫(35),所述第二保护箱(31)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滑块(36),所述电动滑块(36)的外围开设有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武葛海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今朝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