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板框式压滤机的深井矿山泥水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361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板框式压滤机的深井矿山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改造沉淀池、普通沉淀池、水仓、污泥池和板框式压滤机,改造沉淀池一端连接有井下废水管线,另一端连接有污泥管线和清水管线且污泥管线位于清水管线下方;污泥管线与污泥池连接,污泥池与板框式压滤机连接,板框式压滤机与普通沉淀池连接;清水管线与普通沉淀池连接,普通沉淀池与水仓连接;改造沉淀池旁侧还并联有备用沉淀池,备用沉淀池一端与井下废水管线连接,另一端与普通沉淀池连接。该系统在满足国家对矿山污水的排放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深井排水排泥系统的效率。提高了深井排水排泥系统的效率。提高了深井排水排泥系统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板框式压滤机的深井矿山泥水分离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矿井排水排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板框式压滤机的深井矿山泥水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年生产能力较大的矿山而言,矿区井下排水排泥系统主要承担着将井下污水通过中转泵站、中央水泵房接力排往地表的任务。井下污水主要来源是井下各中段采场作业面充填溢流泥水、生产生活污水、材料车辆运输和无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二次泥化形成的泥水,再加上井下各中段采掘工程作业面的裂隙涌水。
[0003]井下污水通过生产盘区的泄水钻孔自流汇集至沉淀池,沉淀池的污水经过自然沉降分成上层清液和下层泥浆两部分,上层清液通过水泵泵送至水仓,水仓接力排往地表,下层泥浆需要人工装袋清理。
[0004]传统的人工装袋清泥存在以下问题:1、装袋的泥浆需要长时间的自然脱水,容易造成水仓口泥浆袋堆积;2、泥水中含有极强腐蚀性物质,作业时属于受限空间作业,人工清泥劳动强度大,清仓时间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人工清泥工作效率低,稀泥浆始终混在清水中,污水中所含的泥浆对水泵的运行存有很大程度上的安全隐患,减少水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板框式压滤机的深井矿山泥水分离系统,目的是提高深井排水排泥系统的效率,同时满足国家对矿山污水的排放要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板框式压滤机的深井矿山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改造沉淀池、普通沉淀池、水仓、污泥池和板框式压滤机,所述改造沉淀池一端连接有井下废水管线,另一端连接有污泥管线和清水管线且污泥管线接口位于清水管线接口下方;所述污泥管线与污泥池连接,污泥池与板框式压滤机连接,板框式压滤机与普通沉淀池连接;所述清水管线与普通沉淀池连接,普通沉淀池与水仓连接;所述改造沉淀池旁侧还并联有备用沉淀池,备用沉淀池一端与井下废水管线连接,另一端与普通沉淀池连接;
[0008]所述改造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棱锥状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周围布设有供风管,所述供风管上均匀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出风孔。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相比于传统普通沉淀池的处理方式,采用改造沉淀池减少了人工清理频次,整个泥水分离系统可以长周期稳定运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泥水分离效率;改造沉淀池内设置有棱锥状的混凝土结构,能有效减缓井下废水沉淀后结块的速度,同时混凝土结构四周布设有高压风管,高压风管上设有出风孔,可对沉淀池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搅拌,以减缓泥水的自然沉淀速度,保证供给污泥池的泥水含泥量维持在一定浓度以上。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流程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改造沉淀池的正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改造沉淀池的俯视图;
[0014]其中,1

混凝土结构,2

供风管,3

改造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板框式压滤机的深井矿山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改造沉淀池、普通沉淀池、水仓、污泥池和板框式压滤机,改造沉淀池一端连接有井下废水管线,另一端连接有污泥管线和清水管线且污泥管线接口位于清水管线接口下方;污泥管线与污泥池连接,污泥池与板框式压滤机连接,板框式压滤机与普通沉淀池连接;清水管线与普通沉淀池连接,普通沉淀池与水仓连接;所述改造沉淀池旁侧还并联有备用沉淀池,备用沉淀池一端与井下废水管线连接,另一端与普通沉淀池连接。
[0017]改造沉淀池包括1#改造沉淀池和2#改造沉淀池,目的是“扩容”和提高“容错率”。容错率是指当其中一方改造沉淀池出故障时,系统中还有一方改造沉淀池进行工作,不至于系统瘫痪。其中1#改造沉淀池、2#改造沉淀池主要是在沉淀池底部设有四棱锥状的混凝土结构用来减缓井下废水沉淀后结块的速度,如图2所示。同时在沉淀池底部沿着沉淀池下边缘布设一圈供风管(如图3所示),供风管一端与矿山井下高压风管相连,供风管每间隔一定距离设计一组开口向上的出风孔,高压风通过出风孔吹出,高压风的作用类似于搅拌器,对沉淀池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搅拌,以减缓泥水的自然沉淀速度,同时能够保证供给污泥池的泥水含泥量维持在一定浓度以上。
[0018]3#备用沉淀池和4#普通沉淀池均是未进行任何改造的常规沉淀池,井下废水通过排污管线与1#改造沉淀池、2#改造沉淀池、3#备用沉淀池相连;3#备用沉淀池主要是当井下泥水量较大且改造沉淀池无法储存时,泥水存放至备用沉淀池中;4#普通沉淀池主要存放来自1#改造沉淀池、2#改造沉淀池、3#备用沉淀池的上层清液和经板框式压滤机处理后的泥水的滤液。
[0019]污泥池通过污泥管线与1#改造沉淀池、2#改造沉淀池相连,主要用来接受1#改造沉淀池和2#改造沉淀池底部含泥量较高的泥水。
[0020]水仓通过管线与4#普通沉淀池相连,主要用来接受来自4#普通沉淀池的泥水,水仓的泥水通过管道泵送至地表排出。
[0021]板框式压滤机通过污泥管线与污泥池相连,主要接受来自污泥池的含泥量较高的泥水,板框式压滤机对含泥量较高的泥水进行处理后会产生滤液和泥块,滤液通过滤液管线送至4#普通沉淀池,泥块从板框式压滤机底部进入有轨小矿车。
[0022]有轨小矿车停放在板框式压滤机底部用于收集泥块,当泥块装满车斗时,有轨小矿车利用现有的运输系统将泥块运至地表的废石堆场。
[0023]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24]井下废水进入1#改造沉淀池和2#改造沉淀池(这里1#和2#可以同时开放,也可开一备一,视废水量而定),由于井下废水含泥量较大、浊度较高进入后沉淀较快,因此接通高
压风管,利用供风管2上的出风孔出风对沉淀池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搅拌,以减缓泥水的自然沉淀速度,同时保证供给污泥池的泥水含泥量维持在一定浓度以上;由于1#改造沉淀池和2#改造沉淀池的污泥管线接口位于清水管线接口下方,因此池内的浊度相对较低的上层清液通过清水管线自流或泵吸至4#普通沉淀池进行二次沉淀,浊度相对较高的下层泥浆通过泥浆管线泵送至污泥池暂存,经污泥池中转后送至板框式压滤机进行挤压过滤,滤液返4#普通沉淀池继续沉淀,随后连同4#普通沉淀池的上层清液一同送至水仓,泵送至地表排出;板框式压滤机产生的泥块落入板框式压滤机底部的有轨小矿车,当泥块装满车斗时,有轨小矿车利用现有的运输系统将泥块运至地表的废石堆场。1#改造沉淀池和2#改造沉淀池的四棱锥状的混凝土结构,能减缓池底淤泥板结速度,便于高压风将其吹起送入污泥管线进行挤压过滤。
[0025]采用本技术泥水分离系统,减少了普通沉淀池的掏池处理频次,提高了泥水分离处理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保证泥水分离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板框式压滤机的深井矿山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改造沉淀池、普通沉淀池、水仓、污泥池和板框式压滤机,所述改造沉淀池一端连接有井下废水管线,另一端连接有污泥管线和清水管线且污泥管线接口位于清水管线接口下方;所述污泥管线与污泥池连接,污泥池与板框式压滤机连接,板框式压滤机与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永渊张翔张建发孟福杰邰思东张勤詹子强文皓亮李成严世杰杨清伟唐鹏飞常昊王育琪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