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的耗氧式惰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化的耗氧式惰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飞机燃油系统的起火爆炸是导致各类飞机失事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数据表明,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空军由于受到地面火力攻击而损失数千架战斗机,其中由于飞机燃油箱起火爆炸导致机毁人亡的比例高达50%;近40年全世界的运输类飞机营运记录表明,近40年来曾发生过16起由于飞机燃油箱爆炸事故,造成了多达530余人的死亡。因此,目前无论是军机还是民机,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燃油箱的燃烧爆炸。
[0003]早期主要通过携带惰性气瓶,向油箱内注入氮气、二氧化碳和哈龙1301等惰性气体,使燃油箱内氧气浓度低于最大安全氧浓度极限值,来保证燃油箱的安全。但这种方法增加了飞机重量,寿命短且维护性极差,难以做到全程惰化。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通过中空纤维膜制取富氮气体的机载制氮惰化系统由于其经济高效等优势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飞机燃油箱惰化系统。不过从近些年的应用现状来看,该惰化系统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需要从发动机引气导致飞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的耗氧式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集成在壳体内的惰化系统,其中:壳体内部的催化耗氧式惰化系统包括入口连接管(7),入口火焰抑制器(8),第一连接管(9),进气切断阀(10),第二连接管(11),抽气风机(12),第三连接管(13),催化反应器(14),第四连接管(15),超温切断阀(16),第五连接管(17),换热器(18),第六连接管(19),水分离器(20),第七连接管(21),温度隔离阀(22),第八连接管(23),出口火焰抑制器(24),第九连接管(25),出口连接管(26),旁通切断阀(27),氧气浓度
‑
压力传感器(28),温度
‑
氧气浓度
‑
压力传感器(29),其中:系统结构按照流经气体温度高低分为上下两层进行布置;所述催化反应器(14)和换热器(18)布置于系统上层,催化反应器(14)和换热器(18)的换热气体通道与壳体前侧板(2)和壳体后侧板(5)上的方形栅格区域对应;系统中除了催化反应器(14)和换热器(18)之外的其他部件布置在下层,包括系统入口段、系统出口段、中间连接段和旁通段;系统入口段的入口连接管(7),入口火焰抑制器(8),第一连接管(9),进气切断阀(10),第二连接管(11),抽气风机(12)为直线排布;其中入口连接管(7)与壳体左侧板(3)连接,其上开有螺纹孔用于连接氧气浓度
‑
压力传感器(28);入口火焰抑制器(8)两端分别与入口连接管(7)和第一连接管(9)连接,第一连接管(9)另一端与进气切断阀(10)连接,进气切断阀(10)与催化反应器(14)下方连接;第二连接管(11)是一个三通连接管,入口端与进气切断阀(10)连接,出口端与抽气风机(12)连接,旁通端与旁通切断阀(27)连接;抽气风机(12)另一端出口方向向上,与第三连接管(13)连接,第三连接管(13)另一端与催化反应器(14)连接;中间连接段主要负责催化反应器(14)和换热器(18)间气体的流入和流出,包括第四连接管(15),超温切断阀(16),第五连接管(17)和第六连接管(19);C形的第四连接管(15)与催化反应器(14)连接,与超温切断阀(16)的一端连接,将催化反应器(14)出口气体导通到系统下方;超温切断阀(16)另一端通过多段弯曲的第五连接管(17)绕过旁通切断阀(27)与换热器(18)连接;换热器(18)通过多段弯曲的第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王晨臣,陈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