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40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植发装置相对于基体材料在大范围高效地进行植发。具有:载置部(34),其对进行植发的基体材料(J)进行载置,并且具有植发的作业用开口部(341);植发部(20),其在载置部(34)的作业用开口部(341)使植发用毛发与基体材料(J)结合;以及进给装置(40),其配置于载置部(34)的周围,通过从下方与基体材料(J)接触的辊(411、421)而对基体材料(J)进行进给,进给装置(40)在交叉的至少两个方向进行基体材料(J)的进给。给。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植发装置对进行植发的网眼状的基体材料进行保持,相对于该基体材料的各个网眼孔使用多个钩针而形成植发用毛发的打结,进行了植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40084号公报
[0004]在上述现有的植发装置中,通过X-Y的移动机构,在处于按压框的开口部的范围内的一个区划中能够使基体材料移动,但在该一个区划的范围内的植发结束,向下一个区划进行植发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手动作业进行基体材料在按压框重新安装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相对于基体材料在大范围高效地进行植发。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植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007]载置部,其对进行植发的基体材料进行载置,并且具有植发的作业用开口部;
[0008]植发部,其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作业用开口部使植发用毛发与所述基体材料结合;以及
[0009]进给装置,其配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周围,通过从下方与所述基体材料接触的辊而对所述基体材料进行进给,
[0010]所述进给装置在交叉的至少两个方向进行所述基体材料的进给。
[001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2]通过上述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能够相对于基体材料在大范围高效地进行植发。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作为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植发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正视图。
[0014]图2是表示植发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15]图3是植发装置的斜视图。
[0016]图4是植发装置的另一斜视图。
[0017]图5是植发装置的其他斜视图。
[0018]图6是基座工作台的俯视图。
[0019]图7是基座工作台的斜视图。
[0020]图8是夹紧板处于上升位置的状态的夹紧装置的正视图。
[0021]图9是夹紧板处于弱夹紧位置的状态的夹紧装置的正视图。
[0022]图10是夹紧板处于强夹紧位置的状态的夹紧装置的正视图。
[0023]图11是照相机、第一捕捉机构及位置切换机构的斜视图。
[0024]图12的(A)及图12的(B)是照相机、第一捕捉机构及位置切换机构的俯视图。
侧,将另一方设为“下”侧。
[0039]另外,上述第一~第三捕捉机构21~23及打环器机构24构成将植发用毛发与基体材料J打结而结合的植发部20。
[0040]而且,关于这些植发部20的第二、第三捕捉机构22、23及打环器机构24的结构、和通过移动机构25及植发部20和移动机构25进行的植发用毛发相对于基体材料J的结合动作,与在日本特开2018

040084号公报中公开的动作大致相同,因此参照它们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041][基台及移动机构][0042]基台12如图1所示,是对植发装置10的整体结构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撑的平板体。基台12在植发装置10设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其上表面成为水平。
[0043]在基台12上直接地支撑有:前述的第一捕捉机构21、第二捕捉机构22、对第三捕捉机构23及照相机11进行支撑的位置切换机构28、打环器机构24、剥发机构61、辅助夹紧机构62、校正机构63和第一鼓风机机构64。
[0044]此外,“直接地支撑”是表示不经由进行移动的机构地设置,俯视观察时的位置不移动。
[0045]移动机构25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在基台12的上表面设置的X轴工作台26和在X轴工作台26上设置的Y轴工作台27。
[0046]X轴工作台26具有:工作台板261,其上表面与X-Y平面平行;滑动引导部262,其能够将工作台板261相对于基台12沿X轴方向滑动地支撑;以及未图示的直动机构,其能够将工作台板261在X轴方向上任意地移动定位。直动机构具有滚珠丝杠机构和成为其驱动源的由伺服电动机构成的X轴电动机263。
[0047]Y轴工作台27具有:工作台板271,其上表面与X-Y平面平行;滑动引导部272,其能够将工作台板271相对于X轴工作台26的工作台板261沿Y轴方向能够滑动地支撑;以及未图示的直动机构,其能够将工作台板271在Y轴方向上任意地移动定位。直动机构具有滚珠丝杠机构和成为其驱动源的由伺服电动机构成的Y轴电动机273。
[0048]在Y轴工作台27的工作台板271上直接地支撑有基座工作台30、进给装置40、夹紧装置50和第二鼓风机机构65。
[0049]移动机构25通过X轴工作台26和Y轴工作台27的协同动作,能够将基座工作台30上的基体材料J定位于X-Y平面的任意位置。
[0050]此外,X轴工作台26和Y轴工作台27的直动机构都不限定于滚珠丝杠机构,只要是能够将工作台板261或271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任意地定位的机构即可。例如,可以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和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实现工作台板261或271的直动动作,也可以通过线性电动机使工作台板261或271直动。
[0051][基座工作台][0052]图6是基座工作台30的俯视图,图7是斜视图。
[0053]如图所示,基座工作台30具有:基座板32,其由在移动机构25的Y轴工作台27上直立设置的四根支柱31(一根省略图示)支撑;塔状的直立设置部33,其设置于基座板32的上表面;以及作为载置部的载置板34,其设置于直立设置部33的上端部。
[0054]直立设置部33在俯视观察时直立设置于基座板32的中央部。
[0055]而且,在直立设置部33的上端部设置的载置板34为大致矩形的框状体,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大致矩形的作业用开口部341。另外,载置板34的上表面成为与X-Y平面平行的载置面。
[0056]在植发作业时,在载置板34的上表面即载置面对基体材料J进行载置。载置板34比基体材料J小,以基体材料J的下表面部相对于载置板34局部地接触的状态载置。在进行植发用毛发相对于基体材料J的结合作业时,需要从基体材料J的下侧将第一捕捉机构21的钩针插入至网眼孔,但该钩针的插入是经过载置板34的作业用开口部341进行的。另外,通过第二及第三捕捉机构22、23进行的植发用毛发的结合动作也在载置板34的作业用开口部341的范围内进行。
[0057][进给装置][0058]进给装置40如图6及图7所示,在基座工作台30的基座板32上,具有:一对X轴辊机构41、41,它们在俯视观察时隔着载置板34而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侧;以及一对Y轴辊机构42、42,它们在俯视观察时隔着载置板34而配置于Y轴方向的两侧。
[0059]各X轴辊机构41具有:辊411,其从下方与在载置板34的载置面载置的基体材料J抵接;X轴进给电动机412,其成为辊411的旋转驱动源;支撑托架413,其对辊411及X轴进给电动机412进行支撑;两个滑动引导部414,它们在基座板32上将支撑托架413沿Z轴方向能够升降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载置部,其对进行植发的基体材料进行载置,并且具有植发的作业用开口部;植发部,其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作业用开口部使植发用毛发与所述基体材料结合;以及进给装置,其配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周围,通过从下方与所述基体材料接触的辊而对所述基体材料进行进给,所述进给装置在交叉的至少两个方向进行所述基体材料的进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进给控制部,该进给控制部使所述进给装置,以进行植发作业的既定的区划单位对所述基体材料进行进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在进行进给的各方向,具有隔着所述载置部而配置的两个所述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对于在各方向隔着所述载置部而配置的两个所述辊,单独地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村保乃佳小浜次郎佐佐木胜贵镰田将吾栗田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艺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