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38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基准板组件、框架组件、定位组件和检测支撑组件,所述框架组件设在所述基准板组件上,所述定位组件和检测支撑组件设在所述框架组件上,通过定位组件和检测支撑组件与下车体的配合关系,实现对下车体翘曲的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准确检测下车体是否存在翘曲的问题,以便优化改进,保证下车体的精度,从而满足后端工序底盘、电驱、电池等装配需求。等装配需求。等装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汽车的发展,电池、电驱的安装尺寸从数量和精度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焊接下车体的制造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汽车钣金件中最重要的部件为连接底盘件的下车体,而影响下车体质量的最大问题是车架翘曲,车架翘曲将直接影响后续底盘件的装配问题,严重时会造成整车的报废。而造成车架翘曲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零件质量不合格造成车架总成的尺寸不合引起的翘曲;另一种为焊接夹具的状态变异造成焊接过程中零部件未按正确位置固定引起总成件的不合格,造成车架翘曲。由此可知,不管是在新车的开发阶段,还是后期量产阶段都存在车架翘曲的风险。
[0003]现有常规的下车体检测方式为将下车体通过滑撬或者吊具下线,由人工推运至三坐标室进行离线三坐标检测,通过坐标系搭建、检测数据的分析,给出下车体的车身翘曲关系,但在人工推运过程中易出现人员安全问题,且检测误差较大,不仅费时费力,还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同时,由于当前焊接车间生产多种车型,按照现有的检测模式,检测的资源、场地等均存在严重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灵活、移动、柔性、快速、安全的下车体翘曲检测工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以准确检测下车体是否存在翘曲的问题,以便优化改进,保证下车体的精度,从而满足后端工序底盘、电驱、电池等装配需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基准板组件、框架组件、定位组件和检测支撑组件,所述框架组件设在所述基准板组件上,所述定位组件和检测支撑组件设在所述框架组件上,通过定位组件和检测支撑组件与下车体的配合关系,实现对下车体翘曲的检测。
[000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基准板组件和框架组件,用于整个工装的定位和支撑定位组件和检测支撑组件,然后通过定位组件与检测支撑组件与下车体的配合关系,在装配前期即可准确快速的判断验证下车体的车身状态,并第一时间直观的判定车身翘曲量,从而优化改进有效保证了下车体的精度,满足了后端工序底盘、电驱、电池等装配需求,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方便、快速和准确的优点。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在框架组件上的定位支撑柱、设在所述定位支撑柱上的定位底座、设在所述定位底座上的检测基准件和设在所述检测基准件上的第一定位销。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基准件具有用于与下车体间隙配合的第一检测基准面;
[0010]所述定位销在靠近端部的位置环向形成有用于与下车体上的定位孔边缘配合的定位面。
[0011]优选的,所述检测支撑组件包括设在框架组件上的检测支撑柱和设在所述检测支撑柱上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检测基准块,所述检测基准块具有用于与下车体间隙配合的第二检测基准面。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支撑块为可拆卸式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基准板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基准板、第二基准板、第三基准板和第四基准板,所述第一基准板和第二基准板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三基准板和第四基准板通过连接板相连。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第一基准板、第二基准板、第三基准板和第四基准板之间均为螺接固定,所述第一基准板、第二基准板、第三基准板和第四基准板上均设有网格孔和基准孔。
[0015]优选的,所述框架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横梁和多根纵梁,多根所述纵梁的一端与一部分所述横梁相连,另一端与另一部分所述横梁相连,所述横梁和纵梁通过框架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基准板、第二基准板、第三基准板和第四基准板相连。
[0016]优选的,所述工装还包括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吊鼻连接块和设在吊鼻连接块上的吊鼻,所述吊鼻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0017]优选的,所述工装还包括滚轮移动装置,所述第一基准板、第三基准板和第四基准板的底部均设有所述滚轮移动装置。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通过设置基准板组件和框架组件,用于整个工装的定位和支撑定位组件和检测支撑组件,然后通过定位组件与检测支撑组件与下车体的配合关系,在装配前期即可准确快速的判断验证下车体的车身状态,并第一时间直观的判定车身翘曲量,从而优化改进有效保证了下车体的精度,满足了后端工序底盘、电驱、电池等装配需求,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方便、快速、准确性高和成本低的优点,在汽车零部件检测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基准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检测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吊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滚轮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检测下车体总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检测机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检测后地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

基准板组件,11

第一基准板,12

第二基准板,13

第三基准板,14

第四基
准板,15

连接板,16

网格孔,17

基准孔;2

框架组件,21

横梁,22

纵梁,23

连接块;3

定位组件,31

定位支撑柱,32

定位底座,33

检测基准件,331

第一检测基准面,34

第一定位销,341

定位面;4

检测支撑组件,41

检测支撑柱,42

第一连接块,43

检测基准块,431

第二检测基准面,44

第二连接块,45

支撑块,46

第二定位销;5

吊装组件,51

吊鼻连接块,52

吊鼻;6

滚轮移动装置;7

下车体总成;8

机舱;9

后地板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基准板组件(1)、框架组件(2)、定位组件(3)和检测支撑组件(4),所述框架组件(2)设在所述基准板组件(1)上,所述定位组件(3)和检测支撑组件(4)设在所述框架组件(2)上,通过定位组件(3)和检测支撑组件(4)与下车体的配合关系,实现对下车体翘曲的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设在框架组件(2)上的定位支撑柱(31)、设在所述定位支撑柱(31)上的定位底座(32)、设在所述定位底座(32)上的检测基准件(33)和设在所述检测基准件(33)上的第一定位销(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准件(33)具有用于与下车体间隙配合的第一检测基准面(331);所述定位销(34)在靠近端部的位置环向形成有用于与下车体上的定位孔边缘配合的定位面(3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支撑组件(4)包括设在框架组件(2)上的检测支撑柱(41)和设在所述检测支撑柱(41)上的第一连接块(42),所述第一连接块(42)上设有检测基准块(43),所述检测基准块(43)具有用于与下车体间隙配合的第二检测基准面(4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下车体翘曲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42)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块(44),所述第二连接块(44)上设有支撑块(45),所述支撑块(45)上设有第二定位销(46),所述第二定位销(46)与所述支撑块(45)为可拆卸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久雷吴强钱红丽李大勇黎佳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