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78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属于空调室内机技术领域,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换热器、第一风道壳、第二风道壳和导流件;机壳设有机壳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机壳内部形成有换热风道并且换热风道内设有换热器;第一风道壳设于机壳内部并且内部形成有与第一出风口、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一贯流风机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二风道壳设于机壳内部并且内部设有与第二出风口、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第二贯流风机设于第二风道内;无风区位于第一风道内并靠近第一贯流风机设置,第一贯流风机部分叶片位于无风区内;引流板设于第一风道与换热风道的连通处;该空调室内机通过引流板将空气引入无风区内,以提高第一贯流风机工作效率。风机工作效率。风机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室内机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风机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原理为:风机叶片旋转时以斜切的方式挤压受力面的空气向垂直于风机叶片表面的方向运动,以使空气受力流走而原来所在的位置会产生负压,而附近的空气因为负压流入该区域,形成空气流动。通过风机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在相同条件下,风机叶片参与驱动空气流动工作的数量越多,空气流动速度越快。
[0003]众所周知,风机是空调室内机的重要部件,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换热处理形成空调风后经过风机作用流至室内,因此,风机是影响空调室内机出风量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机壳设置了前蜗舌和后蜗舌,以形成出风风道,引导空气流动。换热器通过与前蜗舌连接进行安装固定,前蜗舌的尺寸要与换热器的安装条件相匹配,以使换热器被牢固安装。在有些空调室内机中,前蜗舌为了使换热器能够被牢固安装,就容易对风机叶片进行遮挡,导致在风机附近形成无风区,风机位于无风区的叶片无法参与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中,导致风机效率降低,但若改变前蜗舌的尺寸可能会导致换热器安装不牢固或者导致空调室内机内部结构变复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增加风机尺寸或者厚度的方式增加风机的工作效率,以补偿未参与工作的叶片造成的损失,这种方式虽然保证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但是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一贯流风机因叶片没有全部参与到驱动空调风运动的工作中,导致第一贯流风机工作效率低、空调室内出风量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0006]机壳,其设有机壳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机壳内部形成有与机壳进风口连通的换热风道;
[0007]换热器,其设于换热风道内并靠近机壳进风口设置;
[0008]第一风道壳,其设于机壳内部;第一风道壳包括第一前蜗舌和第一后蜗舌,第一前蜗舌的一端靠近换热器设置,第一前蜗舌的另一端朝第一出风口处延伸;第一后蜗舌的一端靠近换热器设置,第一后蜗舌的另一端朝第一出风口处延伸;第一后蜗舌与第一前蜗舌相对设置并共同限定形成与第一出风口、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一风道;
[0009]第一贯流风机,其设于第一风道内,用于将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第一风道内并由第一出风口流至室内;
[0010]第二风道壳,其设于机壳内部,第二风道壳内设有与第二出风口、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
[0011]第二贯流风机,其设于第二风道内,用于将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第二风道内并
由第二出风口流至室内;
[0012]无风区,其位于第一风道内并靠近第一贯流风机设置,第一贯流风机部分叶片位于无风区内;
[0013]引流板,其设于第一风道与换热风道的连通处,以引导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的空气进入无风区;
[0014]通过第一贯流风机运转,将换热风道中空气引入第一风道后,经过引流板引入无风区。
[0015]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利用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分别与换热风道连通,以增加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通过设置引流板,以引导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的空气进入无风区,从而使第一贯流风机位于无风区中的叶片可以参与到第一贯流风机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中,增加第一贯流风机的工作效率,进而增加由第一风道流至室内的出风量。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蜗舌包括引风部和第一引导部,引风部靠近换热风道设置,以将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第一风道;第一引导部连接于引风部并与第一后蜗舌相对设置,第一引导部远离引风部的一端朝第一出风口处延伸。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引流板靠近引风部设置并与引风部之间存在间隙,以使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的空气经过间隙引入无风区。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引流板与引风部之间呈锐角设置,锐角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为45
°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道壳包括第二前蜗舌和第二后蜗舌,第二前蜗舌的一端靠近换热器设置,第二前蜗舌的另一端朝第二出风口处延伸;第二后蜗舌的一端靠近换热器设置,第二后蜗舌的另一端朝第二出风口处延伸;第二后蜗舌与第二前蜗舌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形成第二风道。
[00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前蜗舌包括第二引导部,第二引导部与第二后蜗舌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形成第二风道。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远离引风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部,第一引导部与第一连接部共同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二引导部连接有第二连接部并与第二连接部共同形成第二安装腔,换热器安装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
[00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一引导部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第一引导部相对设置并与换热器连接。
[00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后蜗舌远离第一出风口的一端与第二后蜗舌远离第二出风口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连接有用于分隔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隔板,隔板位于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连接处并连接于机壳。
[00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利用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分别与换热风道连通,以增加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通过设置第一前蜗舌和第一后蜗舌,以限定形成第一风道,引导第一风道中的空气流动;通过设置引流板,以引导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的空气进入无风区,从而使第一贯流风机位于无风区中的叶片可以参与到第一贯流风机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中,增加第一贯流风机的工作效
率,进而增加由第一风道流至室内的出风量。
附图说明
[00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个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个实施例半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个实施例半剖后的俯视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个实施例半剖后未装配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壳与第二风道壳半剖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3]图7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壳与第二风道壳半剖后的俯视图;
[0034]图8是现有技术中空调风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时的流动示意图;
[0035]图9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个实施例中空调风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时的流动示意图;
[0036]图10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其设有机壳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机壳进风口连通的换热风道;换热器,其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并靠近所述机壳进风口设置;第一风道壳,其设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第一风道壳包括第一前蜗舌和第一后蜗舌,所述第一前蜗舌的一端靠近所述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一前蜗舌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延伸;所述第一后蜗舌的一端靠近所述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一后蜗舌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延伸;所述第一后蜗舌与所述第一前蜗舌相对设置并共同限定形成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一贯流风机,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用于将所述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所述第一风道内并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流至室内;第二风道壳,其设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第二风道壳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第二贯流风机,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用于将所述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所述第二风道内并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流至室内;无风区,其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并靠近所述第一贯流风机设置,所述第一贯流风机部分叶片位于所述无风区内;引流板,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换热风道的连通处,以引导由所述换热风道进入所述第一风道的空气进入所述无风区;通过所述第一贯流风机运转,将所述换热风道中空气引入所述第一风道后,经过所述引流板引入所述无风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蜗舌包括引风部和第一引导部,所述引风部靠近所述换热风道设置,以将所述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一引导部连接于所述引风部并与所述第一后蜗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引导部远离所述引风部的一端朝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靠近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臣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