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人保护头型试验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碰撞
,具体涉及一种行人保护头型试验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行人保护法规的日渐严苛,车辆前端受行人头型冲击器的碰撞测试范围在逐渐扩大,行人保护头型性能评估难度较大,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
[0003]首先,行人保护头型性能对车辆造型依赖性极高,主要是由于头型试验区域是完全根据造型特征来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试验区域划分,用相同的划线规则,针对不同造型划线,头型试验区域也是一车一个样,没有完全一样的试验区域。而当前市场上的车辆一车一造型,不同车企的车型造型大不相同,不同车型分类如A/B/C/C+/D级轿车、A/B/C级SUV、MPV等造型更是各有特色。即使车企采用家族式造型特征,由于车辆高度不一,前端造型均有或大或小尺寸上的差异,那么按照C
‑
NCAP规程行人保护部分试验规定来划线确定头型试验区域,也是每个车型都与其他车型存在不尽相同的区域。所以,造型是影响头型性能评估的首要因素。
[0004]其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人保护头型试验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行人保护头型仿真分析,获取头型性能所有撞击点的得分;选取头型撞击总点数三分之一的具有代表性的头型碰撞点位,按照网格点法或均分区域法进行行人保护头型性能的试验及评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人保护头型试验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行人保护头型性能的试验验证,具体是按照网格点法或均分区域法进行头型试验及评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人保护头型试验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头型碰撞点位,具体选取规则如下:A1、发罩中心区域伤害色谱HIC
15
值≤600的点位选1个,该点位与机舱内硬点无二次碰撞;A2、玻璃区域:按照头型撞击点的吸能空间进行选择;A3、雨刮区域:靠近每个雨刮轴选择至少1个头型撞击点位;A4、水槽盖板区域:选择头型撞击点伤害值最大的点位、头型撞击点伤害值最小的点位,以及头型伤害值在靠近跳色临界值的点位;A5、大灯区域:选择头型伤害值在靠近色谱跳色临界值的点位;A6、选择头型伤害值在靠近色谱跳色临界值的点位;A7、机舱内的硬点结构区域:按照不同硬点区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分区的头型伤害曲线对头型点位进行评估,每个头型点位均获取相应评估分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人保护头型试验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A2中,玻璃区域的吸能空间是指头型撞击点位置,在玻璃与玻璃z向下方结构之间的z向空间尺寸;玻璃区域的吸能空间按照色区进行分段,头型是红色伤害色谱:吸能空间≤50mm;头型是棕色伤害色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霞,王士彬,籍龙波,冯德宇,娄方明,朱晓辉,王洋,冯悦,马博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